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楚榕
2020年伊始的新冠疫情,讓無數人的生活都蒙上一層灰塵。而中年人在社會中又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在他們的字典里沒有容易二字。當中年、失業、欠債又碰上疫情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時會發生什么?湖北十堰的兩名中年人在后疫情時代開啟了創業謀生之路。
疫情前失業,兩個中年大叔決定人生首次創業
開放式廚房,整潔的桌臺,干凈的地面,店里一位中年男子系著圍裙,戴著手套,手里時不時翻滾下油鍋里的雞腿,熟練的動作讓人很難想象,幾個月前這個男人還在一家企業做產品開發工作。
男子名叫袁勇,湖北十堰人,今年45歲。年前辭職了,想著過完年再從長計議。哪知天有不測風云,剛辭職沒多久,就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袁勇本以為最多個把月就過去了,沒想到直到3月份才逐漸解封,各行各業陸續復工復產。
“我這個歲數,上有老下有小,幾個月沒收入,心里急得很!”整整4個月沒有收入只有支出的袁勇開始著急了。剛剛解封,市場普遍不景氣,加之招聘市場上對年過40的中年人也很不友好,在本地打工這條路袁勇基本是斷了念想,去外地又面臨著各種不確定因素。
正在袁勇一籌莫展的時候, 3月初,袁勇的老同學老王(王彬)打電話問起解禁后的打算,言外之意也是想看看能不能一起找點出路什么的。老王跟袁勇的經歷相似,之前在一家企業從事金融顧問工作,也是年前辭職了。兩個人一致認為目前打份工對于當下的情況不是個好的選擇。遂決定一起開個店為未來幾年打個基礎。
袁勇和老王都喜歡美食,袁勇愛吃炸雞,而老王雖不是專業廚師,但廚藝過人。經過兩個人幾輪分析,決定投資炸雞項目。因為兩人覺得炸雞店投資小,不需要請廚師,質量易把控,適合外賣,年輕人愛吃。
在正式決定前,袁勇和老王紛紛買來原料,在家實驗,發現家人對他們做的炸雞都贊不絕口,這更加堅定了兩人創業的決心。
創業艱難,不斷改進炸雞配方
說干就干,袁勇和老王商量后決定把店址選在人口相對集中的五堰街辦何家溝里面,方圓三公里可以覆蓋東岳路社區、車城路、山西路、朝陽路、人民路、五堰、六堰等人口密集地。炸雞店既可以堂食面向周邊居民,又可以外賣。
由于炸雞店鋪最開始是車庫,后來被開發商改成了商鋪門面,于是袁勇索性決定店名就叫“車庫炸雞”。
“我們裝修原則以省錢為主,能自己干的絕不找人,能自己動手的絕不購買,網購便宜的絕不實體。”袁勇介紹,他們用小區裝修廢舊木地板做了兩個花壇放門口,用快遞包裝木架做了兩個花架,10元錢收了一個桌子放烤箱,最后成功把硬裝修成本控制在了理想的范圍內,足足比整包裝修節省了一半。
4月份開始裝修,6月15日炸雞店正式營業。“當天正好是我生日,這個炸雞店就是我最好的生日禮物。”老王告訴記者,他們在采購之初定下一個標準,一切原材料都以麥當勞和肯德基為參照標準。在他們花了近2000元的原材料費,炸了第23鍋的時候,終于定型了車庫炸雞的基準味。
雖然開業了,但并不是一帆風順。外賣騎手們為了多掙錢,經常都是一趟送好幾單,最后送的肯定有延誤,但只要沒有超出平臺規定,就不會受到處罰。有個客戶距離他們300米,騎手花了30分鐘送到,把客戶氣壞了。袁勇也沒辦法,只能通過其他方式安慰。更有一次騎手不愿意等待,要求取消訂單,最后袁勇自己開車去送,還好客戶都能理解,沒有為難他們。
“有客人反映味道有些咸,經過兩輪的對比試驗,我們發現是存放的問題,及時整改。為了給騎手節約時間,我們改進打包流程,提前將所有配料,醬料都預先放進包裝袋里,以防高峰期的遺忘。”袁勇說,這些都還是小問題,最難的還是八九月份,有幾天他們一整天沒有一單生意,兩個人坐在店里愁眉苦臉,但還是相互打氣,鼓勵對方。
客人的認可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有一天,一位客人預訂了第二天下午送30份炸雞,這讓老王和袁勇高興壞了。但為了保證炸雞送到時的口感,他們必須在30分鐘用店里的兩個電爐制作完畢。可以說這是開業后迎來的第一次流程考驗,前期做哪些準備工作,先炸什么后炸什么,什么時候打包,幾點出發送餐,這些都要考慮清楚。還好最后他倆出色完成了考驗,獲得客戶一致好評,周六時客戶還親自來店里堂食了。
袁勇介紹,有一天,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店里進來了一個小朋友,五六歲的樣子,點名要吃炸雞。過了一會兒他爸爸進來,說是聽旁邊阿姨說這家店炸雞好吃,非要找來嘗嘗。小朋友很懂事,也很聰明,自己用老爸的手機點,炸好后,一手舉著傘一手拿著炸雞翅走了。十幾分鐘后,袁勇到店外透透氣,看看雨,不遠處一個小朋友打著傘,慢慢悠悠地走過來,依稀覺得穿著有點像剛才的小朋友,等走到跟前,果然是他。袁勇主動問道:小朋友,怎么又來了,是不是什么東西拉下了?結果小朋友說:雞翅太好吃了,剛才沒吃飽,再來買兩對。說著從兜里掏出了21元錢給遞給袁勇。“哈哈,原來如此。”袁勇心里特別開心。
“這個炸雞店是我們熱愛的事業,我們付出了很多心血,所以,當顧客品嘗了我們的炸雞,并認可我們的味道,這便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也是支撐我們堅持下去最大的動力。”袁勇說。
開店不易,但他們相信會越來越好
炸雞店開了幾個月后,雖說味道很好,但生意似乎并不如意。“有一次我老婆問我,一直沒盈利,炸雞店能開下去嗎?我就問,我做的炸雞好不好吃,老婆說好吃,我說那就行,只要你覺得我們的炸雞味道好,那就沒問題。”袁勇告訴記者,自己是個資深吃貨,尤其愛吃炸雞,如今自己開炸雞店,不僅要對得起自己,更要對得起所有的客人。
“我和老王不是專業廚師,有時候也會產生自我懷疑,尤其是在生意不好的時候,懷疑自己的炸雞味道。但經常會遇到回頭客,每當聽到客人夸獎我們的炸雞味道好時,心里就樂開了花。”袁勇表示,開店半年了,人生第一次創業,雖然炸雞店是個小生意,但卻要用心經營。
老王算了一筆賬,目前,店里就老王和袁勇兩人,沒有聘請員工。店里每月營業額基本能保證正常的運營,但如果把自己和袁勇的工資算上,那就會虧錢,因此,總的來說,炸雞店目前還未盈利。“但我們有信心,未來,我希望我們的炸雞能成為十堰第二好吃的炸雞。”為何是第二好吃呢?老王解釋:“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好吃的那個味道,我們希望當有客人想吃炸雞時,除了他最愛的那個外,能第一時間想到我們的炸雞。”老王希望,將來,炸雞店能成為品牌,成為大家心中記憶的味道。
摘編自秦楚網2021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