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云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段玉裁中學,江蘇 常州 213000)
每個學科都有自身獨特的核心素養,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也不例外。歷史學科包括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和歷史價值觀五個方面,其中尤為基礎的是時空觀念,必不可少的也是時空觀念的培育。時空觀念是對歷史的考察、歷史的認識、歷史的分析、以及對歷史的解釋。通過在歷史學科教學中重視時空觀念的培養,讓學生能夠逐步形成正確的時空意識,有效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和技能。下面借助時空觀念教學的優勢方面來具體闡述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現狀。
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目前還存在著讓學生強硬理解和背誦的現象,學生對于歷史知識就不追求對于知識的探究性,就只是老師讓背誦什么就背什么,每天需要背誦的東西很多,學習的內容也十分的枯燥無聊,長時間課堂教學時間學習下來,學生對歷史的學習就會興趣低下,充滿厭倦感。另外再加上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學生沒有充分作為課堂的主體,很多歷史事件學習的活動學生都無法自主活躍的參與到其中來,學生對于歷史沒有明確意義上的概念,這就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十分低下。但是時空觀念的培育有效的避免了這一情況·通過給學生展示形象的圖示,讓學生能夠借助圖示聯系理解歷史符號、數字和色塊等等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也可以通過簡單的符號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進而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歷史學科需要學習的知識十分的多,也十分的瑣碎,學生就算很努力的學習也很容易學了就忘,背過了又不理解真正的含義以及歷史思維的掌握,學生就很難形成持久的記憶去應對考試,學習成績很難快速提高。在歷史學科教學中,時間思維能力是理解歷史和分析歷史的基礎前提,由此而生的在新的時空觀念教育思想下,進行一定的觀念影響歷史知識的記憶技巧等,還有可以進行合理的時間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歷時思維和共時思維的訓練,給學生展示歷史的基本脈絡,運用縱向理解知識和根據時間的橫向性特點理解知識的方式,進而把握歷史發展趨勢、理解歷史活動多樣性的彼此關聯影響,進而更好的學習歷史。
任何一個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探究,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實施都離不開創新,通過創新學生的思維觀念,創新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技巧,進而可以更好的促進歷史學科的發展。以往的歷史教學。老師和學生更多重視的是如何快速提高歷史的成績,而往往從根本上忽略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能力,對知識能夠如何又學生自己的觀點看法以及相應的與時俱進的理解。但是在時空觀念培育教學下,教學更加重視的是學生時空觀念的培養,如何讓學生能夠在這個觀念下進行有效的知識探究以及思維觀念的創新,不是讓學生僅僅局限在一個課本上的教學知識和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需要逐漸養成學生自己的見解看法,鍛煉學生的自主發揮和自主創新能力,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的學習課堂上老師講述的歷史知識,并且運用自己獨特的理解記憶方法來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有效提高歷史學科中學生的創新探究能力。
初中歷史在初中課程體系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課程,時空觀念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一門學好歷史學科的技巧,通過時空觀念將歷史的各個時間段進行串聯,提升學生對歷史記憶的相關意識,以確定每個歷史事件的具體時空坐標。下面闡述了初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培育的具體策略探究。
課堂的時空觀念的培育施行不可以脫離學生的實際盲目進行,任何教育都是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比如時空觀念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一種對歷史事件的時間因果結構進行有序的思維觀念理解等等,課堂理念的實施是離不開學生的生活實際的,因此,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在時空觀念培育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觀念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理解能力,進而夠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效率。例如部編版初中歷史教材中“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一課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設身處地,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與“北京人”的生活進行對比,并進入古人生活場景中去體驗歷史,理解史實,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時代在進步,教育也需要進步,因此,歷史作為教育中的其中一個學科,也更加需要追隨時代的步伐,去不斷的發展和提升學科的教學質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夠進行創新,并且通過小組進行歷史學科的創新,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是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在一個時間階段的歷史事件的發生串聯在一起進行小組的討論交流,建立起正確的知識框架,不斷的進行創新改變。例如部編版初中歷史教材中“探尋新航線”一課,本課講述了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也闡述了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在開拓新航線的時候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本課小方面講述了探尋新航線的具體事件,大方面闡述了歷史人物的精神,學生對事件容易理解,但是對具體的精神可能很難體會。因此,本課在講述的時候可以加強小組去引導創新,通過在小組內交流溝通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在探尋新航線過程中的所見所想,通過對他們事跡的闡述,進而表達每個學生對事件人物的情感,通過情感的交流,進而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歷史人物進行串聯歷史事件的時空觀念串聯式記憶思維模式,有效促進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
時空理念的培育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參與,如果沒有學生參與,理念的實施便如同冷冰冰的文字,歷史學科的教學效率提高將一直會無濟于事。因此,在培育學科理念的策略實施過程中的時候需要著重注意學生是否能夠親身參與其中,通過多媒體視頻給學生展示具體的歷史場景,不僅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活躍意識。例如部編版歷史教材中“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本課講述了唐朝在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太宗在位20多年創造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國力增強被稱為貞觀之治。同時在此后也出現了唯一的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等等內容。這期間的歷史事件與其內容相對比較復雜,并且多變,這闡述了一個朝代的很多事情,學生容易造成混亂。因此在本課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曾經相關的朝代歷史視頻,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以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輕松對歷史知識進行記憶,并且通過視頻中有趣的片段以及細節化的描寫,有效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并且也能夠讓學生的時空觀念更加細節化和具體化,有效提高時空觀念培育的效率,促進歷史核心素養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通過運用思維導圖、科學使用歷史教材,創新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等等來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更好的幫助學生拓寬知識視野、構建知識體系,不斷的提升對歷史的學習能力,也可以借助朝代的時空觀念,幫助學生聯系理解記憶。另外在具體的時空觀念培育策略探究的過程中,要不斷結合行之有效的策略,高效發揮時空觀念培育的優勢,更好的提高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