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崔潔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腫瘤內科六病區, 河南 洛陽471003)
肺癌屬于臨床常見惡性腫瘤, 發病率較高, 若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 隨著病情惡化為晚期肺癌, 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 目前, 臨床多采用一線化療 (紫杉醇、 多西紫杉醇、 吉西他濱等聯合鉑類藥物) 治療晚期肺癌患者, 以延長其生存周期[2]。 如何有效評估一線化療的治療效果對預測患者預后臨床意義重大。 研究[3]表明, 晚期肺癌患者經一線化療后,其血清腫瘤標志物, 如癌胚抗原 (CEA)、 糖類抗原125(CA125)、 糖類抗原199 (CA199)、 神經烯醇化酶 (NSE) 等存在明顯變化。 基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討晚期肺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與一線化療效果的相關性, 以期為臨床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70 例, 均進行一線化療 (紫杉醇、 多西紫杉醇、 吉西他濱等聯合鉑類藥物)。 將一線化療后預后不良的28例患者納入不良組, 將一線化療后預后良好的42 例患者納入良好組。 不良組男19 例, 女9 例; 年齡54 ~79 歲, 平均年齡(66.73 ± 5.26) 歲; 非小細胞肺癌22 例, 小細胞肺癌6 例。 良好組男27 例, 女15 例; 年齡53 ~79 歲, 平均年齡 (66.27 ±5.31) 歲; 非小細胞肺癌34 例, 小細胞肺癌8 例。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預后評估參考 《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4]對晚期肺癌患者進行預后效果評估。 預后不良: 治療開始以來所記錄的病灶最小長徑之和較目標病灶最小長徑之和增加≥20%,或出現一個或多個新病灶和 (或) 存在非目標病灶進展。
1.2.2 血清腫瘤標志物測定兩組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其肘靜脈血4 mL, 離心后應用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 (武漢盛世達醫 療 設 備 有 限 公 司, 型 號: CL-1000i) 測 定 血 清CEA、CA125、 CA199、 NSE 水平。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 s 表示, 采用t 檢驗; 將晚期肺癌患者一線化療后預后情況作為因變量, 血清CEA、 CA125、 CA199、 NSE 水平作為自變量, 采用Logistic 二元回歸分析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對一線化療效果的影響。P <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不良組血清CEA、 CA125、 CA199、NSE 水平均高于良好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 ± s)

表1 兩組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 ± s)
組別 n CEA (ng/mL) CA125 (U/mL) CA199 (U/mL) NSE (ng/mL)不良組 28 54.38±11.42 92.49±11.38 7.45±2.62 28.04±11.63良好組 42 38.49±8.63 76.38±10.77 5.24±1.71 20.77±9.68 t 6.624 5.994 4.276 2.839 P 0.000 0.000 0.000 0.006
2.2 Logistic 回歸分析將晚期肺癌患者一線化療后預后情況作為因變量, 血清CEA、 CA125、 CA199、 NSE 水平作為自變量。二元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 血清CEA、 CA125、 CA199、 NSE的方程依次為Y1=-7.401 +0.152X1、 Y2=-11.010 +0.125X2、Y3=-3.275 +0.450X3、 Y4=-2.092 +0.068X4, 表明血清CEA、CA125、 CA199、 NSE 水平可有效反映晚期肺癌患者一線化療預后情況 (OR>1,P <0.05)。 見表2。

表2 晚期肺癌患者一線化療效果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臨床為延長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時間及改善其生活質量, 多給予其一線化療方案治療, 可有效殺死機體內腫瘤細胞, 然而一線化療對機體正常的組織細胞也存在殺滅作用。 因此, 有效評估一線化療療效至關重要。
血清CEA 是一種具有人類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 存在于內胚層細胞分化形成的腫瘤細胞內, 晚期肺癌患者其水平呈異常高表達情況, 臨床上常用于檢測肺癌病情進展及療效評估[5]。 CA125 最常見于上皮性卵巢腫瘤患者血清中, 但并非卵巢癌的特異標志物, 其在肺腺癌患者血清中也呈現異常表達情況, 可用于臨床評估肺癌患者化療效果[6]。 CA199 是細胞膜上的糖脂質, 是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標志物, 在血清中以唾液黏蛋白形式存在, 其水平異常升高見于多種惡性腫瘤中, 對臨床上評估化療后肺癌患者預后具有一定價值[7]。 NSE 是神經元及神經內分泌細胞所特有的一種酸性蛋白酶, 約有70%的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NSE 水平呈異常升高趨勢[8], 臨床上常用于小細胞肺癌與肺腺癌、 肺鱗癌等非小細胞肺癌的鑒別診斷中, 且患者化療后NSE 水平會逐漸降至正常; 復發時NSE 水平也逐漸升高, 可用于評估化療療效及小細胞肺癌復發, 對患者預后評估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9]。 本研究結果顯示, 不良組血清CEA、 CA125、 CA199、 NSE 水 平 均 高 于 良 好 組, 且 二 元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 血清CEA、 CA125、 CA199、 NSE 的方程依次為Y1=-7.401 +0.152X1、 Y2=-11.010 +0.125X2、 Y3=-3.275 +0.450X3、 Y4=-2.092 +0.068X4, 表 明 血 清CEA、CA125、 CA199、 NSE 水平可有效反映晚期肺癌患者一線化療預后情況, 即血清CEA、 CA125、 CA199、 NSE 水平越高, 患者一線化療效果越差。
綜上所述, 血清CEA、 CA125、 CA199、 NSE 水平與晚期肺癌患者的一線化療效果存在相關性, 即晚期肺癌患者的血清CEA、 CA125、 CA199、 NSE 水平越高, 一線化療效果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