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基層干部介紹,公開遴選本是促進基層與上級機關人員流動的重要方式,也是上級機關選拔基層優秀人才的方式,但對于年齡,往往有著明確要求。近年來,35歲逐漸成為一道坎。“哪怕再優秀,年齡不符合也不行。”而在一些地方,除了35歲之外,還根據崗位不同,明確了32歲、30歲或29歲等遴選“門檻”。對此,您怎么看?
“微話題”欄目參與方式:掃碼關注黨員生活微信公眾號(微信ID:黨員生活),點擊下方“互動”-“‘微話題互動”,即可參與最新一期“微話題”征集活動。一經選用,稿費從優。
理性看待“35歲現象”
正視“35歲現象”
35歲“硬杠杠”存在一定合理性。它是現實選擇,也是干部年輕化的必然需要。于個人而言,如果過了35歲不能參加遴選,就沒有動力、不安心工作,那么將年齡限制放寬到40歲,可能不安心的時間更長、成本更高。“35歲現象”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因此要正確看待、適者生存,在該奮斗的年紀努力拼搏;即便過了35歲,也應調整心態,持續提升能力和拓展職業空間,在其他平臺上同樣能發光發熱,照樣能對組織有用、家人有益。
(仙桃 張豪昌)
設置年齡限制有助于優中選優
設置年齡限制有助于遴選出年富又力強的人才。公開遴選干部是跨政府層級、跨工作部門、跨系統、跨地區的競爭性選拔,對干部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抗壓能力、拓展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比較高。相對來說,35歲以下的年輕人整體上更具有競爭力。雖然說年齡不能等同于能力,但在能力相當的情況下,選擇更年輕的干部是不是更有利于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呢?而且干部培養并不只有公開遴選這一條路,就像高考一樣,即使沒考上心目中的名校,但這并不妨礙我們經過努力,通過其他途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和人生價值。
(鄂州鄂城 徐勛)
不要讓年齡成為過不去的坎
基層干部35歲這道年齡門檻由來已久。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退休年齡都將延遲,這道門檻也該進行適當的修正。一方面,上級機關應樹立科學的用人觀。遴選重用干部時不能把年齡作為硬性指標,而應該結合工作業績及崗位特點給予適當的彈性。另一方面,年輕干部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能把年齡看成自身成長進步的瓶頸,應秉承學無止境、行以致遠的思想,立足崗位、拼搏奉獻,不論年齡幾何,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和服務群眾的本領不能停步。
(京山 萬貴洲)
一味卡年齡有失偏頗
年齡限制應該是“選擇題”
招錄年輕干部可以優化干部結構、激發機關活力,但一味卡年齡卻有失偏頗。一方面,不利于基層干部成長,基層公務員大多有5年服務年限,年限一滿,離35歲相去不遠,遴選卡年齡,導致基層年輕干部靜不下心工作、沉不住氣鍛煉。另一方面,有違“選賢任能”初衷,遴選是為了將更多優秀基層干部選拔到更大的舞臺成長,年齡“一刀切”則把一些經歷豐富、成熟穩重的干部拒之門外。遴選年齡限制應該是一道“選擇題”而非“判斷題”,可根據不同單位、不同崗位區別對待、適當放寬。(仙桃 黃夢凡)
打破“35歲門檻”,激發基層干部活力
遴選設置35歲年齡限制,偏離了重實績、重擔當的用人導向,影響了部分干部扎根基層、干事創業的熱情,不利于基層年輕干部培養。遴選要因崗。遴選的目的是將優秀人才選拔到合適崗位上。因此要以“人崗匹配”為原則,年齡不搞“一刀切”。遴選要分類。部分較晚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干部年齡原本不占優勢,加上服務期限制,基本失去遴選機會。對這類人員,要適當放寬年齡限制。遴選要唯才。遴選是公務員隊伍的“二次擇優”,要把實績優、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選出來,不能因年齡拒之門外。唯有打破遴選“35歲門檻”,方能更好激發基層干部活力,以人才振興助推鄉村振興。
(安陸? 黃奔)
不唯年齡唯能力
破除選人年齡“硬杠杠”,可從以下方面著手。優化選人機制。要依據時代發展特點優化考核機制,豐富參考元素,對能力強、作風實的優秀人才要敢于“破格”。通過試點先行,小步微調,合理優化,最終形成科學選人機制。著重人崗匹配。政府部門選人用人要立足選人初衷,革新“唯年齡”風氣,打破陳規,依據崗位客觀需要擬定選人標準,實現人盡其能。強化梯隊建設。遴選要注重干部隊伍梯隊建設,要多方位、多維度、多領域完善人才“大數據”。定期研判干部隊伍發展需求,做好“供給側改革”,以保障地方發展“源頭活水”。? ? ? ? ? ? ? ? ?(咸豐 熊耀)
把真正優秀的人才選出來
公開遴選要科學選人
“35歲門檻”的一刀切式遴選,將許多工作經驗豐富的基層優秀人才拒之門外,與落實科學選人用人機制、基層干部培養機制背道而馳。遴選時,可以根據各招錄單位的干部隊伍結構和經歷結構,科學設置招錄崗位的年齡要求,更加注重遴選干部的工作經歷和實際工作能力,做到真正的選賢任能。同時,遴選崗位條件設置可適當向基層一線予以傾斜,根據工作年限等因素適當放寬年齡要求,給廣大在基層工作多年、有意愿通過遴選成長的基層干部更多機會。 (建始 李婷婷)
雙管齊下破解基層“35歲現象”
破解基層“35歲現象”,亟需多部門聯合發力,打破藩籬。組織部門要建立健全選拔任用制度。既要深入基層一線摸排,又要走進用人單位調研,科學分析用人單位選拔條件和基層人才實際情況,建立一套科學、精準的選拔任用制度,堅決防止在選人上簡單地以年齡劃線,將那些正處于黃金年齡段的政治成熟、經驗豐富、工作積極的干部選拔出來,做到任用精準。用人單位要勇于打破壁壘。要注重選拔人選的能力素質、從政經歷以及道德素養,給予那些優秀的基層干部有更多的上升空間,讓他們感到工作有干頭、有盼頭、有奔頭。? ? ?(隨縣 葉正坤)
以綜合素質分值遴選干部
建立科學有效機制,以綜合素質分值遴選干部,可打破唯年齡“一刀切”限制。日常打分。基層單位領導班子要把日常研判年輕干部作為一項考核環節,對其現任崗位匹配度、忠誠擔當度、群眾認可度給予打分。走訪評分。組織部門要對年輕干部的思想動態、工作實績、能力素質等方面進行評分。實踐積分。各級黨組織要把實踐鍛煉作為檢驗年輕干部品質的試金石,對其完成任務的數量和質量進行客觀評分。考試判分。負責遴選干部的上級機關,對參加遴選的年輕干部成績進行公平判分,并將上述各類分值通過大數據進行綜合匯總排名。? ? ? ? (武漢新洲 陳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