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召
(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黨管人才原則,是中國特色人才制度優勢的集中體現,是新時期人才工作的基本準則,體現了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為我們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明確了任務和方向。如何貫徹落實好這一原則,把人才培好、管好、用好,是國有企業作為人才培養主力軍的一項重要職責。
黨管人才是要解決好“黨管人才管什么”的問題,不能簡單的從字面來理解,把人才管起來、統起來,甚至束縛起來,而是要把握其要義和根本宗旨。一是要管思想,把方向。思想品德和專業技術素質是人才應具備的兩個方面,而以“德”為先,是我們在人才隊伍建設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要把政治教育和思想的引導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努力提高各類人才對黨的認識,提升黨對人才的政治感召力,增強黨內專家的凝聚力,提高黨外專家的認同感。二是要建機制,搭平臺。要從大局著眼,為人才的成長、成才創造好的體制機制環境,為他們的成長搭建平臺、提供舞臺,激發人才主動性和創造性。要統籌謀劃,協同發力,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多維度為人才松綁、放權、加油、助力,鼓勵人才創新創業創造;要制定適應市場、符合國有企業實際的人才引進、使用、激勵等政策,最大限度的激發人才活力和潛力。三是要抓服務,提質量。黨中央提出,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來抓人才工作,這里一個核心就是要提高服務人才的意識和質量,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努力發掘人才、禮遇人才、成就人才。
黨管人才要解決好“由誰來管”的問題,不能片面的把“黨管人才”理解為只有黨委組織部門來管理人才。黨組織在人才隊伍建設中處于領導和核心位置,組織部門是落實黨管人才原則的主要職能部門,但人才工作卻遠遠不是組織部門一家的工作。培養人才,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協調配合、共同推動。在企業,應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形成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要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建立人才工作責任清單,推動人才工作從“單打獨斗”到“群策群力”的轉變。一方面,組織部門要發揮好組織優勢,著力在人才戰略、人才規劃、重點工程、政策研究、考核督導等方面把大局、定方向,掌握全局;另一方面,要協調處理好各職能部門之間在人才工作上的聯系溝通,充分發揮聯絡人、后勤部的作用,推動各部門相互配合、協調聯動,整合各方面資源,形成人才工作的強大合力,創造人才成長成才的良好氛圍。
黨管人才要解決“怎么管好”的問題。一是黨組織負責人要高度重視,親力親為。人才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有黨委和基層黨組織負有主要責任。實踐表明,“一把手”如果重視,再難的工作也不難。因此,黨委主要領導在推動工作發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人才是立企之基、強企之本,各級領導特別是“一把手”必須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把此項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真抓實干,人才工作就一定能取得實效。二是要抓住重點。要深刻剖析企業人才隊伍的結構,以發展的眼光,了解企業人才的需求,圍繞培養領軍型人才、復合型人才、年青人才及高技能人才等重點,制定符合實際要求的人才戰略和人才培養引進計劃,做到有的放矢、精準實策。三是堅持人才工作創新。加大資金投入、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是引進培養人才必須堅持的方式方法,但進入新時代,人才工作能否保持活力,關鍵還在于工作機制的創新。一方面,要善于借勢,加強與外部人才平臺、人才資源優勢地區的合作,運用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借用外腦,柔性引智;另一方面,要堅持機制和制度創新,解放思想、放開手腳,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以才引才、以才薦才、以才育才,吸引更多人才到企創新創業,最大限度的激發人才的創新智慧和創造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