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安全威脅情報行業發展報告(2021年)》發布。該報告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北京微步在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研究支持。
報告主要圍繞網絡安全威脅情報基本概念、國外威脅情報發展情況、我國威脅情報產業調研分析、威脅情報服務能力評價框架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及建議等方面展開,旨在為更好發揮威脅情報價值、促進威脅情報落地應用、推動威脅情報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報告發現,2014年起,威脅情報逐漸成為網絡安全的熱點領域之一,2018年更是出現爆發性增長。各國政府、企業對威脅情報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各類產業主體積極圍繞威脅情報技術及商業模式開展探索,同時大力推動威脅情報標準化和共享機制的建立。
研究表明,威脅情報于2015年前后正式進入我國市場,隨著網絡信息安全理念逐步從“被動安全”轉向“主動安全”,威脅情報價值愈發凸顯,市場需求持續擴大,據估計2021年我國威脅情報市場規模約在10.69億元左右。
報告指出,為更好發揮威脅情報賦能作用,應進一步夯實威脅情報對網絡安全發展的基礎支撐作用,促進威脅情報開發利用以覆蓋多元化情報需求,加快標準化建設以實現更大范圍情報共享,以更加廣泛的威脅情報視野驅動各類網絡安全技術、服務、產業協同,實現推進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此外,報告在產業深度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威脅情報服務能力評價框架,為更加科學全面評價地評價供應商能力提供參考。該框架面向威脅情報供應商能力成熟度和市場發展潛力兩方面目標,圍繞情報數據、業務流程、產品服務、企業競爭力等四個基本維度,開展對威脅情報服務能力的評價。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7日
(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2021年,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CNCERT)與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共同建立了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監測平臺、App舉報受理平臺。近期,CNCERT會同網安協會對前期專項治理和平臺監測發現的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進行了總結梳理,對問題特點和趨勢進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關于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情況的監測分析報告。報告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總體狀況。從9個方面進行態勢分析和問題闡述,包括依法治理、強制收集、超范圍收集、知情同意、隱私政策、明示告知、SDK收集、賬號注銷、社會監督等。
二是工作建議。從鼓勵示范應用、持續專項治理、關鍵環節把關、強化標準規范、完善投訴舉報、加大宣傳教育、推進行業自律等方面提出思路建議。
此次向社會公開發布該報告,旨在及時反映當前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整體情況,為行業企業和全社會了解當前App個人信息安全形勢提供參考。同時,對廣大App運營者以及應用商店、智能終端等平臺積極落實主體責任、提升個人信息保護水平起到參考監督作用,對社會公眾提高個人信息安全意識起到宣傳促進作用。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9日
(來源:中國網信網)
最近,“開設賭場犯罪”引發關注。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新型開設賭場犯罪呈高發態勢。從辦案數據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國(境)外犯罪(涉外犯罪、涉港澳犯罪)13329人,其中開設賭場罪1376人,占比10.32%,僅次于偷越國(邊)境罪,居第二位。此類犯罪花樣多、手法新、隱蔽性強,不法分子借助互聯網從事黑灰產業,打著棋牌游戲的名義開設賭場犯罪,攫取巨額經濟利益,甚至危及經濟安全。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介紹,開設賭場犯罪相較其他犯罪,涉國(境)外因素多。不法分子往往以各種名義,依托周邊國家和地區賭場對我國公民進行招賭、吸賭,組織中國公民出境賭博,出境參加賭博的人員中有的投注數額巨大,造成巨額資金外流。
從有關案件情況看,新型開設賭場犯罪具有較強欺騙性和隱蔽性。犯罪鏈條長、涉案人員多,犯罪集團化傾向明顯。此前查獲的賭博網站,有的注冊會員多達數十萬人,有的甚至涉及全國各省級地區。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日
(來源:經濟日報)
為深入推進網絡生態綜合治理,推動更多網站平臺接受社會公眾監督,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近日組織第八批共450家網站平臺向社會統一公布舉報受理方式。至此,自2014年組織開展相關工作以來,目前向社會統一公布舉報受理方式的網站平臺已達到3500余家。
此次公布舉報受理方式的網站平臺包含新聞資訊、社交、直播、音視頻、瀏覽器、電商購物、在線教育等多個類別。其中,西瓜視頻、懶人暢聽等音視頻類,vivo手機瀏覽器、火狐瀏覽器等瀏覽器類,新東方在線、中公教育等在線教育類,懂車帝、優信二手車等汽車服務類網站平臺在公布名單之列。舉報受理方式包括在網站平臺首頁顯著位置公布舉報電話、電子郵箱等舉報渠道和入口。
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有關負責人指出,網站平臺向社會統一公布舉報受理方式,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推動網站平臺履行主體責任,規范開展網絡舉報工作,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的重要舉措。網站平臺應通過此次公布舉報受理方式,進一步暢通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渠道,及時受理處置和反饋網民舉報投訴,切實維護好網民合法權益,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日
(來源:中國網信網)
12月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人約談豆瓣網主要負責人、總編輯,針對近期豆瓣網及其賬號屢次出現法律、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情節嚴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責令其立即整改,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即對豆瓣網運營主體北京豆網科技有限公司依法予以共計1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2021年1月至11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豆瓣網實施20次處置處罰,多次予以頂格50萬元罰款,共累計罰款900萬元。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人強調,網站平臺應當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健全信息發布審核、公共信息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其用戶發布信息的管理,不得為違法違規信息提供傳播平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將堅持依法管網治網,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執法,壓實網站平臺依法辦網的主體責任,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網絡空間天朗氣清。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2日
