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2021 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國資委將堅持“兩利四率”指標體系,推動央企凈利潤、利潤總額增速高于國民經濟增速,營業收入利潤率、研發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同時保持資產負債率的穩健可控
——2月23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
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5年的1.42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預計2.4萬億元左右,其中基礎研究經費比2015年增長近一倍,2020年預計超過1500億元。2020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計會超過60%,實現預期目標。
——2月26日,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
在就業方面,堅持把穩就業、保就業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平均5.6%,低于預期調控目標。
——2月26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
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以后,“三農”工作重心將歷史性地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今年乃至整個“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最重要的任務。
——2月21日,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我國將提升流通網絡布局、流通基礎設施、流通主體競爭力、流通發展方式、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內外貿一體化程度,建立現代流通體系。
——2月24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
除了1936萬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特困供養以外,現在全國所有的縣(市、區)農村低保標準全部超過了國家扶貧標準,納入兜底保障范圍的貧困人口,穩定實現了吃穿“兩不愁”。
——2月23日,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
數字
9796.42億元
再融資新規落地以來,上市公司定增預案的總量和融資規模都有了顯著提升。數據顯示,自去年2 月25日至今,A 股上市公司已實施的定增預案420 項,累計募集9796.42 億元,完成項目數和募資額分別增長86.7%和65%。業內人士指出,2021 年,考慮政策支持和企業的融資需求,定增規模仍有望保持高水平。
280億元
2020年醫保目錄將于3月1日正式執行,基本實現治療領域全覆蓋。連續3 年的醫保目錄調整,已新增248種藥品,納入了糖尿病、高血壓的門診用藥,兒童用藥、精神疾病用藥等準入數量逐漸遞增。粗略測算,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預計2021年可累計為患者減負約280億元。
59.92%
截至2021年2月28日, 科創板全部232 家上市公司通過業績快報等形式披露了2020年度主要財務數據。科創板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穩中有升,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了雙增長。2020年,科創板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3314.67億元,同比增長15.56% ;共計實現凈利潤461.66億元,同比增長59.92%。
5%
日前,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在《中國圓桌》2021年兩會專場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中的要緊事主題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如果保持GDP增長速度達到5%以上,“十四五”期間就一定能夠跨過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邁進高收入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