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暉

南漳縣長坪鎮黃潭洲村五官山,這里青山疊翠、峽谷清幽、山泉潺潺、風景秀美。一個名叫胡傳國的中年人,領辦南漳縣五官山生態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并擔任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十幾年來,他艱苦創業、不忘初心,幫助鄉親們走上富裕的道路。
精準扶貧送服務
2015年,黨中央發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動員令。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胡傳國主動向所在地長坪鎮黨委書記請纓,表達了帶動扶貧戶發展林下養雞產業致富的愿望。
他和合作社一班人,結合實際,科學制定并實施扶貧方案,優先吸納合作社附近有養殖意愿的建檔立卡戶成為合作社社員,優先接受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對所有貧困養殖戶免費提供技術服務,并以高于市場批發價20%的價格兜底回收成年雞和雞蛋。
合作社組建了以胡傳國本人任隊長、2名技術骨干為副隊長、3名實習大學生為隊員的精準扶貧技術服務隊,對全鎮其他有養殖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逐一走訪,為每個養殖戶量身定制飼料配方,確保土雞、土雞蛋綠色健康品質。
對老弱病殘的貧困戶,實行保姆式服務,上門送飼料,上門指導技術。服務隊先后到20多個村,對220多個農戶進行調查,手把手傳教技術,與農戶簽訂養殖協議書382份,年養殖土雞20多萬只。其中與精準扶貧戶簽訂幫扶協議書120多份,養殖土雞10萬多只。
長坪鎮位于南漳縣西北山區,在異地搬遷之前,建檔立卡貧困戶90%以上都住在偏僻的山上,交通不便。胡傳國帶上年輕技術人員翻山越嶺,走鄉串戶,傳授技術。
孔家畈村貧困戶余祖華65歲,駝背,老伴患有心臟病,是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境不好,總擔心養殖失敗。胡傳國看到他有脫貧致富的強烈愿望,又有生態養雞的山場資源,就反復幫他算賬,養多少雞合理,投資大概多少,一年能凈賺多少。
見他猶豫不決,胡傳國干脆承諾:“差錢我給你墊付,虧了我一分不要你還!”余祖華和老伴將信將疑。2016年春,胡傳國為他家供應雞苗、飼料以及防疫藥品價值2萬多元。胡傳國手把手教他養殖技術,又隔三差五到他家現場指導。年底時,老余一家凈賺3萬多元,當年實現了脫貧,在村里率先摘掉“貧困帽”。此后,老余年年養,每年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如今,余祖華養雞養上了“癮”,成了當地名人。他說:“胡總幫我們脫貧,那是真心。沒有胡總的幫扶,就沒有我家現在的好日子!”
雞苗入戶是幫扶工作的第一步,貧困戶能不能脫貧,能不能致富,雞的成活率是關鍵。胡傳國的手機一天24小時不關機,隨時接受養殖戶咨詢。
65歲的長嶺村貧困戶湛光才,家有年近90歲老母和臥床不起的兒子。2017年3月,在合作社幫扶下,他養殖了500只雞。進入4月,小雞每天都出現死亡現象,他一下子慌了神,忙給胡傳國打電話。胡傳國當時正在南漳辦事,接到電話,他帶上一名技術人員從縣城趕往800多米高山上的湛光才家。
雨后初晴,一車寬凸凹不平的土石路,濕滑難行,他的面包車因自重太輕陷在泥坑動彈不得,進不了,退不出。附近沒有人家,沒有行人,倆人只好手挖泥土,找石塊鋪墊。
推搡,墊土石,啟動;再推搡,再墊土石……累得精疲力竭,前后花了3個多小時才彈出泥坑。等他們趕到湛光才家時,湛光才驚呆了:“胡總,瞧你一身的泥巴樣,這哪是大老板啊!”
胡傳國和技術員蹲在雞舍仔細觀察,找到了病因,幫湛光才制定了更加細致的日常養護和防疫辦法,把損失降到了最低。當年,湛光才養雞凈賺16000元。逢人就夸,胡總是真的用心在幫我們!
胡傳國和他的合作社靠一顆赤誠的心,靠傳授林下養殖土雞技術,將長坪鎮一個個貧困戶,一個個寨子,一個個村莊,帶上了脫貧之路。
扶貧幫困無邊界
2017年2月的一天,板橋鎮青龍寨村貧困戶葉平到長坪鎮長嶺村走親戚時,看到當地貧困戶依靠養雞脫貧,對他觸動很大。他忐忑不安地找到胡傳國,希望能得到幫助。
雖然不屬同一個鄉鎮,但扶貧幫困沒有界線之分。胡傳國當場答應,連續3年對葉平一家免費提供雞苗、飼料以及防疫藥品,時常上門指導技術,來去200多公里的山路,幾年里倒貼成本好幾千元。
葉平一家逐漸走出困境,年收入穩定在2萬元以上,終于甩掉了壓在頭上的貧困帽。看到葉平脫貧了,本村的、外村的農戶、貧困戶紛紛找到他牽線搭橋,請求胡傳國幫扶。從一個村到目前的5個村,貧困戶們發展林下養殖土雞,逐漸都擺脫了貧困。
2020年3月底,南漳縣新冠肺炎疫情好轉,板橋鎮黨委書記雷奎找到胡傳國,希望他幫扶該鎮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土雞養殖。
木橋村是板橋鎮西南的偏遠山村,入村公路全是坡陡彎急路窄的山道,接近雞場的一公里多路,有的坡度達六七十度,讓人望而生畏。
胡傳國將雞苗安全地送到,從雞舍的鋪墊保暖、飼料的投放喂養、疫病的觀察防治等一系列問題,詳細地向該村飼養員講授。回到長坪后,每天早上一個電話,咨詢小雞的生長狀況。
時間長了,飼養員嫌煩,不愿接他的電話。他只好打給村書記,反復交待注意事項。2020年春,連續一兩個月的連陰雨,讓沒有養殖經驗的木橋村,失去了養殖信心。
那一段時間,面臨雛雞病亡不斷增加的局面,胡傳國憂心如焚。他在總結分析養殖情況后表態,只要還有一半的雞,寧愿自己和合作社虧損,也要確保各村不虧本。
板橋鎮的還沒有忙罷,巡檢、肖堰鎮的領導、村干部又陸續找上了門,甚至還有保康、谷城的遠道而來。胡傳國來者不拒。
“真扶貧扶真貧,越是面臨自然災害,越能體現我們合作社的責任和擔當!”胡傳國站在五官山頂,擲地有聲。
2018年,進入脫貧攻堅關鍵期,胡傳國和他的合作社進一步加大扶貧幫困力度,每年拿出價值3萬元的雞苗、藥品等,對達到10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貧困戶,每戶獎勵5只雞苗和50元的防疫藥品,提高貧困戶養殖積極性。
有數據顯示,自2015年開展扶貧工作以來,胡傳國和他的團隊直接或間接帶動600多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態土雞養殖,每戶養殖規模在300只以上,年凈收入可達1.5萬元以上。
胡傳國個人和合作社先后被市縣政府授予扶貧之星、南漳楷模和扶貧先進單位。2019年9月,南漳縣五官山生態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被授予湖北省扶貧龍頭企業。胡傳國本人也當選了2020年度全國勞動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