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文

武當山特區駐紫霄村精準扶貧幫扶工作隊團結村“兩委”班子,帶領紫霄村村民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做旅游扶貧文章。如今,紫霄村人均純收入11000余元,較2015年增長48%,全村從事旅游業人數500余人,占總人口的81%。
充分挖掘旅游資源,打好扶貧基礎
紫霄村處于秦巴山脈余脈,轄區面積18平方千米,因“冬寒而不凜,夏暑而不熱”,是理想的避暑圣地,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
武當山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中國著名道教圣地、武當武術發源地,有四大熱門景點,其中紫霄村就萃聚紫霄宮、南巖、金頂等三大熱門景點,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所在地烏鴉嶺是徒步登金頂的起點,常年游人如織。此外,紫霄村物產豐富,植被保持了多樣性,境內有30多種植物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以旅游扶貧為抓手,建設旅游名村
紫霄村以全域旅游的思想為指導,以“山上是花果、民房是民宿、農村是景區”為目標,推動形成東天門高端預約制民宿、財神廟原生態民宿、烏鴉嶺體驗式民宿等發展模式,通過錯位發展,防止鄉土味流失和同質化惡性競爭。截至2020年,紫霄村轄區內共有高端民宿7家、農家樂50余家、特色旅游商鋪30家。
紫霄村大力發展文化旅游體驗項目,充分發掘利用道教醫藥、道家武術、道教膳食等非遺文化、養生文化資源,如成立道教醫藥研究所、設置“道醫問診”旅游項目等。同時利用道茶基地帶動當地群眾就業,以傳統制茶工藝開展清園、采茶作業,包銷茶葉成品,累計帶動就業群眾1000余人,貧困家庭年增收2萬余元。
注重生態文明建設,踐行“兩山”論
紫霄村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以綠色發展作為展現武當山特區形象的發力點和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
落實主體功能區建設,劃定發展空間和生態空間的保護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發展格局。結合武當山優美的山岳風光及獨具特色的皇家園林景觀,完善旅游公路、步行道景觀及游憩配套設施建設。推動交通運輸低碳發展,實行公共交通優先。建立完善的固體廢棄物分類、收集、運轉機制,全力推進農村風貌、垃圾、廁所整治“三大革命”,對溝渠、建筑物死角、臨時建筑物等進行有效清理。
打造高水平旅游扶貧,開拓新境界
武當山特區駐紫霄村精準扶貧幫扶工作隊將扎實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序銜接工作,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人培育力度,推動旅游接待設施的提檔升級,做好地道旅游商品的精品包裝和推廣。
紫霄村以此次抗疫為契機,深入思考景區中長期發展戰略,在堅持主營業務不變的同時,思考以景區為平臺發展多元化業務的可能性及其路徑。在產品和服務方面可進行探索和嘗試,如增加衍生品的開發和線上銷售,打好“武當武術牌”和“武當傳統醫藥牌”,增加康養、療養、體育等設施和活動,做好做強景區小眾高端的養生民宿等。
積極與上游(規劃策劃、項目建設、產品供應方)和下游(旅行社)渠道商建立更廣泛的聯系和合作。在轄區行業內部,促進企業與同行的溝通交流,以整體市場的發展為大局,組成景區間的合作聯盟,設計和推出聯動線路產品,爭取地區旅游產業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系十堰市武當山特區駐紫霄村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