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瀾
每個人在不同社會生活中都有不同的身份,而對于黨員干部來說,第一身份就是“共產黨員”。 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誡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共產黨員的第一身份不僅僅是個人的身份標識,更意味著黨旗下的誓言,意味著為民服務的職責,意味著初心不改的使命和擔當。
“為什么入黨?”這既是每位黨員入黨前必須深刻思考、交待清楚的問題,也是入黨后黨員時刻提醒、激勵一生的承諾。
2017年2月12日,漢川市麻河鎮周灣村支部副書記王翠環將500元黨費交到我手中,她是替老黨員周銀來交黨費。周銀來是周灣村人,早年當過兵,退伍后一直在家務農。2月11日下午4時左右,已處于彌留之際的周銀來把兒子叫到身邊再三囑咐:“臨走時我還有一個心愿,這是我最后的黨費,替我交給組織……”當晚,這位有著42年黨齡的老黨員走完了人生最后歷程,享年73歲。500元的黨費突然顯得那么沉重,因為它承載著一種信念,傳承著共產黨人的精神。最后一筆黨費就像一種圣潔的儀式,飽含著這位普通農民黨員的樸素情懷,蘊含著特殊的份量,映照著最初的信仰,告示著自己的第一身份。
第一身份的意義不在于是什么,而在于自己的內心如何去看、怎么去做。總有一些平凡的黨員干部在平凡的崗位用奉獻詮釋身份,踐行初心。
麻河鎮周灣村支部副書記王翠環就是這樣一位,年近六旬的她是漢川市最美鄉村干部,也負責麻河鎮福利院的日常管理工作。數十年如一日,為46位6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端茶送飯、噓寒問暖,不辭勞苦、不計報酬。在去年寒冬的一個深夜,為了搶救一名病危的老人,王翠環不慎撞傷頭部。她不顧疼痛,硬是拖著疲軟的身軀把老人送到了醫院,自己卻倒下了,后被診斷為腦震蕩。然而,她從醫院回來后包了一個厚厚的頭巾,又立馬投身到工作中……
這些故事是開展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他們把對黨的忠誠鐫刻在了靈魂深處。然而,在平時工作中也不乏見到部分黨員“信仰指數”降低,“黨性體檢”缺鈣,“思想純度”不夠,似乎忘記了自己的第一身份。
如何把黨員心底的“儀式感”挺起來、“榮譽感”提起來、“責任感”強起來?
儀式感就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給黨員過“政治生日”,更具有銘記使命的意義。漢川市探索創新黨員政治生日“六個一”做法,即在黨員入黨周年紀念日當天為黨員發放一張“政治生日”致詞、發送一條“政治生日”短信、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贈送一套學習資料、開展一次政治談話、鼓勵為群眾辦一件實事。”“感謝組織關心,一定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這是麻河鎮機關支部黨員沈國濤收到“政治生日”短信時鏗鏘有力的感言。黨員“組織入黨”一生一次,“思想入黨”卻是一生一世。可以說,給黨員過好“政治生日”,就是要讓黨員們在黨的溫暖關懷中時刻警醒自己終生不忘本源,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每個黨員都是黨的事業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只有牢記黨員第一身份,才能時時處處永爭先鋒、永葆本色,擦亮共產黨人這塊“金字招牌”。
(講課人系漢川市麻河鎮機關黨支部組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