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濤
(河南省信陽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河南 信陽 464000)
大氣環境是否健康,與我們所有人密切相關。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對大氣環境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們卻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霧霾、PM2.5等成為各大城市最常見的專有名詞。經濟的高速發展,讓我們享受到了生活的便利和富裕,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可以說,藍天白云、新鮮空氣對于我們都已經成為一種奢求。為了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國家及環保部門均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定,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氣污染治理并非一撮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真正治理好大氣污染問題。
1)大氣污染防治法律體系不健全。法律是夯實責任的強制措施,法律法規對大氣污染防控及治理起到指導作用。當前,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律體系還不健全,尤其是地方上,并沒有單獨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用于指導地方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文件較少,此外,制定的工作方案多將重點放在了大氣污染治理方面,對于如何防治大氣污染發生,如何核實企業環境評價,如何將企業環境危害評估納入地方管理范圍等等方面,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此外,對于很多企業來講,環保懲罰力度較低,違規違法成本小,導致很多企業為了經濟利益,頂風作案。
2)民眾大氣環保意識淡薄。在日常生活當中,相比發達國家,我國的大眾環保意識仍存在很大差距。雖然伴隨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環保意識也有所提升,但仍遠遠不足。很多人依舊認為這是大家的事情,是環保部門的事情,而非我一個人的事,行動上主動性、自覺性明顯不足,甚至一些人,存在嚴重的生活陋習,疏于自律,普遍缺乏“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更無法實現全民參與環保行動。大氣污染治理并不是單靠政府及環保部門就能完成的,也并非政府治理這一種單一模式,想要打贏藍天保衛戰,實現大氣污染治理目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實現全員參與。
3)環保數據發布缺少監督激勵。環保數據采集工作周期長、強度大。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檢測儀器精密度越來越高,環境數據采集及上報等工作對工作人員提出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一旦缺乏激勵機制,極易影響基層工作人員對監測數據的重視程度,在工作中,往往會出現敷衍了事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下,數據層層向上匯報,將會影響上層領導及管理機構決策的正確性。
此外,在發布環保數據時,若缺乏嚴格、有效的監督機制,同樣會加大人為失誤的概率,比如,內部監督不到位,極易發生容易問題難發現、發現難查處、查處效果不佳等一系列問題。外部監督不到位,專業第三方環保機構無參與,不能很好地指導專業內容,無法準確核實環保數據等等。
長期以來,為了快速發展經濟,脫貧致富,很多地區和企業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而犧牲了環境,造成了大氣污染的加劇。自然環境被破壞,將會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巨大危害。霧霾、酸雨是最典型的大氣污染天氣,一旦出現霧霾天氣,污染因子顆粒物濃度便會嚴重超標,輕者危害人體呼吸道,重則引發肺癌,甚至死亡。酸雨的出現,將會導致土壤酸化,損害農作物生長,最終禍及人類。為了進一步提高大氣污染防治力度,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法律法規體系,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全面環保意識,健全環保數據發布機制,讓人人參與環保工作,增強民眾的環保意識,做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1)進一步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法律法規體系。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國法制建設“16字”方針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通過當前大氣污染治理現狀來看,唯有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法律法規體系,才能達到強大的威懾力,才能提高大氣污染防治的成效。要求有針對性的細化法律條文。想要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必須從地方出發,在完善國家層面法規政策的同時,還要根據地方污染現狀制定符合地方的法規體系,應明確違法行為的界定和處罰。為執法提供清晰、準確的法律依據,必須有針對性地細化各項條文規定,便于現實工作使用。為了進一步發揮立法的效果,必須制定嚴格的違法行為標準,加大懲罰力度,必須嚴查時,環境好一些,不嚴查了,環境繼續惡化。要切切實實讓違法者和企業感受到違法的代價是沉痛的、深刻的、昂貴的,要提升違法的成本,有效制止違法行為,保護大氣環境。
2)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全民環保意識。空氣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條件,一旦離開了空氣,人類便會滅亡,當大氣污染程度加劇時,將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導致大量疾病產生。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們需要同心協力、共同努力。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從政府到人民群眾都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越來越多人關注今天是否會有霧霾、今天空氣質量如何?民眾的廣泛參與,成為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堅實基礎。為了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我們不能只看眼前,需要著眼于未來,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和部署,充分利用新媒體、電視、路邊廣告牌等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從小學生做起、從社區居民做起,從社會團體做起、從機構單位做起,從生產企業做起,要做到全員參與,共建美好家園,實現人類與環境、經濟增長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3)健全環保數據發布機制。在環保數據發布當中,必須保證發布的信息真實、準確,這樣才能保證采取的治理措施切實可行,才能達到對癥下藥,藥到病除的目的。然而,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情況下,很難保證數據的真實性,為此,必須從下到上建立一個健全的環保數據發布機制,層層落實責任,加大懲罰力度。首先,應建立環保數據復核機制。為了保證收集到的數據真實、可靠,應建立健全環保數據復核機制,多方評估其真實性,及時修正或剔除錯誤信息,最大限度降低錯誤信息發布的可能性。其次,應完善問責和內部溝通機制。為了落實相關人員的責任,約束其行為,必須完善問責機制,針對不作為、亂作為的人員進行問責,并實施相應的懲戒措施,進而提高工資人員的責任心。同時,還要構建完善的內部溝通機制,要保持各個環節溝通暢通,減少溝通成本,提升溝通效率。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數據的準確性,還能保證信息發布的歷史性,暢通環保數據發布通道。
綜上所述,近年來,大氣污染治理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嚴重的大氣污染將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嚴重危害,為了更好地提升空氣質量,必須重視大氣污染問題,找出原因,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有效處理,這樣才能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才能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