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e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記得2004年的一場現象級盛事,以及一個少女偶像的橫空出世。這一年,15歲的張含韻出道即巔峰。
從15歲開始,張含韻就在國民的觀看下長大,彼時,中國娛樂造星模式剛剛興起,張含韻可以說是以初代選秀偶像進入大眾視野的。
前年在綜藝《聲臨其境》節目中,張含韻英文配音《尋夢環游記》,一開口就驚艷了全場,隨后在去年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再一次展現了讓人驚艷的才華。

張含韻再次回到大眾面前,歲月沒有在她的容顏上留下印跡,反而沉淀出更多的從容。
2004年,15歲的張含韻參加選秀節目《超級女聲》,獲得全國總決賽季軍,正式進入演藝圈,成為千禧年后最矚目的偶像之一,她的巔峰時期,大街小巷都在播放著那首大家熟悉的歌,那一年,對于中國娛樂行業來說,也可以稱之為造星元年;2005年,張含韻為第二屆《超級女聲》演唱了主題曲《想唱就唱》,同年推出首張個人音樂專輯,銷量高達80萬張,并獲得“金曲金榜”內地最受歡迎新人獎,而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則入選十大金曲 ;2006年獲得中國TOP排行榜內地最具潛力新人獎及香港新城國語力新勢力歌手獎。不到20歲的張含韻曾連續榮登福布斯名人榜。
少女張含韻純純甜甜的長相,軟軟糯糯童稚未消的聲音,迎合了公眾對“乖”女孩的所有期待,也成為許多女孩通過選秀成名的希望樣板,而那一屆《超級女聲》的成功,也帶起了一股選秀熱潮,之后的幾年各種選秀節目霸占了電視各頻道,年輕的偶像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年少成名的人往往要背負著常人不可想象的壓力,你有多紅,你承受的詆毀和壓力就有多重,有狂風暴雨的贊譽和叫好,也有莫名的謠言和詆毀,要有強大的內心才能挨過這個詆毀期,幾乎正當紅或者是紅過的偶像都經歷過這一切,張含韻也不例外,在當時尚未成年的她比旁人的感受更加強烈。
在演藝圈里,新舊更迭的速度也相當驚人,一旦成名,就意味著每天被各種工作堆得滿滿,密不透風的行程、高負荷的工作量如影隨形,無法停下來,如果想停下來去充實自己,就要面臨有可能失去工作以及被淡忘的現實,得到名利的同時也承受著焦慮,以及面對自我認知加深后的失落感,這種心態幾乎是所有當紅偶像所要面臨的。對張含韻來說,成名的代價就是每天的工作太滿而無法繼續學業,還有就是暴風雨般襲來的謠言和詆毀,此后有好幾年的時間,張含韻漸漸淡出大眾的視線,2011年,張含韻去中央戲劇學院進修表演,系統地學習與音樂和表演相關的各項新技能,開始了自己的演員之路。
放下過去的光環重新出發,不是一個人想做就做得到的,其中牽扯很多,她說自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突破和轉型的想法,因為保持現狀并不能獲得“安全感”,更不能完成自己最初的夢想,她說自己想要擺脫酸甜女孩的標簽,但并不是否定曾經勇敢無畏、天真爛漫的自己,所謂開悟也并不是刻意而為,就是你經歷過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悟到了。
因為熱愛音樂和電影,在對表演、音樂的認知上,她一直保持著自覺和自醒,她意識到要學習、要充電。于她而言,“對熱愛的事情付出多大的精力都不算什么,畢竟這些是你喜歡的事情。”這幾年,大家看到張含韻全面發展,拍戲、唱影視劇ost、參加綜藝,展示著令人驚艷的才華,而大眾并不知道她的每一次選擇或者轉折都經歷過什么,她自己也從不主動吐露這些,低調且堅定地走自己的路。
2019年,張含韻在《聲臨其境》中呈現出的是三段讓人驚喜的配音,聲線游走在不同年齡段,從語氣到聲調都把控的游刃有余,現場還原經典片段場景,猶如原聲重現。
在去年火爆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張含韻把自己的年齡擺上臺面。彈鋼琴、彈吉它、跳非洲舞,全方位的實力展示,也讓很多網友重新認識了她。
對話
張含韻
P:之前看了微博官宣,知道你今年有一部新戲即將開播 ,《愛很美味》是講述什么內容的?拍完這部劇你收獲了什么?
