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春
[摘要]習近平調查研究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建立在可察可見的現實基礎之上的。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內涵豐富,主要包括正確認識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要有目的;調查研究要“深”、“實”、與時俱進、制度化等。當前,深入學習習近平調查研究重要論述,大力踐行調查研究,對于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調查研究;重要論述
調查研究是黨的重要傳家寶,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工作方法。習近平非常重視調查研究,發表了一系列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其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性。
一、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現實基礎
縱觀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的系列重要論述,不難發現,在不同的時期,習近平發表的調查研究論述內容亦是不同的,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不管哪種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都是建立在當時的經濟社會基礎之上,都能真實反映當時經濟社會狀況,都是為著解決當時存在的一些經濟社會問題。
(一)不斷發展變化的經濟社會情況
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而不斷補充、豐富的,是建立在發展變化的經濟社會基礎之上的。習近平在主政正定時,正是基于當時企業生存狀況,他要求縣直部門一定要深入企業,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傾聽企業的呼聲,保護和支持企業改革的積極性。在主政寧德時,正是基于閩東社會實際,對于新聞工作,他指出“調查研究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聞工作者成才的根本途徑”;對于人大工作,他要求“地方人大要加強調查研究,在弄清問題、把握情況的基礎上,抓住幾個帶全局性、影響大的問題,按照法定的程序作出決議、決定,認真監督政府實施”。在主政浙江時,正是基于“我們所處的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一個開放的社會、一個各方面轉型的階段”,他強調:“調查研究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加強調查研究工作,必須積極探索新時期調查研究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努力在提高調查研究對象的廣泛性上下功夫,在提高調查研究內容的針對性上下功夫,在提高調查研究方法的科學性上下功夫,在提高調查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上下功夫,不斷提高調查研究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研究、思考、確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社會矛盾進入凸顯期,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要想及時了解掌握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情況,摸清摸透存在的矛盾和困難,從而作出正確的決策,靠坐在辦公室里苦思冥想是不行的,唯有深入各行各業、各類群體開展廣泛的調查研究。習近平指出,調查研究就像“十月懷胎”,決策就像“一朝分娩”。“調查研究的過程就是科學決策的過程,千萬省略不得、馬虎不得”。①即使決策作出了,在貫徹決策過程中,光靠從會議到會議、從文件到文件,也是不行的,同樣需要調查研究,以便及時校準決策執行偏差。
(二)不重視調查研究的現象普遍存在
長期以來,一些領導干部不重視調查研究,總是忙于“文山會海”,滿足于看材料、聽匯報,喜歡坐在辦公室里作決策,很少下基層搞調研,可謂“深居簡出,習之已久”。②有的下基層調研走馬觀花,下去就是為了出出鏡、露露臉,坐在車上轉,隔著玻璃看,只看“門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調查研究流于形式;有的調研前呼后擁,官不大、排場不小;有的選擇性調研,只到先進發達的地方,不去偏遠落后的地方;有的甚至打著調研的幌子,到處游山玩水,完全忘掉了調研的初衷。凡此種種現象,充斥著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嚴重背離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必須堅決予以糾正。
二、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主要內涵
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的、深刻的內涵。
(一)要對調查研究有正確的認識
要開展調查研究,首先要對調查研究本身有一個清晰、深刻、正確的認識。第一,調查研究包括調查與研究兩個環節。調查多、研究少,情況多、分析少,不解決什么問題的調查研究,是徒勞無功的。調查結束后一定要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把零散的認識系統化,把粗淺的認識深刻化,直到找到事物的本質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③第二,充分認識調查研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2013年7月23日,在湖北省武漢市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第三,調查研究是為群眾辦實事。“下基層為群眾解決一些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是辦實事;到農村去宣傳黨的農村政策,搞好形勢教育,解開群眾思想上的疑慮,是辦實事;幫助基層加強黨的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是辦實事;開展調查研究,“解剖麻雀”,總結經驗,以指導面上的工作,同樣是辦實事。”④
(二)調查研究要有目的并提供解決問題的對策
搞調查研究,要“有的放矢”,絕不搞漫無目的、目的不明確、不解決問題的調查研究。習近平在《談談調查研究》一文中指出:“調查研究,是對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調查清楚,把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把握清楚,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牢記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決問題,將落腳點放在解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上。習近平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1988年7月至8月,習近平走遍了閩東九縣,邊走邊調查、思考、研究,思緒始終集中在一個問題上,即閩東這只“弱鳥”可否先飛,如何先飛?2014年3月7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講到,“我到這些地方(貧困地區)調研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
(三)調查研究要“深”
要走出機關,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基層,跑遍、跑深、跑透基層,善于與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社會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間、廠礦、群眾和社會各層面中去解決問題。要深入本質、追求真理。2012年5月16日,在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開學典禮上,習近平強調,調查研究要“深入系統而不是粗枝大葉”。“深入本質和真相,領導干部要身入心入,不要蜻蜓點水,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全面分析情況,見一斑而窺全豹,不要盲人摸象”。⑤
