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黎明

枝江市將深化新時代黨建引領加強基層社會治理與“三在”工程融合融通,通過創優組織體系、整合資源力量、完善體制機制,推行“14580(有事我幫您)”模式,協同共建美好小區,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一核引領激活力
將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作為“書記工程”、枝江市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推動重點工作。成立深化新時代黨建引領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專項工作小組,下設7個工作專班,定期研究解決問題。深入開展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落實”活動暨“百日攻堅”行動,市領導領銜14個重點課題,到社區調研30余次,形成調研成果10余篇,指導推動15個小區示范點建設。推動黨支部(黨小組)建在網格(小區)上,全市165個小區的黨支部、業委會、物業服務、黨群服務站建設覆蓋率分別達到100%、100%、100%、55%。
四維發力添動能
抓街道強職能。街道設置“六辦三中心”,市財政每年新增保障7000萬元經費支持街道改革建設,確保街道有權、有人、有錢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
抓社區強協同。按照3000戶左右標準,在原有11個城市社區的基礎上新增4個城市社區。按照300戶左右標準重新劃分網格,按“4崗18級”薪酬體系套改。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力量下沉社區,建立城鄉社區志愿服務團隊230個,社區志愿者75876人,服務總時長達2.5萬小時。
抓小區強服務。統籌社區工作者、黨員、志愿者等10支隊伍,調動各方力量參與小區治理,協同共建四好四美四強“美好小區”,每年評選30個“美好小區”并授牌獎勵,力爭通過3-5年努力,美好小區達到60%以上。
抓樓棟強效能。選優配強樓棟黨小組長、聯戶長,開展“居民積分、星級評價”,以樓棟、街巷為單元劃分908個聯戶網格,推選聯戶長(樓棟長、巷道長)908人、黨員中心戶1299戶,“有事找組織”逐步成為社區居民的廣泛共識。
協同共治聚合力
推進“五方聯動”。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加強與小區(片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社會組織和居民代表之間的“五方聯動”。實行“收集意見、確認議題、聯席會議、制定方案、推進落實、效果評價”等“六步議事法”,實現信息互通、集中研判、分類處置。如在七口堰社區先行先試以來,社區信訪量較去年同期下降55.5%。
推行“一事辦結八步工作法”。通過“聯戶結親、居民呼叫、受理研判、分類辦理、社區協同、街道兜底、反饋告知、監督評價”等“八步工作法”,建立解決居民訴求的閉環工作機制。其中“聯戶結親”主要由小區黨組織成員、下沉黨員干部等“紅管家”隊伍進小區;“居民呼叫”通過街道“有事我幫您”服務熱線、網格(小區)微信群等途徑實現;“受理研判”和“分類辦理”主要由“紅管家”隊伍中網格員、聯戶長等骨干成員完成;“社區協同”和“街道兜底”主要是針對“紅管家”不能解決的問題提級處置;“反饋告知”和“監督評價”主要是解決問題過程中請居民參與、監督,提升群眾滿意度。
實現“三零目標”。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實現“服務零距離、居民零投訴、社區零事故”目標。“服務零距離”就是推行“黨員聯戶、網格服務”,把黨群服務站建在小區;“居民零投訴”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培育壯大社區公益性社會組織;“社區零事故”就是堅持發展“楓橋經驗”,推行“一格一警一律一醫”,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