張含韻:講的是三位個性迥異、特色鮮明的30+的時代女性,接地氣的美味(不完美)生活。我收獲了與優秀導演團隊和優秀演員合作的美好經驗。
P:對于少年成名的偶像來說,總會有長大的一天,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改變”或者“轉型”這個想法的?
張含韻:我說從酸酸甜甜開始你會信嗎?但這是真的。那時就覺得,我雖然年紀小,但并不想被單一的定義為外表看起來的樣子,韻乖乖或乖乖女,酸甜女孩之類的,甜美、乖巧都只是我單一的一面。而當時自己幼稚的渴望大人們能看到我們的勇氣,我渴望長大,想讓他們看到我們的堅強倔強和勇敢。
P:這些年你在影視、演唱等方面全面發展,看到了你在聲樂、樂器、舞蹈、配音上的才華,學習這些技能是需要極大毅力吧?你覺得自己是個很有毅力的人嗎?
張含韻:其實我并不認為自己是多有毅力的人,只是在多次面對人生抉擇時,都比較跟隨自己的心走,去選擇喜愛的音樂和藝術。這是我熱愛的事,不覺得辛苦,并且我也沒有給自己設定個明確的目標一定要達到什么高度。只要生活還能夠維持,現在回想起來,我只是堅持了自己所喜愛的,這樣并不難。可能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我是幸運的。
P:之前看過一檔配音類的綜藝,發現你的英文發音非常標準,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練英語的?當時出于什么契機覺得自己需要具備這項才能?
張含韻:還是剛才說的那句話,我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愛好而出發,因為喜歡音樂,所以從小不管哪國語言的音樂我都愛聽,愛聽就會跟著唱,經常唱就會間接性的練習到。練習配音也是因為喜歡音樂和某些電影橋段,沒想到有一天會用上,其實練英語也沒有捷徑,如果一陣子不練習,很快便會忘光還回去。
P:張含韻儼然是從觀眾眼皮底下長大的女孩,從選秀歌手出道,再成為全能演員,對你來說,真正意義上的演員生涯是從哪部作品開始?
張含韻:《初戀未滿》吧。那時非常青澀,有諸多遺憾,但是,我是真誠付出的,“好”與“不好”都回饋了自己很多感觸與收獲。
P:這幾年你塑造的很多女性角色,哪部影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最貼近你的性格?
張含韻:還沒有非常貼近的吧,他們是我的其中一面。現實中的我也只是我性格中當下的體現。感覺自己挺多面的,哈哈。
P:你自己覺得沒變的是什么?最大的變化又是什么?
張含韻:沒有什么是沒變的,不變的只有不停向前的時間。最大的變化是現在的我從無知和倔強中慢慢地接受這些變化,盡力做好心理準備去應對未來未知的變化。
P:對于你來說在不同階段會分別領悟到什么?

張含韻:15歲,無畏,一切充滿希望;25歲,迷茫,勇敢,拼盡全力;31歲,知進退,明得失。
P: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后,你最大的感受和收獲是什么?
張含韻:最大的感受就是去就對了。收獲了友情與自信,名與利。
P:前段時間我在追電視劇《流金歲月》,覺得主題曲特別好聽,然后發現這首主題曲《雙花》是你唱的。
張含韻:謝謝肯定。《雙花》的曲風也是我第一次的嘗試。也是因為制作方對我的信任和鼓勵。
P:你會介意別人的看法嗎?你覺得自己一直都是按著自己的心意過的嗎?
張含韻:以前非常介意,現在還在練習盡量不介意。現實條件允許下,我才會按照自己的心意過。真實生活的苦還得自己吃。該抗的責任,一樣都不會少。打工人,打工魂。
P:你是一個愿意“冒險”的人嗎?如果是,會為什么而冒險?
張含韻:我不屬于經常冒險的。前提是,不影響別人且自己能承受住最壞結果的時候才會冒險。如果要冒險的話,我會為了情懷或夢想而冒險。
P:你覺得現階段的自己內心已經足夠豁達了嗎?
張含韻:不足夠,還需歷練。
P:在愛情上,更傾向于轟轟烈烈,還是更喜歡細水長流?
張含韻:細水長流,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