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敏

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于1958年伴隨著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的建設而誕生。
60多年來,在我國電氣化鐵路從無到有、從低噸位到重載、從常速到高速的歷史突破中,中鐵電氣化局積極轉變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創新發展方式,不斷探索實踐,取得了一個個豐碩成果,成為中國電氣化鐵路的開拓者和引領者。
規模效益更大,發展質量更高
探索“4+1”項目管理模式。“4”是指管控層(集團公司)、主責層(子分公司)、執行層(項目部)、操作層(作業隊);“1”是指項目施工生產資源配置平臺 (技術、勞務、物資、設備等資源服務)。
探索項目群管理模式。由集團特點形成的“區域項目經理部+ 城市總承包項目部+ 線路項目部”的區域項目群管理模式,以項目管理為載體,牽住項目盈利這一“牛鼻子”,目的從管理最大化邁向經營最大化,實現效益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同時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探索區域經營實驗室模式。在市場布局上,向熱點區域進軍,針對京津冀、雄安新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六大國家戰略發展區域加快部署,搶占市場先機。
探索“EPC+投融資+ 運維”經營模式。從單一的建筑施工向全產業鏈進軍,打造投建營一體化新格局,既做投資商,又做建造商,還作運營商。這種源于電氣化人的智慧,在集通項目生根開花結果,再次開創鐵路市場經營新模式。同時,采用BOT、ABO、PPP等模式拓寬市場,在地鐵和城市區域建設等領域攻城掠地。
市場領域實現大拓展。在城鐵領域,集團所屬工程公司全部進入城鐵市場,累計參與軌道交通建設的城市達41個;參與并中標7 個國內城市軌道交通B包PPP項目。在海外領域,集團在中東、中亞、南亞、東南亞和中東歐五大區域市場進一步鞏固。在新興領域,集團搶占先機,先后在5G、充電樁、光伏發電、綜合管廊、JR等市場實現新突破。
市場開發實現大突破。集團在重大項目保持優勢,首次中標了時速350公里“四電”全專業項目(廣湛、滬蘇湖),實現重大突破。在投資拉動優勢明顯,集團中標南京“龍袍新城”等投融資項目,實現新簽合同額266.2億元,投資撬動比平均達到1∶15。
產業鏈條實現大延伸。集團全面進入地鐵運營市場,同時在建造模式上,向綠色建造進軍,加大鋼結構、NPC發展,著力攻堅BIM技術、智能建造核心技術,構建工業化、產業化、機械化科技型綠色建筑產業鏈。
中鐵電氣化局在建成開通的京張、寶蘭、京沈、昌贛、鄭萬、魯南、蒙華、商合杭等一批國家重點工程上摘金奪銀,其中有4個項目榮獲魯班獎,有6個項目嶄獲詹天佑獎,有21個項目奪得國家級優質工程獎。
創新能力更強,產業結構更優
改革創新實現大作為。推進企業治理體制機制建設,戰略性重組,三級公司建設,“三項制度”改革,機構改革等。集團公司去“總部機關化”改革順利完成。電氣化公司吸收合并順達公司;智能交通公司與電信中心重組成立智慧交通分公司;合并西安、西北指揮部,新設東南指揮部和25 個區域經營部。推進“瘦身健體”,壓減法人企業10家。
資本運作實現大保障。以PPP為主要模式的投融資項目有力拉動了設計研發、工業制造、物貿物流、房地產、運營維管等上中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培育了通信信號集成團隊和地鐵運營管理團隊。高鐵電氣在新三板掛牌,為科創板上市奠定了基礎;控股上海富欣智控,補強了信號產品短板。
協同發展實現大聯動。“四電”專業繼續保持行業領軍地位;初步具備了長大干線的設計能力;擁有了自主的信號產品;“一鏈六地”工業格局基本形成。投融資、設計、施工、工業制造、運營維管深度融合,價值鏈向上下游延伸。以設計為引領、施工為主體、工業為支撐、運管為反哺,其它板塊為基礎的一體化良性發展格局進一步鞏固。鐵路維管里程超過2.2萬運營公里,工業、設計板塊鍛長板、強弱項、補短板成效斐然。協同發展實現大聯動。“四電”專業繼續保持行業領軍地位;初步具備了長大干線的設計能力;擁有了自主的信號產品;“一鏈六地”工業格局基本形成。投融資、設計、施工、工業制造、運營維管深度融合,價值鏈向上下游延伸。以設計為引領、施工為主體、工業為支撐、運管為反哺,其它板塊為基礎的一體化良性發展格局進一步鞏固。鐵路維管里程超過2.2萬運營公里,工業、設計板塊鍛長板、強弱項、補短板成效斐然。
科技創新實現大跨越。集團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鐵路“四電”領域持續領跑,“貫通式同相供電裝置”“簡統化接觸網懸掛系統”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行業空白,“智能化預配”“機械化安裝”“無人化值守”等一批施工技術和裝備創新成果得到廣泛應用,凸顯了行業“領頭羊”作用。
黨團活動更實,電化品牌更亮
黨建引領實現大提升。黨支部“ 達標晉級”、黨員教育管理“9+ N”“十佳品牌黨員”評選、基層單位黨政“一肩挑”試點工作有力有效。對黨組織書記、黨委委員、黨務干部、發展對象進行了集中培訓。積極開展“攻堡壘、打硬仗、保開通、展形象”“抗疫情、保增長”等主題實踐活動,打造了堅強戰斗堡壘,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黨建質量進階管理獲得中央企業黨建政研會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群團活動實現大開展。開展了“青馬工程”“一支部一品牌”“六比兩爭”等活動。44個集體、84名員工榮獲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巨曉林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榮譽稱號,被中宣部授予“最美奮斗者”稱號。集團公司隆重舉辦建局60周年慶典;榮獲“改革開放40年中國企業文化優秀單位”“新中國70年企業建設典范案例”等榮譽稱號。
和諧企業實現大融合。民主管理、維權服務、員工關愛、幸福之家建設等工作扎實有力。截至2020年末,繳納企業年金3.16億元,投入“三工建設”資金2.16億元,發放“送溫暖”資金957萬元,落實“三不讓”專項資金664萬元,職工群眾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進一步增強。
電氣化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深化改革創新為動力,在向“成為享譽全球的軌道交通系統集成企業集團”持續邁進的新征程上,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著力打造提質增效“升級版”,用高質量發展譜寫新時代更加壯麗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