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佳
(鄭州師范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相比于西方繪畫藝術,我國國畫藝術在創作中注重寫意。通過國畫作品,描繪出繪畫對象的神態美,這是我國國畫藝術的美學基礎。筆墨文化元素是寫意精神的載體,“筆墨”可以從“筆”和“墨”兩個方面來分析,用筆時講究輕重、曲直、偏正,用墨時講究色澤、形態、濃淡,由此可見,筆墨畫元素是中國畫家的創作語言,能夠體現畫家在創作時的精神思想和心靈感受。若要創造出一幅優秀的國畫作品,畫家不僅要具備嫻熟的用筆技巧,還要正確理解筆墨文化元素的精神內涵,因此本文圍繞著國畫創作中的筆墨文化元素運用展開論述。
眾所周知,國畫的創作過程大概是作家用毛筆在宣紙上勾勒線條,強調的是各種線條的交相呼應、互相配合。線條有平滑和粗糙之分,大小不一的線條,通過排列組合來互相配合,呈現出優美的整體畫卷。宣紙是我國水墨畫創作的主要工具,宣紙獨特的特性方便墨水的暈染,畫家利用宣紙的這一優勢,能夠在創作中更加顯示出國畫的魅力。線條的運用重在流暢,很多畫家在勾勒線條的時候,把國畫身后的文化底蘊展現給世人。我國國畫藝術重在對人物的大體框架和神態進行勾勒,傳統中國畫也可以理解為線條的運用藝術[1]。同時國畫藝術能夠吸收繪畫和書法的各家之所長,相互借鑒,使線條的運用效果更加良好,顯示出國畫的自身特色。
中國國畫的寫意性是使其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的重要特色。寫意描寫的主要特點可以通過國畫的情感來表達,畫家能夠將書法藝術和國畫藝術相結合,使國畫的寫意特點更加靈活。如果國畫作品中缺少寫意性,就會使作品較為呆板,缺乏生動活潑的優勢[2]。中國國畫的寫意性主要是從書法這一方面獲得的,因此如果某一位畫家擅長書法,那么對他的國畫創作也會有一定的幫助;另外一方面,國畫作品在欣賞上對觀眾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缺乏對國畫作品的大概了解,在欣賞時就會認為國畫作品雜亂無章,但是如果從寫意的角度分析文化作品,就能夠大概的了解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主題,對創作者的用筆技巧有一定的認識,深刻地認識到國畫作品的繪畫元素和描繪對象,感受到創作細節之中的美感。由此可見,中國畫的筆墨文化元素重在寫意。
對于繪畫藝術創作來說,點是一切的起始,也是筆墨文化元素的初始環節。在中國畫創作中,點具有大小、濃淡和方向的區別,不同的點影響著中國畫作品的整體風格和給人的視覺印象。點的形式多種多樣,運用形式也各不相同。在作家的藝術創作中,下筆時必須要確定點的構造,注意濃淡搭配、虛實結合,用筆時要抑揚頓挫,既不能過于刻板,也不能過于松散,注重控制點和點之間的距離。在這一過程中,作家能夠將自己的情感和閱歷融入進去,比如我國明代的著名畫家周游談,在他的山水畫中就善于用點,雖然看起來漫不經心,但是細微之處的一點,卻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他最擅長畫的景物就是青苔,用墨水畫出點的形式,表現出了青苔的生長形態,整體畫作給人的感覺注重布局而又疏密得當,不失變化多端的美感;又比如在作家沈周創作的作品《鶴洞》,用筆圓潤有力,他在畫青苔時運用點的創作方法,讓青苔看起來猶如小雞啄米,蜻蜓點水,卻又渾濁有 力[3]。同時,他還善于用點區分山水景物的界限,畫出了山石的骨架,又突出了山水的層次,運用巧妙的用點手法,讓山水之間的脈絡既連貫又轉折,畫面景物充沛卻具有層次感,就好比音樂的節拍一樣轉換自然,給人以優雅的視覺享受。
線條也是中國畫當中筆墨元素的基本類型之一,線條有長短疏密之分,在中國畫中,線條的運用主要包括工筆和寫意兩種類型,工筆畫以線條為主,講究邏輯連貫嚴謹,不疾不徐,用筆得當,既要保證線條的圓潤連貫,又要保證線條能夠利用頓挫的表現出物體的形態。線條的運用不能夠出現,輕佻的感覺,用筆時講究氣韻連貫,給人以筋骨相連之感[4]。通過線條的運用,展示出繪畫對象的整體美感,線條的運用可以抑揚頓挫,一波三折,特別是在中國畫的寫意畫中,用線條切記不可以一筆到底,線可以斷,但是氣韻必須貫通,線條可以松弛,但是畫面不能呆滯,線條可以簡單,但畫面不可以笨拙,這也是線條運用的中庸之道。線條通過不同的組合形式,勾勒出物體的基本形態,為整體的中國畫作奠定了基調。運用線條出彩的作品包括唐代的《歷代帝王圖》,顧愷之創作的《女史箴圖》,顧閎中創作的《韓熙載夜宴圖》,這些作品在線條運用上具有一定的共通點,他們都是以線條的流暢作為基本的特色,成為作品的造型語言,通過線條的運用,生動的勾畫出繪畫對象的神情、心理狀態,讓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人物的高矮胖瘦,神情的幽怨或嫵媚,因此線條的運用也可以被理解為單純的意象審美。
我國國畫的創作和西方油畫等作品的創作具有明顯的區別,西方的文化更加強調具體事物的形態表達,同時在創作中,創作對象被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國的國畫創作卻不是這樣,我國的畫家會考慮到觀眾的欣賞感受,在畫面的設計和空間布局上留出大量的想象空間。和西方的油畫等藝術形式作品相比,我國的國畫作品通常不會把畫面填充太滿,在創作的過程中通常會使用留白的方式為觀眾留出大量的想象空間和思考空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人的人文精神注重他人的感受。國畫作品的筆墨元素把留白當做重要的藝術特征,讓人在觀賞作品時能夠充分調動想象力,感受作品背后傳達的思想意境,因此留白和點線面一樣,都是我國國畫重要的筆墨元素之一。畫家通過留白手法的運用,賦予國畫作品更多的想象感和空間感,讓欣賞者和作家之間能夠形成溝通和感情互動的橋梁,超越時空形成一種藝術的默契,更加準確的傳達畫面的精神意境。
綜上所述,我國國畫創作中對于筆墨文化元素的運用在多個方面都有所體現,要堅定文化自信,發揚筆墨文化元素的優勢,提高我國國畫藝術作品的創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