(來源:中國網信網)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人約談新浪微博主要負責人、總編輯,針對近期新浪微博及其賬號屢次出現法律、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情節嚴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責令其立即整改,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新浪微博運營主體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依法予以共計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2021年1月至11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新浪微博實施44次處置處罰,多次予以頂格50萬元罰款,共累計罰款1430萬元。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人強調,網站平臺應當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健全信息發布審核、公共信息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其用戶發布信息的管理,不得為違法違規信息提供傳播平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將堅持依法管網治網,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執法,壓實網站平臺依法辦網的主體責任,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網絡空間天朗氣清。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4日
(來源:中國網信網)
10月21日至12月5日,北京冬奧會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杯等系列測試賽在北京、張家口地區成功舉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信息通信行業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動力,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有關要求,根據第24屆冬奧會工作領導小組網絡安全保障機制統一部署,高效協同、快速反應,圓滿完成此次網絡安全保障任務。
為營造測試賽期間安全穩定的網絡環境,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堅持按照統一領導、集中指揮、屬地為主的原則,組織北京市、河北省通信管理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衛通等行業單位1萬余人全力協同做好值班值守和應急處置等保障工作;深入開展基礎通信網絡關鍵節點和重要設施,特別是北京、河北地區網絡設施的安全風險排查和漏洞隱患整改,確保風險隱患清零;依托行業網絡安全技術平臺,做好相關重要業務系統網站、域名和IP地址的域名劫持、網頁篡改和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監測和防護,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強化網絡安全威脅治理,持續開展網絡安全漏洞、移動惡意程序、惡意IP地址、僵尸網絡等網絡安全威脅監測與處置,累計屏蔽惡意程序發送端IP地址9000余個、組織修復漏洞隱患200余個,處置網絡安全事件300余個。
測試賽期間,全國網絡基礎設施、域名系統和重點網站運行安全穩定,整體網絡安全態勢平穩,未發生重大網絡安全突發事件。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7日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印發《關于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對網信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實施意見》強調,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網信法治政府建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深入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建設,把法治政府建設擺在網信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全面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的國家網信部門,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實施意見》圍繞7個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務:一是推動更好發揮行政管理服務重要作用;二是加快推進網絡治理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三是提升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四是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五是推動增強全民網絡法治觀念;六是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七是促進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
《實施意見》要求,強化組織保障,扎實做好組織實施,強化督促檢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推動網信干部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7日
(來源:中國網信網)
今年以來,國家網信辦針對一些粉絲量大、關注度高的網站平臺“頭部賬號”法紀意識淡薄,濫用網上影響力,傳播錯誤導向內容,污染網絡生態等突出問題,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各地網信辦,要求網站平臺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對違法違規“頭部賬號”依法予以懲處,并于10月開展“清朗·互聯網用戶賬號運營亂象專項整治行動”,針對網絡名人賬號虛假粉絲、“轉世”賬號等突出問題,持續加大整治力度。今年以來,有關網站平臺對2萬余個“頭部賬號”予以關閉、暫停更新。
依法關閉、暫停更新的“頭部賬號”中,有的侮辱英雄烈士,傷害民族感情,如“羅昌平”“YvonnAlmond”等;有的肆意造謠傳謠,干擾網絡傳播秩序,如“George-瓜瓜”“孟婆在修行”等;有的傳播軟色情信息,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如“奇葩影錄”“高清私密大片”等;有的惡意低俗營銷,污染社會風氣,如“云南達摩”“風小逸”等;有的存在偷逃稅款等違法行為,如網絡主播“雪梨Cherie”“林珊珊_Sunny”等。這些“頭部賬號”違法違規言行產生不良負面影響,引發廣大網民強烈憤慨譴責。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網絡大V、個人大號等“頭部賬號”不僅是個人社交工具,還具有媒體屬性和社會動員功能,更應帶頭遵守法律法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網上理性負責發聲;應積極傳播優秀網絡文化,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積極健康的網絡風氣;應用好自身影響力,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為青少年樹立正面典范。國家網信辦將持續深入開展違法違規“頭部賬號”整治工作,聚焦廣大網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壓實網站平臺主體責任,指導網站平臺依法依規對問題嚴重、影響惡劣的“頭部賬號”予以嚴肅處置,引導“頭部賬號”積極發揮正面作用,與社會各方共同努力,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5日
(來源:中國網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