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文愛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山西 臨汾 041000)
現代高校圖書館是反映大學教學質量、教學生態環境、教學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因素之一。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發揮圖書等各類文獻資源的經濟效益、文化效益、教育效益,發揮人的能動因素,為全面提升大學軟環境建設提供良好條件。
柔性管理,即指以人為核心,以心理規律及行為為切入點,運用非強制性的管理方式,形成內在說服力,以催發人們的自覺性的一種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既是各行各業時代轉型背景下的發展趨勢,也是其客觀要求。圖書館要建設好、發展好,就要做好兩個“人”的工作:圖書館員的發展提高和讀者的優質高效服務。
1)柔性管理彌補了傳統剛性管理的不足之處。剛性管理側重組織力量,用各種規則來約束和指導人們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多采用強制方法手段,實現任務目標。柔性管理建立在人本主義精神基礎之上,注重激發人的內在動力,強調價值觀,重視人力資源建設,重視感情激勵對管理的影響作用和效能。柔性管理和剛性管理的目標一致,實施方法手段的側重點不同。柔性管理偏重于發揮人的內在動力效能,強調自我驅動和自我約束,剛性管理偏重掌控性管理,反對被管理者的質疑行為,否定變化與創新。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相輔相成,靈活運用,能有效提升高校圖書館管理水平。
2)圖書館員一方面必須將關注點轉移到人,要學會換位思考,立足于讀者的角度提供更優質、更人性化的服務。圖書館管理不僅僅是保存文獻資料,不應被動的服務,而應主動出擊,關注讀者的各種訴求,基于讀者的閱讀偏好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讓讀者獲得更優質的服務體驗。另一方面,“以人為本”還體現為對圖書館員個性化訴求的關注與滿足。館員也有合理的情緒訴求,也希望得到足夠的發展空間和有效的晉升機會,圖書館必須認識到館員服務的價值,尊重其勞動成果,滿足其合理訴求。
3)讀者方面:圖書館建設的目的就是滿足閱讀者對知識和信息的需求,對讀者進行柔性化的服務指的就是將讀者的主體和個性化的需求充分考慮進去,在最大程度上根據讀者的需求來為其服務,使讀者得到最大程度的滿意。
1)尊重館員個體需求。館員的能力素質的發揮是實現圖書館良好效能的基本出發點和驅動力。而館員作為人的個體,有自我實現等個體需求。柔性管理滿足了人的自我實現需求和尊重需求,激發了館員的個人主觀能動性,實現了人性的自我激勵與創新,拓展了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內涵與效能。關注館員在工作生活中的需求,尊重館員的合理利益,加強館員作為圖書館主人翁意識建設,滿足館員的生存、社交、生長需求,建設現代高校圖書館管理和諧環境。
2)加大館員培訓激勵力度。隨著新技術新知識新理念的發展,圖書館面臨著日新月異的環境變化,柔性管理可實現彈性的管理制度的修改完善和創新,有效提升圖書館管理效能。結合高校圖書館建設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通過邀請專家進行報告講座、聘請大學和館內專家進行授課、組織人員外出培訓、加強館員小組自學、總結表彰館內優秀館員等多種途徑多種方法,進行館員職業道德教育,內化規章制度要求,學習計算機系統使用,掌握圖書館消防知識,學習文獻目錄編輯等等,提高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通過定人、定崗、定位,館員明確自己職責范圍,重視館員崗位成才,有效提高館員工作能力。
3)革新管理模式。為實現服務高質量、管理高效率,優化圖書館服務系統,加強館員能力素質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積極探索現代高校圖書館管理新思路、新方法,營造團結、和諧、積極進取的圖書館文化,發揮精神激勵作用,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突出科學化管理與藝術化管理有機融合,完善圖書館人才管理系統,搭建人才生存、生活、生長的有效平臺。加強人員培訓力度,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為館員的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為現代高校的建設提供強有力后備人才。
4)挖掘讀者第一內涵。向讀者征求所購書目,開展“讀者需要什么書,圖書館購買什么書”活動。引導館員積極參與到與讀者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圖書館方面及時準確掌握讀者大數據,在工作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改進,提高圖書館綜合服務工作質量。通過加強對館員精神狀態的關注,有助于圖書館員在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環境下進行工作,以較好的精神狀態參與工作,提高館員對讀者潛在需求的辨識和認知,挖掘“讀者第一,服務第一”的真正內涵,有助于高校圖書館持續穩定發展。
1)更新管理觀念,把柔性管理意識融合進日常管理過程中。開展圖書館服務窗口的“服務之星”活動,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一方面要堅持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另一方面要增加變通,關注人的因素,在管理中,深入挖掘“以人為本”的深刻內涵,重視館員的心理情緒的表現,把文明服務、人性化服務真正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強調正面情緒對工作的影響,強調團隊的整體性和創新型,把柔性管理與圖書館管理的實際問題相結合,通過解決問題來體現管理價值和效益。有效引領館員深入理解圖書館工作職能,自覺維護圖書館利益,積極主動投入到圖書館發展藍圖建設中。
2)搭建溝通平臺,將柔性管理理念落實到管理各階段各方向。圖書館作為現代高校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高校建設發揮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搭建良好溝通平臺,有益于高校圖書館效能發揮。溝通平臺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館員與讀者的溝通,通過柔性管理,養成館員對工作負責態度,強化館員服務理念。二是讀者與圖書館相關資源的溝通,建設基于高速網絡的圖書館計算機和移動端的查詢借閱系統。發揮規章制度優勢,精簡讀者借閱流程,完善查找流程,順暢溝通流程。三是管理者與館員的溝通。柔性管理促使管理者遵循以人為本,強調對館員的認知、理解和尊重,通過合理管理方式,達到有效管理效果。
3)加強讀者的參與程度。成立讀書協會,樹立“讀者管理,讀者參與”的理念,讓讀者參與到工作流程中來,建立和完善參與機制,豐富讀者參與的渠道和途徑,切實了解圖書館,在圖書館管理和改革的過程中,充分參與的積極性,更好地表達意愿,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這是“大家的事情”,不是某個人的事。群策群力為圖書館發展獻計獻策,從而推到圖書館的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柔性管理有效融合讀者——館員——圖書館管理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三個要素既可以在要素內部進行柔性管理,體現價值,又可以在要素之間彼此影響融合,通過情感凝聚,有效溝通,激發內在力量,充分挖掘潛力,進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為讀者服務。通過完善激勵機制、讀者座談溝通、加強網絡建設等舉措,釋放讀者和館員內驅力,更好地發揮圖書館的作用,實現圖書館的價值,提高圖書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面向新技術新理念,面向現代高校圖書管理事業的未來更新,面向讀者未來的服務需求。
綜上所述,本文從柔性管理角度出發,分析了柔性管理對現代高校圖書館的作用,闡述了圖書館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的運用,結合先進管理科學理念,指出尊重館員個體需求,幫助館員提高工作素質和能力,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樹人,激發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提高現代高校圖書館管理質量和效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