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村 黃靜
摘 要:我國高中實施學分制已有相當一段時間,并且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高中學分制的施行擁有了良好基礎。然而國內目前針對高中生補考制度的研究卻有所不足,缺乏較為完善的學分認定補考制度的建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和深入推進。因此課題以甘肅省市屬高中為對象,以高中學分制的實施為前提,以補考制度的構建為切入口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市屬高中 學分認定 補考制度研究
學分制的施行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潛力開發,但對考試不合格的后進生,還需分析補考成因,并以此構建較完善的補考制度,探究有效的賦分方法,作為此部分學生的學分認定憑據,以切實激發其更強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有效推進后進生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全面發展。
1 市屬高中學分制下學生學習困難成因分析
1.1 學習環境影響較大
高中階段中等或學優生具有較強的自信心、自尊心,而學困生卻較為缺乏,且大多較為消極,也更容易受到同為學困生的同學、其他學優生、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的誤導。
1.2 教師對學困生的心理疏導不足
來自環境的心理壓力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學科教師等對學困生學習、生活、心理的關注程度與幫助水平較低,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淡薄、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和信任感缺乏等問題,都會影響學困生的負面情緒滋長,影響學習狀態和動力。
1.3 教師教學方法的科學和理性欠缺
學困生與其他學生不同,在心理素質、學習基礎、學習方法、能力水平方面都具有一定差異,教師若使用統一的教學方法,或教授與學困生能力水平不適應的內容,都會增強學生的畏難情緒。
2 市屬高中學分認定補考制度研究
2.1 基于學分制構建市屬高中補考制度
合理科學的學分制補考體系可以把多元化的課程體系納入到統一的評價系統內,使學生不僅開始重視非高考科目中學科類課程內容,而且開始重視體育、藝術、社會實踐、社會活動等課程內容。還能體現一些在素質教育中有重要意義的新課程形式的價值地位,讓后進生對任意學科的補考引起足夠重視,認真對待。并且通過研究建立完善的補考制度,能夠對學校學分制下的賦分方法給出明確指導方案。因此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能力傾向等,設置不同的課程配比方案,例如根據造成學生補考的不同原因,如考試缺勤、成績不合格、平時缺課等,和具體學科、課程的補考重點來設計靈活的課程配比。并成立相應的補考監督委員會,分別由學校管理層、教務主任、學科教師、學生社團負責人、班干部等組成,對學生的補考準備、補考進度、補考結果進行監督和提醒,并讓處于不同發展水平階段的學生可以確定自己的課程結構和進度。應保證補考前的信息的公正性、真實性。補考通過后對后根據學生的不同補考因素制定不同時期的階段性考察制度、將補考結果與學分認定掛鉤,尤其是一些主干課程,例如綜合實踐活動、語言與文化課程等應當加大其補考結果對學生畢業條件的影響權重。
2.2 確定高中新課程背景下學分賦分方法
對于學生學分的認定工作嚴格按照素質教育和制度要求執行,不能落入形式主義。要堅持學分不夠不予畢業的原則。應按照全省統一的標準、要求、程序,要建立包括學生、家長、社會三方在內的監督機制,做到公正、公平、公開。更要客觀、真實地依據高中不同年級、班級、科目后進生補考的原始實證作為重要參考,做到真實、有效的認定標準制定。整體上,學生按照學校要求結束正常的修習、考核后,授課教師應當提交關于學生修課期間的有關課時、過程、成績、實踐成果等綜合信息并作出綜合評價和學分認定建議,以作為學科的學分認定小組評估依據之一。而后學科學分認定小組則同樣通過審核后向學校學分認定委員會提交學分認定意見進行最終審批和確認。而后進入學分公示環節,按照課程、模塊等進行公示,讓學生知曉自己學分獲得情況,并通過書面方式及時告知不能獲得學分的學生結果和原因,提醒學生及時準備補考。
2.3 利用補考制度激發學困生自主學習
補考制度的構建,能有效地為市屬高中學生學習增加動力。通過補考制度構建和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多角度信息搜集與評價,能更好得讓學校與教師從多角度關注學生尤其是后進生,進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首先,應當在每學期開始前提前公開關于考試、補考制度,讓學生認識到補考條件、補考后果和深遠影響,提前對學困生的一些日常影響學分的行為進行約束和引導。其次,要結合學分認定,對學生必修課、選修課,文化課、綜合實踐課、網絡課程等不同課程劃分不同的學分比重和不同難度水平的補考條件及要求。驅動學困生根據自身的能力水平、時間精力、興趣愛好來更好地安排學習,充分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讓其獲得更好的個性化發展。這也就要求補考制度應當滲透到包括常規的科學、人文與社會、技術、語言與文學等課程,社區或社會綜合實踐課程,以及其他如微課教學、網絡學習等課程中去。應當圍繞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進行滲透和落實,才能從整體上讓學生對于補考、學分獲得引起足夠重視。此外,還應堅持差異化來酌情調整。比如缺乏主動性,能力較弱的學生補考,與惡意逃課、缺課而導致期末不及格學生的補考要求與學分賦分比值應當有所區別。
3 結語
總之,建立針對市屬高中學困生的補考制度應當與學分認定乃至學生畢業所掛鉤,并且要重視組建和發揮補考監督委員會、學分認定委員會的作用,通過外部督促和自主驅動的雙方影響來糾正學困生的錯誤觀念,促使其保持良好、積極的學習狀態,有助于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與個性特長的發展。
課程名稱:“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市屬高中學分認定補考制度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476”。
參考文獻:
[1] 李正杰.取消補考制,實行淘汰制[J].學術交流,1986(06):101-102.
[2] 王合鋒.大學生考試補考原因及應對措施[J].吉林農業,2014(21):92-93.
蘭州市第六十三中學 (甘肅省蘭州市 73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