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彩華
(中山紀念圖書館,廣東 中山 528400)
隨著規模的擴大,圖書館固資數量也較之前有所增多,而購置電腦、圖書等固資的目的,主要是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對固資使用及管理情況加以了解并進行優化,可使固定資產得到科學配置,隨著其使用率的提高,圖書館所獲得社會和經濟效益,通常會更加符合預期。由此可見,從財務視角出發,對固資管理相關內容進行討論很有必要。
公共圖書館固資構成主要為政府投資、社會捐贈,截止到2020年底,國內已有3000余家公共圖書館,每年財政部門撥款總額約為300億,這表明圖書館現已具備成為產業集群的條件[1]。近幾年,各地區紛紛將新建及改造圖書館的工作提上日程,上述工作要想取得理想效果,關鍵是有充足固定資產提供支持,對固資進行科學管理,確保其功效得到應有發揮,其現實意義不言而喻。
圖書館對固資進行購置的資金,多為財政撥款,受免費性影響,少數圖書館存在不對資產使用率加以考慮的情況,致使資產配置較為隨意且盲目。例如,盲目購置專用設備,導致大量設備被限制,資源浪費問題隨之出現。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圖書館存在沿用原有固資管理系統的情況,財務部門對固資變動的掌握相對滯后,極易陷入被動。而沿用原有系統所帶來問題,還包括無法做到科學調撥資產,設備稀缺或被閑置的情況時有發生,固資使用率自然無法提高。
信息時代的到來,無形中拓寬了圖書館所經營業務的范疇,由此可見,對電腦等設備進行購置是大勢所趨。雖然固資數量不斷增多,其重要性也逐漸引起人們重視,但與之相關的財務管理仍處于盲區。通過調查可知,現階段,圖書館普遍存在以讀者服務和咨詢服務為重點,卻忽略了固資管理的情況,受職能分工制約,財務部門往往無法做到參與固資購置環節,從而導致重復購買設備等問題,始終難以得到解決。
固資自購置到處置環節,圖書館均有相應的管理方法,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原有方法所能發揮作用有限,只有做到與時俱進,才能避免不必要問題出現。例如,政府要求圖書館對現有固資做計提折舊處理,一部分圖書館受多方因素影響,未能及時完成相關工作,固資虛增的問題隨之出現[2]。由此可見,當務之急是調整管理體系,確保其與當前社會情況相契合。
另外,不同圖書館負責管理固資的部門,通常也有所區別。有些圖書館有專人負責核對固資賬目及相關設備,這樣做既能夠做到賬實相符,還能夠為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有些圖書館將上述工作交由財務部門負責;還有一部分圖書館選擇將購置固資的工作落實到各個部門,這樣做極易出現賬目混亂和權責不清的問題,無論是數據可靠性,還是固資使用率,均無法得到保證。
財務視域下,圖書館要想高效管理固資,關鍵要有完善的配置方案提供支持,確保采購固資的預算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首先,將管理固資購置流程的工作交由專人負責,這樣做可避免資源不合理分配的問題出現;其次,拉近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的距離,基于實際情況調整購置預算,先由業務部門將有購置需求的設備整理成清單,再由管理部門完成后續工作,做到統一采購;最后,對購置預算進行編制時,有關人員應以圖書館現狀為依據,在對長期購置計劃加以確定的基礎上,盡快完成更新設備的工作,為圖書館發展助力。在此過程中,財務部門的職責主要是監督資金使用情況,基于購置計劃確定采購預算,杜絕資源閑置或是資金被浪費的情況發生。
財務視域下,人員素養給固資管理所帶來影響以十分直觀的方式被展現了出來,由此可見,要想使固資管理取得理想效果,通過定期組織培訓的方式,對人員素養與能力進行提高很有必要。可以說,要想使固資管理得到持續發展,有優質管理人員作為后盾是前提,更是基礎。
在人員培養方面,筆者所在圖書館先后采取了以下策略,所取得效果均極為突出:一是邀請社會專家前往館內,針對固資管理實操環節所存在不足,給出相應的彌補方案,為日后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二是加深相關人員對固資管理的認知,真正做到基于財務理念對內部控制進行全過程管理,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通過輪崗的方式,保證每個人都能夠對支付管理、預算編制所涉及知識具有準確理解,事實證明,此舉對固資分配科學性的提升具有重大意義[3]。三是落實獎懲機制,如果發現管理環節有違規行為存在,通常要以問題嚴重程度為依據,給予責任人相應的處罰。定期考核管理人員,對于能夠準確掌握固資審批、采購與監控要點的人員,酌情給予其精神及物質獎勵,這樣做可使人員積極性得到顯著提升,隨著固資管理相關工作得到落實,圖書館價值自然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財務視域下,要想使固資管理整體質量得到顯著提升,調整管理體系,確保其最大限度接近當前情況,同樣很有必要。在開展相關工作時,管理人員應以圖書館所處發展階段為依據,通過整合財務管理和固資管理所依托體系的方式,確保財務管理在審核方面所具有優勢可得到充分發揮。當然,申請和支付資金所遵循規章制度也是要引起重視的部分,無論是保管還是使用資金,有關人員均應以現行制度為依據。除此之外,還應當對不同部門的職責加以明確,真正做到各司其職,杜絕權責重合的情況出現。以科學使用固定資產為例,要想達成該目標,圖書館應成立負責調撥固定資產的部門,在確定轉移程序的基礎上,通過定期優化的方式,保證其始終符合實際情況。當資產進入使用環節,有關人員應做到全程跟蹤并記錄,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視情況對盤點固資的間隔和次數進行調整,為折舊的及時性提供保證。
通過上文的分析能夠看出,圖書館固資的作用,主要是保證圖書館能夠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另外,在圖書館發展進程中,固定資產同樣發揮著無法被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見,財務視域下,通過更新配置方案和調整管理體系的方式,打造符合會計準則以及圖書館特點的管理機制,對圖書館價值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