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松
(黑河學院圖書館,黑龍江 黑河 164300)
對于圖書館的發展而言,主要目的是令讀者可以獲得更為輕松、高效以及便捷的閱讀體驗。傳統的圖書管理系統多運用條形碼跟磁條相搭配的技術,來對書刊實施管理。此種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易出錯等不良缺陷。隨著,RFID技術的出現,不僅為現如今的圖書館管理人員帶來了智能化服務的機遇,而且還具有更為廣闊的發展以及運用前景,合乎當前以及未來信息化、便捷化、高效化、自動化以及智慧化的發展需要。基于此,本文將對超高頻的RFID技術做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以及探究,結合相應的試點狀況,進行深入研究,探尋智慧化圖書館未來發展的方向以及發展重點和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
1)自助借還圖書。通過運用RFID標簽可以實現遠距離閱讀,同時還可以實現對多個標簽來實施閱讀的行為[1]。并且,在讀者實施自助借還之時,還可以實現一次性的把多本圖書放置于借書臺上,實施相應的借還操作。另外,通過把圖書識別以及圖書防盜方面的功效皆匯聚于RFID的標簽當中,不僅能將圖書借還的標簽同步標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為讀者借還圖書方面的操作給予了一定的便利。
2)圖書定位。對于圖書定位技術來講,可以通過對圖書館試點區的各個書架以及書架的各個層面,實施相應的編號,分配具有唯一性的RFID標簽。在對書籍實施上架之前,應當先運用閱讀器對書架的標簽進行掃描,再對需要放置于該層的圖書實施進一步的掃描。如此一來,就促使書架以及圖書之間具備了一項對應關系。進而,再通過將書架的具體位置以及地圖方面的實際信息,做相應的整理,這樣有助于讀者在查詢圖書的同時,可以精準地獲得此圖書于圖書館之中的詳細位置。由此可見,圖書跟書架之間所具有的關聯性,在一定程度上,對圖書與索引號之間所具有的關系有了一定的削弱,可以依據借閱圖書的數據,來構建一個熱門借閱區。
3)圖書盤點。在此進程之中,管理員可以通過運用智能化的圖書盤點車,或者手持終端裝備等,于書架上實施掃描。在實施掃描的進程里,如發現不應放置于本書架的錯架狀況時,所運用的盤點裝備會自動對其錯誤進行提示,有利于協助圖書管理人員對圖書實施正確的歸架。另外,在對圖書實施盤點工作之后,還應當對圖書館中的藏書狀況做相應的統計以及剖析,對遺失的圖書做相應的標注[2]。由于在對圖書實施實際盤點的運用進程中,發覺手持盤點儀等裝存在不少的弊端。對此,我們可以適當地借鑒目前國際上擁有知識產權的盤點機器人技術,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1)智能書架技術的應用。在圖書定位技術方面,除卻運用盤點車或是手持終端等設備,在圖書上架時把圖書跟書架實施關聯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運用智能化的書架技術,來對圖書實施更為精準以及實時的定位。由于每個智能書架當中,可以擁有多個RFID天線因此,每隔指定的時間,書架之上的RFID天線,都會對書架之中的整體圖書實施相應的掃描,通過掃描能夠更為精準地獲得目前書架中所有圖書的相關信息。如果將智能化的書架技術運用于閱讀區,那么這種智能書架技術,不僅能夠對不在書架之上的圖書做實時的記錄,而且還可以對每一本書的受歡迎程度進行深入的剖析。如果把這種技術運用于整個圖書館之中并實時大規模的應用,那么圖書館將能夠對每一本書籍所位于書架的實際狀況,更加精準地掌握動態定位,也可以對圖書的遺失時間做出精準判斷。
