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近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我國“十四五”時期信息化發展作出部署安排。《規劃》強調防范化解風險,確保更為安全發展,這凸顯了網絡安全保護對營造開放、健康、安全數字生態的重大意義。面對數字產業的快速發展,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加快網絡安全關鍵技術研發、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成為我們的主要任務之一。
第一,要強化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形成多方共建的網絡安全防線。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政府、企業、高校、群眾多方共同參與,共同筑牢我國網絡安全的根基。
第二,要開發網絡安全技術及相關產品,提升自主防御能力。網絡安全不同于傳統安全,面對黑客的攻擊與威脅,網絡安全核心技術在滿足安全性的同時,也要滿足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這不僅要求我們推進科技創新,還要求我們掌握關鍵技術,通過開發更多安全可信的產品服務,筑起網絡安全的屏障,提升我國網絡安全的防御能力。
第三,要完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規范數據資源采集、管理和使用。2021是我國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領域的立法“大年”,我國相繼出臺了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戰略規劃,維護網絡安全的法律體系日益完善,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不斷增強。
第四,要強化新技術應用安全風險動態評估,確保新技術始終朝著有利于社會的方向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對我國戰略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但也給復雜的網絡環境帶來了不可預知的安全風險,這就要求我們著力提升面對網絡空間重大風險挑戰的防范能力,采取主動防御措施,以構建安全的網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