邢海燕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山東 濟南 250000)
本論文以黨建為引領研究職業教育育人體系,深刻探究新時代“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明確職業教育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推進教書育人有機統一,推動職業教育良好育人生態的建立。
黨建和育人的關系不緊密。黨建與育人體系的還存在相互獨立、結合不夠緊密的問題。多數文獻都是黨建同某一育人體系的結合。比如黨建+思政育人,黨建+實踐育人,黨建+文化育人,黨建+資助育人,黨建+組織育人,黨建+校企育人,黨建+網絡育人等等。在這些文獻中,缺乏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大多以理論分析為主,對于黨建引領的育人體系的創建,總結的還不夠全面、深入,需要進一步研究分析。
職業教育育人體系的構建不全面。現有研究大部分集中在職業教育某個方面的育人體系構建,比如職業院校資助育人,職業院校校企協同育人,職業院校文化育人,職業院校實踐育人,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為引領的育人體系等等,而且理念創新和路徑創新都很不足,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
1)有利于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引領職業教育發展。新時代職業院校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這是確立黨對職業院校各項工作引領,遵循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規律性認識。充分認識和把握這一規律,對于職業院校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導向和規范作用,是職業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強大動力,是職業院校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保障,將推動職業院校有效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養和踐行。
2)有利于將“立德樹人”貫穿職業教育全過程,形成有效的體系和機制。本研究將“立德樹人”貫穿于職業教育育人全過程,構建完善的“一核雙驅四全育人”的靶向型職業教育育人體系,形成“五維一體、四階遞進”德育體系和“四性四化”技能培養體系,創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課程”育人的機制和途徑。這將大大推動職業教育“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育人體系和機制的建設和完善,通過“黨建+育人”,促進“立德樹人”與思想道德教育、知識技能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的深度融合,將“立德樹人”內化到職業教育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達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目的,實現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標。
3)有利于打造黨建引領的職業教育培養高地,培養“又紅又專”的“雙高”人才。通過該項目的研究,可以確立黨建在職業教育育人中的核心地位,發揮黨建在職業教育育人的把關和引領作用,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教育各項要素之間的協同聯系,使思想政治育人與技能培養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1)遵循抓黨建促教育工作思路,創新黨建+教育體制機制。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職業院校建設必須強化黨的領導,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科學體系,建立黨建引領下的育人工作機制。項目按照“發展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探索完善黨建+教育的工作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加強黨建理論研究,用黨建統領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黨組織建設與職業教育工作深度融合。
2)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構建“五維一體、四階遞進”德育體系。以現有的思政課教育教學實踐為基礎,融入豐富的黨建文化資源,突出黨建的政治引領作用,從“課程、活動、環境、平臺、考核”五個維度開展德育工作研究,在立德樹人思想引領下,以“一體兩翼”式課程體系、“成就體驗”型教學活動、“春風化雨”般環境浸潤,“開放共享”式學習平臺,“知行一體”的考核機制為途徑,形成“認知、養成、提升、助行”四階遞進的思政培養鏈,研究構建黨建引領下”五維一體、四階遞進” 的德育體系,達到“潤智、潤德、潤心、潤行” 的德育目標。
3)遵循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構建“四性四化”技能培養體系。職業教育的培養既不同于普通大學本科又有區別于一般的技能培訓,既要注重學生在校期間知識的儲備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基礎,更加強調知識的靈活和應用,滿足就業崗位要求,做到素質高、技術好、能力強、潛力足。針對這些要求并根據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特點,我們設計了“四性四化”互相嵌入互補互促的職業教育技能培養體系。
“四性”為思想性、針對性、實踐性、發展性。思想性是指在技能人才培養中要時刻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記“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性問題。將豐富的黨建文化資源融入到專業技能教學中,通過思想引導實現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促使學生們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知識、懂技能、有理想、有追求的高素質高技能“雙高”人才。針對性是指技能培養要根據企業崗位技能需求和學生的職業發展傾向,構建相應的教學模塊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資源等教育支持,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得到激發,都能“學有所用,學有所成”。實踐性是指利用產教融合契機,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生校內實訓、校外實習,使技能實踐教學內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和崗位技能要求相結合。協調實訓教師、企業指導教師對學生實踐過程進行全面、準確的考核,使學生真正忙起來用起來,迅速、熟練掌握專業技術技能。發展性是指培養學生專業核心崗位能力為主兼具一崗多能的專業技能。將核心崗位技能與崗位延展性技能濃縮在一起,增強跨崗位的知識、技能聯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崗位遷移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四化”為一體化、信息化、標準化、終身化。打造一體化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專業技術與企業需求的統一融合,推進校企協同育人實質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知識技能水平。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充分借助網絡豐富的課程資源,推動線上+線下移動學習方式,不斷滿足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推進技能教育標準化建設。在職業教育國家標準框架內,聯合行業、企業,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對接、專業技能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推進專業教學標準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合,為學生技能培養提供重要參考依據。搭建終身化學習平臺。在終身化學習理念下探索建立學分銀行。整合優化職業院校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服務社會功能,建立面向社會大眾,以提升專業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為目標的“學分銀行”。學分的積累作為個人學歷提升、技能鑒定的重要依據,通過推動不同類型的學習成果互認與轉換,促進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
黨建引領的新時代職業院校育人體系將促進職業院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積極對接“黨建+育人”的職業教育理念,建立黨建引領的職業教育靶向型育人體系,完善育人機制,形成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增強持續發展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