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甫

平湖國際小區位于宜昌市夷陵區小溪塔街道東湖社區,占地面積76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32萬平方米。小區現有住戶475戶、商戶及住改商戶100余戶,常住人口1500余人、流動人口1000余人,是一個典型的商住一體小區。
小區要搞好,還是要黨領導
平湖國際小區由于是商住一體小區,過去矛盾糾紛多、私搭亂建多、衛生環境差、物業管理亂,居民反映強烈,基層治理“壓力山大”。
小區黨支部“第一書記”、原宜昌市衛健局班子成員、退休老黨員王世秀介紹,在小區管理的探索上,無論單純依靠物業,還是建立業主委員會,幾條路都走過,但都走進了死胡同?!霸谝淮未蔚呐霰谂c摸索中,我們發現了黨員、黨組織在小區治理中的骨干作用,于是我們開始搭舞臺、建班子,著手組建小區黨組織,樹起黨的旗幟。”
2018年5月,小區成立功能性黨支部,2020年4月改為實體支部,下設7個黨小組,對小區全體黨員發出《“黨員回家”活動倡議書》,組建5支特色鮮明的黨員志愿服務隊,管理服務各類黨員(直管、雙管、非直管)164名。
每個樓棟選任3-5名黨員代表,既服務本樓棟居民,也列席業委會會議,確保每名居民的訴求得以順利表達。同時參照村“兩委”運行模式,實行黨支部與業委會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7名支部委員中6人兼任業委會委員,實現了黨組織對業委會的領導。
小區還依托社區“大黨委”,積極調動各方資源。由區各部門干部擔任社區“第一書記”,整合調動各方資源,打通小區向上溝通渠道。小區有事就“吹哨”,區直部門、黨員干部來“報到”。
經過3年多的努力與實踐,黨組織在居民中逐漸樹立起了威信,安全、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逐步形成。疫情期間,小區實現“零確診、零疑似、零留觀”,小區黨支部被夷陵區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小區被選為夷陵區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示范小區。
業主的事業主說了算
為依法維護業主合法權益,展現小區全體業主的意志和訴求,平湖國際小區于2018年3月4日選舉產生第一屆業主委員會,5月31日業主委員會完成物業局備案。通過強化業委會作為小區業主自治性組織的地位和作用,實現了小區和諧共治。
小區建立完善了業主委員會體系,選舉成立業主監督委員會,對業委會會議決議執行情況、事務公開等進行有效監督;在業主委員會下設公共設施設備維修鑒定委員會,確保日常公共設施維修保質保量;成立32個業主小組,每個小組平均包含15戶住戶,實現了精細化服務。
通過組織召開業主代表大會,探索完善了小區自治制度體系。結合小區實際,聚焦現有問題,制定《業主委員會會議制度》《業主委員會職責》《業主委員會決定的糾正制度》《業主代表管理考核試行辦法》《業主委員會禁止行為的管理制度》等制度,構建小區自治長效運行機制。
面對小區微信群信息混亂、廣告亂發、匿名散播不實信息等問題,業委會通過《微信群管理辦法》重新細分組建業主實名微信群,構建“業主小組群—業主代表群—業委會工作群”三級信息傳遞機制,順利化解業主群變抱怨群、有效信息被覆蓋的現實困境。
當好小區業主的貼心人
物業服務千頭萬緒,服務質量來不得半點虛偽和糊弄。小區業委會通過招投標程序嚴格選聘組織健全、管理規范、信用評級高的物業服務企業。定期對物業公司下達書面通知,指明工作問題,提出改進要求,全面提升了物業服務質量。
遠親不如近鄰,共同生活在一個小區內,居民與物業公司不僅應有制度規范,也應有情感溝通。小區業主不僅僅是提出個人訴求,同樣也考慮物業公司的利益。小區業委會委托物業公司管理公共停車場,給予其總收入的一半,充分保障物業公司利益。同時小區業主使用公共收入不定期為物業公司員工體檢,展現關懷之情。物業公司也為遇到急事的業主提供及時、高效、溫暖的服務。
充分利用業委會的“潤滑”作用,有效化解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矛盾。針對業主不交物業費的現狀,業委會入戶走訪,以理勸導,將物業費繳納比例提升至90%以上;同時將業主合理訴求反饋至物業公司,要求其加大投入,提升服務質量,實現良性循環。通過規范小區物業管理服務,厘清小區物業公司與小區居民的責權利,做到雙方都明道理、講規矩、守秩序,營造了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
“三方聯動”共創小區美好生活
小區是社會的“毛細血管”,事情多而雜,涉及到居民的切身利益。要解決小區治理“管不過來、管不好、不好管”的現實問題,光靠一方力量難以實現,必須建立“三方聯動”的共治體系。
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討論商定小區物業服務中的重大事項,按照物業服務標準對物業公司服務工作進行月檢查考評。樓棟管家全員加入業主小組群,實現信息及時共享。物業公司每年向業主代表大會專題匯報全年工作,接受物業服務質量考核。
充分利用電梯廣告、停車場等業主共有資源,變無形資產為流動資金,目前小區每年公共收入突破20萬元。按照《物業管理條例》,將小區公共服務用房改為黨支部與業委會陣地,并積極落實誤工補貼和工作經費,為每位業主委員補貼誤工費1800元,每位業主代表補貼誤工費600元。從陣地、人員、經費多方面保障共治體系常態化運行。
充分發揮“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小區吹哨、黨員報到”制度優勢,小區有效接收下沉黨員干部力量439人,實現下沉資源和小區需求有效對接。2020年4月,小區68戶住改商復工難,小區居民顧慮多。小區黨支部提請社區黨委啟動“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小溪塔街辦、小溪塔派出所、東湖社區赴現場共同協商處理,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協同配合,最終實現小區商戶有序復工。創新實行住宅改經營性用房承諾制,每位住改商的業主在辦理營業執照前必須取得相鄰業主簽字認可,通過有效溝通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