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小玲
摘 要:孩子的天性是玩,專注力有限,幼兒園的集體教學任務往往會面臨一定的困難。如果能夠結合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合理創設情境,讓孩子在玩中學,就可以幫助孩子盡快適應教學環境,盡早適應集體教學模式,幫助孩子盡快融入學習狀態,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幼兒園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幼兒 集體 教學 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說過:“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1]這揭示了認識的一個重要規律,如果能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將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認識。情境教學法就是依據這一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一些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場景,來幫助幼兒理解教材內容,提高個人認知的一種教學方法,其核心在于激發幼兒的情感。
1 情境教學的意義
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其認知事物的能力尚處于初級階段。別說理解抽象的概念,即使是某些具體的事物,孩子們也不能夠完全分清。因此,在幼兒教育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合理創設情境,有效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為道具,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迅速接受新鮮事物,理解陌生概念。
首先,合理采用情境教學,符合幼兒的天性和心理特點。幼兒的天性是玩,學習的耐心和專注力有限,這個特點決定了他們更容易接受形象化的知識,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在幼兒最專注的時段里以最形象的方式幫助幼兒盡快理解知識。例如創設合理的動畫情境,把文字的東西轉化為視頻、圖畫或者音頻等形式,可以幫助幼兒通過形象的畫面迅速獲取知識。
其次,合理采用情境教學,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幼兒對世界的認識有限,所以他們的腦袋里裝的就是十萬個為什么,而且只對自己看到的事物產生好奇,因此合理創設情境,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他們自己去不斷地追問、發現,自覺主動地去學習[2]。
2 情境教學的現狀
隨著教育形式的多樣化發展,情境教學在課堂上得到了更廣泛地運用。情境教學的出現,改變了以前的滿堂灌和一言堂形式,隨之產生的,是很多老師并沒有認真去研究情境教學究竟應該如何創設情境,以致于從一個誤區陷入到了另一個誤區。比如,有的老師把利用多媒體當做創設情境的唯一手段,導致幼兒對此產生疲憊情緒,反而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有的教師覺得每節課都應該創設教學情境,不然就不算一節完整的課,最后搞得自己非常疲累,逐漸磨滅了對教學的熱情。還有教師覺得每節課的形式都應該多樣一些,以致于最后雖然課堂上各種教學手段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但實際上最后幼兒并沒有什么收獲。這其實都算是一種誤解。
3 集體教學情境的創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教師要注意通過環境影響、情感感染幼兒。”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善于通過創設教育情境來幫助幼兒學習并培養良好習慣。玩是孩子的天性,作為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來組織集體教學,在教學活動中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創設豐富適宜有效的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在組織情境教學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情境教學應該充滿趣味
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積極開動腦筋,與時俱進,多關注和了解幼兒的興趣所在,盡量給幼兒創設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使他們能夠快樂學習。比如幼兒數學里的《里外認識》一課,如果單純地告訴幼兒這就是里,那就是外,孩子們可能并不感興趣。這時,可以先帶孩子們看看《西游記》中的一個片段,悟空用金箍棒給師父師弟們畫了一個圈,告訴他們只能在圈里,不得走出圈外。然后再帶著孩子們玩游戲,畫一個大圈,小羊在圈里,老狼在圈外,被老狼抓住的小羊就要到圈外替換老狼。通過視頻和游戲的形式,創設一個有趣的氛圍,使幼兒能夠在游戲中牢牢記住“里”和“外”這兩個概念[3]。
2、情景教學可拓展幼兒思維
在快樂學習的同時,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的教學目標,學會創設問題性情境,開拓幼兒思維。也就是說,在情境設立之初就先給幼兒提出一個明確的教學任務,慢慢培養孩子有目的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善用提問的形式引導的幼兒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如:繪本故事《三只小豬蓋房子》,師:豬老大為什么哭呀?幼:豬老大蓋的房子倒了所以他哭了?師:房子怎么會倒了呢?幼:因為他用草蓋的房子,草不牢固,風一吹就倒了。比如聽《小紅帽》的故事時,可以在聽故事前給幼兒強調:“老師下面要講一個小故事,小朋友們要認真找一找狼外婆是怎么被識破的。”之類的問題,引導幼兒在聽故事的同時,認真思考尋找答案。
3、情境教學應貼近幼兒生活
情境教學不能脫離孩子的生活實際,因此教師要善于從身邊尋找合適的情境,盡量創設符合孩子認知的生活化情景,體現孩子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孩子在貼近自己生活的情境中學習,可以讓他們有一點的滿足感。比如:數學活動《停車場》,根據車子的大小選擇相應的停車位。
4、情境教學應體現可操作性
無論什么內容和形式的情境教學,如果不具備可操作性,不能被更多的推廣和運用,其實也沒有什么價值。只有全體動起來,才能真正培養出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幼兒,完成為基礎教育學段打基礎的教學目標。
4 結束語
總之,幼兒的心理特點要求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必須區別于其他學段,只有創設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為幼兒提供感知生活,接觸生活的條件,才能達到有效促進幼兒智力開發、健康成長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玉.幼兒集體活動中的情境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4):110-111
[2] 楊揚.情為引,境隨行——幼兒園教學活動情境創設研究[J].讀寫算,2018,(2):58.
[3] 余佳瑋.小班集體教學活動中情境創設的原則與方法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28):166-166.
上海市浦東新區鵬飛幼兒園 (上海市 2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