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基層的會,有位鄉鎮干部說了句玩笑話:平時工作太忙,有時候趁著去聽會打個盹兒,也算是“開會式休息”。不怕錯過什么重要內容?答曰:不怕,反正有文件下來;有時候基層都開始落實了,上頭才開會安排。“開會式休息”,聽起來似乎是一種調侃,但卻既折射出參會者的紀律、作風問題,又折射出文山會海、形式主義之頑疾。對此,您有什么想說的?
“開會式休息”當止
莫讓“開會式休息”成常態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開會式休息”看似調侃,實則是深深的無奈。因此,必須為基層營造寬松的政務環境。要加強工作統籌。強化對各類會議活動的統籌,減少總量和頻次,讓基層干部少在路上奔波;強化對各類督辦檢查和考核評比的統籌,減少檢查考核名目,防治多頭督查、重復督查,讓基層干部有更多的時間抓落實。要規范痕跡管理。切實落實“無會月”“無會旬”“無會周”,開短會、講短話、發短文。堅決避免重痕不重績、留跡不留心,以開會代替落實的現象。要堅持務實作風。對基層工作情況,要主動走下去、走進去,用眼看、用心聽,而不能簡單地聽匯報、讀材料、看報表,切實把基層干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 ? ? ? ? ? ? ? ? ? ? ? (京山? 劉勇)
警惕“開會式休息”背后的“默契”
開會與休息本是不相容的兩件事,何以在基層碰了頭?臺上講得乏味,臺下睡得有味;上頭工作滯后,下頭動得落后,這樣的“默契”一旦達成,影響的不僅是某個環節、某項工作的好壞,而是貫穿于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工作上彼此心照不宣、默契而為,能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工作質效;但任何滋生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土壤的“默契”,必須給予高度警惕、堅決防范。? ? (鄂州? 齊晶)
增強“紀律”“效率”意識
一個巴掌拍不響。杜絕“開會式休息”現象要兩頭著手:一方面要增強參會者的紀律意識。開會也是工作。眾目睽睽之下都可以打盹,在無人監督的時候還能努力工作嗎?會場沒有精氣神,如一盤散沙,怎么能有效地推動工作呢?對于這些同志,要加強教育、監督,增強其紀律意識,端正其工作態度。另一方面要增強辦會者的效率意識。開一次會要達到什么目的、效果,事前要想得清清楚楚。高質量發展,需要務實管用的工作安排和高效的落實,浪費基層時間、影響事業發展的會,還是不開為妙。(黃石? 盧杰斌)
多方發力改會風
改會風要走實走深走心
會風關系黨風、連著政風、影響民風,只有參會各方共同發力,才能營造干事創業新氣象。組織者要走實。要從會議內容、會議規模等源頭問題著手,盡量做到多會套開、長會短開,可開可不開的堅決不開。主講者要走深。要提前吃透會議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形成獨到見解。力求多一些樸實自然的脫稿講話、多一些深入淺出的即興發言,讓參會者聽起來有趣味、想起來有思路、做起來有方法。參會者要走心。要自覺抵制怠惰、散漫、畏難情緒,做“會聆聽、會用腦、會走心”的“三會”干部,與主講者碰撞思想、記錄想法、提出意見,真正做到開一場會議,做一番事業。? ? ? ?(棗陽 曾蘊儀)
從規范會議管理入手
要消除“開會式休息”怪象,還須圍繞會議本身的管理做好文章。堅持用制度規范會議,對可通過發文布置的工作、可通過電話解決的問題,則無須通過會議進行部署,可開可不開的會堅決不開、可合并召開的會不單獨召開、可視頻召開的會不現場召開。會前,主辦方應精心籌劃,針對需要解決的問題確定會議主題和內容,避免召開隨意性、盲目性的會議,避免召開應景造勢、內容空洞的會議。會中,要合理掌控進程,緊扣工作推進、任務落實進行動員部署,避免長篇大論、泛泛而談;可結合經驗交流、現場答疑等形式,讓參會人員從臺下走到臺上、由聽者變為講者,更好地保證會議質量和效果。? ? ? ? ? ? ? ? ? ? (武漢江岸 劉俊)
讓基層干部成為“主角”
“開會式休息”更多折射出的是基層干部對上級部門交辦工作時過度部署的無奈。特別是一些主管部門在文件下發了、鄉鎮都開始落實了才開會安排,并在會上重復宣讀已下發文件內容和工作要求,讓基層干部覺得會議內容“無營養”,才會“打盹”。相關主管部門應在通過文件下發工作任務和要求后,將工作部署會更多改為推進落實會,讓基層干部成為必要會議的“主角”和“發言者”,聽取他們對抓工作落實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協調幫助消除工作執行中的阻力,讓基層干部樂意參會、認真參會,在推動工作有效落實的基礎上,全面減輕基層工作負擔。? ? ? ? ?(神農架 孫傳鑫)
文山會海減下來? 責任擔當加上去
讓會議開得務實高效
破解“開會式休息”,讓會議開得務實高效,要多方發力、有的放矢。要從嚴控制。精減會議數量,倡導“多會并過”,該精簡的會應精簡,該整合的會須整合,可開可不開的會堅決不開。要簡潔有效。要破除“領導到會必講”陋習,提倡開門見山、講問題、講短話、開短會,提高會議質量。要嚴肅會風。對開會不在狀態的干部理應執紀問責,讓其挨板子;同時,面對“會海”抬頭,也要及時亮劍,為基層減負。? ? ? ? ? ? ? ? ? ? ? (隨縣 倪偉光)
三招整治“開會式休息”
“開會式休息”亟需綜合施策加以整治。要減數量。嚴格會議管理,嚴控參會范圍,加強會前審批、會中監管、會后督辦,多開務實管用的會,不開流于形式的會。要提質量。突出“短實新”標準和“真落實”導向,精簡參會人數和報告篇幅,少說空話套話,多說短話實話;參會對象要集中精力,勤思考、記要點、抓吸收。要防反彈。破除文山會海,既要下猛藥治標,更要防復發固本。要持續扎緊“制度的籠子”,改革考核評價體系,改進工作方法,改善會風文風,提升會議效能,把文山會海減下來、把責任擔當加上去。? ? ?(云夢 吳緒光)
治標還需治本
杜絕“開會式休息”現象,要拿出實招、硬招做到真減負、不折騰。要整治工作安排“層層加碼”,在部署工作時不得以“傳導壓力”為由層層加碼,增加額外任務量;要整治工作方法“一刀切”,既要給基層下達“過河”任務,也要幫助其解決“船”和“橋”的問題;要整治督查考核“車輪戰”,不得以調研指導為名行督查檢查之實,不能剛安排就下去檢查、剛部署就進行考核,要給基層干部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抓落實。? ? ? ? ? ? ? ? (宜城 孫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