2)讀者自助查詢終端的使用。對于此方面的技術,目前仍處于實驗以及測試的階段之中。主要目的是為每一位讀者配備一個RFID標簽,從而構建與讀者信息之間的關聯。比如,讀者使用閱讀器之前刷一下借書卡等借閱證件,屏幕上就會顯示讀者的基本借閱信息,并且為讀者提供預約、續借等眾多的基本性借閱服務。與傳統的登陸圖書館主頁以及個人的圖書館模塊等方式,要更加具有快捷性以及便利性。比如,在試點圖書館之中引入RFID的智慧型自助預約以及取書系統,讀者只需要運用借書證來感應,就會顯示所需圖書的確切位置,這樣讀者就可以快速找到書籍。預約區中,讀者不僅能夠任意瀏覽書架上各類圖書,還可以運用查詢裝備來實施圖書查詢,以及實施圖書預約辦理。對于智慧化的書架,就能夠獲得讀者所發出的書籍預約信息,通過運用不同色號的指示燈,來顯示以及提示讀者其預約書籍的所在架位。當讀者在書架之上獲取書籍之后,只有預約者本人才可將以把書籍借出,有效地維護了預約者權益。因此,這項技術和功能有必要在今后的建設中,不斷加強學習以及跟進。
3)感知走廊的用途。這項技術主要還是受到某大學圖書館的啟發,對于RFID技術的應用影響。所謂的感知走廊,也就是當讀者經過一個通向圖書館的走廊,或是通道之時,安置與走廊兩側的RFID閱讀器,會對讀者證件上的RFID簽實施讀取,并且會在屏幕以及電子墻等設備上,展示出讀者跟圖書館之間的各類交互訊息,例如:借閱超期提示、所預約到的書籍以及興趣書目的推薦等各類應用。再通過運用數據發掘等技術,為讀者定時發送和推薦圖書館新引進的各類圖書期刊乃至電子資源。進而,在今后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必要著重發展此方面的技術。
4)安全門禁技術的運用。通過剖析當前的圖書館門禁系統來看,具有工作效率低下的特性。基于此,我們可以運用先進技術,來設計更具人性化以及開放式的門禁系統:其一、通過運用射頻信號柵欄覆蓋,來達成無形以及開放形式的門禁。其二、通過識別讀者的借閱行為區分讀者類型,只針對需要離開的讀者來實施防盜方面的檢測。為了進一步減少門禁安全方面的漏讀率,可以對門禁的天線數量以及排列模式做適當的優化,同時還可以對閱讀器發射的功率方面做適當的調整,從而獲得最優質的讀取成效。
1)RFID系統安全隱患。對于圖書館所運用的超高頻RFID技術而言,如果沒有授權,或是各類非法閱讀器對圖書標簽方面沒有識別乃至篡改,將會為圖書館構成一定的隱患以及安全性問題。因此,為了進一步確保智慧化圖書館系統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首先,就應當設計并構建輕量級的安全加密以及算法,有效避免標簽信息等遭受篡改,這樣有利于維護讀者的個人隱私,也減少圖書館所面臨的安全性問題以及安全性風險;之后,再通過運用手機等各類移動終端來作為干擾器,對非法閱讀器加強識別以及干擾,有效地實現反跟蹤的目的以及目標。
2)信息安全隱患。由于RFID標簽很容易被截獲數據或跟蹤,任何人只要有個同頻率的便攜式閱讀器,便很容易截獲數據或跟蹤標簽,窺探者就有可能獲取讀者借閱信息,了解讀者借閱習慣和行為,甚至位置跟蹤。因為圖書館對讀者隱私保護意識還不太強,但隨著國民意識的不斷提高,RFID的安全與隱患性終將成為國內應用RFID圖書館必須面對的問題。
隨著現今運用RFID技術的圖書館成逐步遞增的趨勢,不論是選用高頻的RFID技術,還是運用超高頻的RFID技術,對于運用此類技術的圖書館而言,在運用RFID來建設智慧化的圖書館進程之中,此項技術所具有的優勢已然充分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對此,為了給予讀者更為快捷、便利的閱讀體驗,進一步提升圖書館的工作效率,我們應當對此項技術充分剖析以及掌握,為今后RFID技術的進一步運用跟發展打下良好且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