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娥
(茂名市中醫院 心電圖室, 廣東 茂名525000)
按照疾病類型的不同, 可將室性早搏分為器質性及非器質性, 其中非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患者心律失常發生率較低,此類患者暫無需進行藥物治療, 但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患者發生心律失常的風險較高, 必須盡早接受治療[1]。 如何診斷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及非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是患者接受早期治療的關鍵, 臨床上對于此類患者多為進行心電圖檢查, 運動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均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但運動心電圖相對而言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診斷方式, 具有方便及時、 無創等優點, 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較高[2]。 給予此, 本研究選擇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患者及非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患者各50 例, 探討運動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的診斷效果, 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50 例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患者及50 例非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照組中, 男性42 例, 女性8 例; 年齡45 ~74歲, 平均年齡 (60.67 ± 3.11) 歲。 研究組中, 男性41 例, 女性9 例; 年齡42 ~75 歲, 平均年齡 (60.77 ± 3.45) 歲。 兩組患者的性別、 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接受運動心電圖 (生產廠家: 美國Marquette公司) 檢查, 使用MAX-1 活動平板試驗Beuce 改良方法, 選擇統一的標準動作。 動態心電圖使用Biomedical Systems 動態心電圖系統進行檢查, 記錄兩組患者24 h 內心電圖改變狀況,同時評估患者的活動情況及睡眠狀況。
①Lown 分級[3]。 根據Lown 分級標準評估患者室性早搏嚴重程度: Ⅰ級: 室性早搏頻率<30 次/h; Ⅱ級: 室性早搏頻率≥30 次/h; Ⅲ級: 多源性室性早搏; Ⅳ-A 級: 成對室性早搏; Ⅳ-B 級: 短陣型室性心動過速; Ⅴ級: Ron-T 早發性室性早搏。 ②分型[4]。 A 型: 均勻散在分布的室性早搏; B 型: 發生時間為7: 00 至22: 00 的單發室性早搏, 且占比>90%; C型: 發生時間為22: 00 至次日7: 00 的單發室性早搏; D 型:無規律性室性早搏呈成對室性早搏、 短陣型室性心動過速; E型: 患者運動后室性早搏明顯減少; F 型: 患者運動后成對室性早搏、 多源性室性早搏發生率明顯增加。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計數資料以n (%) 表示, 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Lown Ⅰ級、 Ⅱ級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 Ⅲ級、Ⅳ-A 級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Lown 分級結果比較 [n (%)]
研究組的A 型、 D 型、 F 型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 B 型、 C型、 E 型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 (P <0.05); 研究組的缺血性ST段改變發生率為42.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0.0% (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動態心電圖結果比較 [n (%)]
器質性心臟病并發室性早搏早期心臟功能較為穩定, 處于穩定且規律的一個發展階段, 于此階段中, 室性早搏在24 h 內(完整一天) 呈無周期、 均勻性, 另一方面說明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與神經因素、 精神因素無顯著關聯[5]。 研究[6-7]表明, 非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肌組織處于急性受損階段, 患者極易出現短陣型室性心動過速, 室性早搏的發生與患者自身的精神因素、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及心內結構發育異常等密切相關。 因此, 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需及時診斷, 可借助心電圖檢測, 由于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早期無明顯生理周期性, 大部分非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好發于晝夜, 對于此類疾病, 可選擇運動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進行監測, 從而判斷患者的疾病類型, 記錄患者心房撲動發生率, 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診斷依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的Lown Ⅰ級、 Ⅱ級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 Ⅲ級、 Ⅳ-A 級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研究組的A 型、 D 型、 F 型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 B 型、 C 型、 E 型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 意 義 (P <0.05); 研 究 組 的 缺 血 性ST 段 改 變 發 生 率 為42.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上述結果表明, 存在心臟疾病的患者接受運動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檢查, 能夠有效地進行Lown 分級并對疾病類型進行分型, 從而為后續的臨床治療提供診斷依據。
綜上所述, 運動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檢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干預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房撲動, 診斷效果切確, 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