(四)調查研究要“實”
調查研究一定要從客觀實際出發,不能從本本出發,不能帶著事先定的調子下去。對調查了解到的真實情況和各種問題,要堅持一是一、二是二,既報喜又報憂,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要實實在在搞調研,把調研搞踏實、搞真實了,要有實效。2018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習近平講到,調查研究千萬不能搞形式主義,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點水”式調研,不能搞作指示多、虛心求教少的“欽差”式調研,不能搞調研自主性差、喪失主動權的“被調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績突出的地方調研多、到情況復雜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調研少的“嫌貧愛富”式調研,而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進的地方總結經驗,又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調查研究,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習近平在2019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防止為調研而調研,防止搞“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言念稿子”式的調研,防止扎堆調研、“作秀”式調研。
(五)調查研究要與時俱進
黨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調查研究方法,如召開調查會、研討會、走訪調查、蹲點調查、典型調查、實地考察等,要在新的發展階段加以繼承和完善。不斷改進方法和手段,綜合運用經濟學、社會學、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等多學科理論,創造新的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如問卷調查、統計調查、抽樣調查、專家調查、網絡調查等,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調研領域,不斷提高調研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六)調查研究要制度化
習近平指出:“制度建設要在實踐中不斷健全完善,切實抓好落實,使調查研究成為各級領導干部自覺的經常性活動。”⑥不斷堅持和完善調查研究的制度。一是堅持和完善先調研后決策的重要決策調研論證制度。把調查研究貫穿于決策的全過程,嚴格執行調研程序,對本地區、本部門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問題,應堅持做到不調研不決策、先調研后決策。特別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出臺,要采取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兼顧各方利益。二是堅持和完善領導機關、領導干部的調研工作制度。領導干部要帶頭調查研究,拿出一定時間深入調研,特別是主要負責人要親自主持重大課題的調研。三是堅持和完善領導干部的聯系點制度。建立領導干部聯系點,是防止領導干部脫離群眾的一種重要手段。始終關心基層聯系點,關心聯系點群眾,傾聽群眾心聲,找準問題的癥結所在。
三、習近平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實踐意義
習近平調查研究重要論述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新時代,踐行調查研究,對于改進干部作風、密切黨和人民關系乃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都有重大意義。
(一)踐行調查研究,能夠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習近平指出,調查研究是密切群眾的重要途徑。密切聯系群眾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踐行調查研究,必須堅持群眾路線,到群眾中去,深入群眾中間,和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傾聽群眾心聲,了解清楚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做群眾的知心人,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多干讓群眾滿意的好事實事,這樣就能拉近和群眾的距離、增進和群眾的感情,進一步密切群眾和干部、黨、政府的關系,群眾才能真心實意聽黨的話、跟黨走。
(二)踐行調查研究,能夠改進干部作風
習近平指出,調查研究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切入點和重要環節。當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比較突出,在全國范圍內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大力踐行調查研究正當其時。2011年11月16日,在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秋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習近平講到,經常走出領導機關,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行各種形式和類型的調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進領導干部正確認識客觀世界、改造主觀世界、轉變工作作風。現在干部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作風問題,有的陽奉陰違、脫離群眾,不關心民生;有的在會上大談廉潔奉公、會下則大肆貪污受賄;有的剛愎自用、唯我獨尊,習慣于下達行政命令,不屑于搞調查研究、民主決策;有的干工作敷衍了事、能推就推,缺乏擔當與責任;作風問題依然突出。習近平調查研究重要論述在精神內涵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與實踐要求,要求干部要具備良好的作風。在深入群眾、下基層的過程中,改掉一些領導干部身上的“官氣”,多一些“民氣”;改掉機關“浮夸風”,多一些“實干風”;改掉機關慵懶散漫作風,多一些時不我待、只爭朝夕與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精氣神和干勁。
(三)踐行調查研究,能夠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繁榮發展
習近平調查研究重要論述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性。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各行各業扎實踐行調查研究,將調查研究搞深、搞實、搞準、搞細,從而去偽存真、去虛存實、去粗取精,把準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脈搏,找到經濟社會發展癥結所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埋頭苦干,就一定能夠不斷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繁榮發展。
[注釋]
①習近平.之江新語[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②習近平.知之深,愛之切[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③習近平.談談調查研究[J].黨建研究,2011.
④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⑤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M].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⑥趙開開,孫秦敏.論習近平大興調查研究思想[J].學術探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