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強
(重慶市潼南第一中學校,重慶 402660)
高中數學學科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使學生初步了解數學的發展過程,體會數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作用,向學生傳遞數學文化,這也當前是數學教學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而言,由于應試壓力的不可避免,數學教學更多的是知識的教學以及應試能力的培養,文化生存的空間并不是很大。但這并不是說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沒有文化滲透的空間,在教學實踐當中,如果教師建立數學文化滲透的意識,努力尋找可以進行文化滲透的契機,可以讓數學知識構建的過程變得更加圓潤,可以讓學生學習數學過程變得更加高效自然,也增加了可以提升學生數學科學的核心素養,本文嘗試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思考。
數學始終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數學發展史,談歷史就不能不談文化,用數學文化來滋潤數學課堂教學,讓學生接觸較好的文化洗禮,讓數學課堂顯露出一種文化的美;那么,高中數學的教學當中的數學文化意義是什么呢?數學文化是以數學學科為核心,是以數學內容、方法、思想為載體,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揭示數學內涵,引導學生進行價值判斷、塑造數學審美追求,以及構建思維過程,實現數學文化教育。
通過數學方法背后的數學文化比較容易被人們所重視,畢竟在新課程標準及其他相關論述當中,方法與文化常常是分開的,但真正的數學方法背后是有著豐富的文化因素,而且這些文化往往是超越數學層面職責的學科融合。而數學核心素養原本就是強調學科融合的。
在當今社會中,數學應用十分廣泛,它的內容、思想方法、語言、已經廣泛深入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當中,成為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數學新課程提出有利于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新型創新意識,體現數學人文價值的理念,高中生除了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應接受良好的數學文化教育,使之具有一定的數學素養,不斷提高數學文化素質,因此數學文化教育的意義十分重要,高中新課程中數學文化十分豐富,蘊含了大量的哲學、美學、文學、史學、建筑學和經濟學等方面的知識,因此數學不僅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個內容十分豐富的文化系統,注重數學教學,有利于構建學生知識網絡、拓展視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之美。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實際文化背景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景,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交流、學會學習、獲得知識,使學生有個性的主動學習。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新課程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課程改革之中,高中教學是難點,高中數學教學又是難中之難的棘手問題,為了更早適應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我認為應該把握好兩個方面,一是新課程標準教學方式的改變。新課程教學課堂是積極、適宜、和諧的師生互動課堂環境,要從學生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出發,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二是新課程標準教學對象動態調控。實施新課程的教學當中,要關注每一個層面的學生,找到滿足其需要的個性化素材,提高數學學習興趣,讓絕大多數學生喜歡數學、熱愛數學。必須使每個學生充分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
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收集數學文化與其他學科文化之間的聯系素材,數學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概念、公式、公理、定理,有于助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靈活應用數學知識,使學生能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為自己理解的具體問題,理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觀念的養成。
高中數學教學必須樹立個性化的思維,使數學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為此我們就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在情景教學當中引入相關的數學文化生活背景知識,用人文學科研究方式對數學進行研究學習,幫助學生了解數學學科與人文學科之間的相互作用,這樣的數學教學取材于生活,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數學知識,更好的了解數學魅力,有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并對數學的內涵與背景更深入的把握,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有用之處,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主動學習數學的知識,從而提高整體數學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
近幾年每年高考中都出現了的數學文化題目,而每個都能找到教材同源文化背景,但也有不乏是以前老教材中出現的閱讀材料很多都是只以歷年教材中出現過的數學歷史文化題材、名人趣事理論為背景,實則是考查數學知識,從中可以看出指導方向是學習數學文化目的是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了解數學文化題材,熱愛生活,發現生活中數學的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熱情。
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也是數學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讓學生“了解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是《數學課程標準》的目標之一。例如:利用秦九韶算法計算多項式的值、利用等比數列計算的貸款、經濟增長率等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都是提高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很好載體。人教版新版數學教材中每冊都安排了一個課題學習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這些資源,讓學生經歷這些問題的研究和解決過程。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一方面能使學生將學到的數學原理、方法運用于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另一方面,能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活中很多有關數量和圖形的問題,都可以抽象成為數學問題,用數學方法解決。在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們體會到數學并不遙遠,它就在人們身邊,就在日常生活中,數學可用也能用。數學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時,更應該弘揚數學文化,并將數學文化真正滲透到課堂,融入教學之中,使數學文化成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提高數學 素養。
總之,數學來源于生活,適用于生活,揭示的規律是人類社會智慧的結晶。數學文化盛宴,能夠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給我們美的熏陶,加深我們對生活美的理解,讓我們更加理性面對學習、生活和工作,完善我們的精神品格,促使我們嚴謹求實、理智直率、執著求真、追求進取、開拓創新,通過解題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為此我們在新課堂中應注重數學文化的滲透,注重數學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