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齊
(廣西壯族自治區三一〇核地質大隊,廣西桂林541213)
危巖區地貌屬溶蝕峰叢洼地谷地地貌,山峰峰頂標高880.50m,坡腳標高約629.00m,山體中上部坡度較陡,坡面為坎坡或陡崖,坡度一般61°~79°,山體下部坡腳坡度較緩,坡面為緩斜坡,坡度一般15°~23°。
本文針對環江縣明倫鎮中心小學東側山體中上部發育的2處危巖體(WY1、WY2)的形態特征、巖體結構和變形特征進行研究,危巖體受巖性、結構面、微地貌控制,其基本特征分述如下:
WY1 危巖體:分布高程840.0~849.0m,呈不規則狀,高約9.0m,寬約7.0m,厚約3.0m,總體積約189.0m3。失穩方式為傾倒式,主崩方向260°,落差約208.5m。
WY2 危巖體:分布高程782.5~794.5m,呈不規則狀,高約12.0m,寬約8.0,厚約2.5m,總體積約240.0m3。失穩方式為傾倒式,主崩方向275°,落差約151.0m。
環江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21.1℃,多年年均降水量1550.0mm。危巖區出露地層有第四系殘積粘土(Q4el),下伏基巖為石炭系中統黃龍組(C2h)灰巖。其中粘土主要分布于山體下部斜坡,褐黃色,硬塑狀,土質較細膩均一,厚度0.50~3.00m?;規r為淺灰色,中厚層狀,隱晶質結構,主要礦物成份為方解石,力學強度較高,堅硬,構造裂隙、節理裂隙較發育,巖體較破碎,完整性較差,巖層產狀187°∠20°。
危巖區地下水類型為純碳酸鹽巖裂隙溶洞水,賦存于溶洞、裂隙及溶隙之中,水量豐富,屬HCO3-Ca或HCO3-Ca·Mg型低礦化度淡水,該層地下水低于危巖所處標高,對危巖區危巖體的穩定性無影響,但大氣降水對危巖的影響大。危巖區范圍內歷史上地震活動強度不高,頻度也較低,歷史上無破壞性地震記錄。危巖區未見活動性斷裂構造通過。
結合危巖所處的環境、影響因素及變形機制,將危巖穩定性計算劃分為兩種工況:天然工況(工況Ⅰ),考慮自重;暴雨工況(工況Ⅲ),考慮自重+裂隙水壓力。危巖穩定性狀態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規范》(DB50/143-2018)劃分,見表1。

表1 危巖穩定性狀態劃分表
WY1、WY2危巖體失穩模式為傾倒式。傾倒式危 巖發生于被裂隙貫通后與母巖分離的危巖體中,暴雨是其主要誘發因素,其穩定性由后緣巖體抗拉強度控制,按下式計算:

式中:F——危巖穩定系數;
H——后緣裂隙上端到未貫通段的垂直距離,m;
W——危巖體自重,kN/m;
flk——危巖體抗拉強度標準值,kPa,根據巖石抗拉強度標準值乘以0.4的折減系數確定,設計取960kPa;
h——后緣裂隙深度,m;
hw——后緣裂隙充水高度,m,暴雨時取0.3~0.5h(根據裂隙發育情況而定);
V——裂隙水壓力,kN/m,V=0.5γwhw2;
β——后緣裂隙傾角,(°);
a——危巖體重心到傾覆點的水平距離,m;
b——后緣裂隙未貫通段下端到傾覆點之間的水平距離,m;
h0——危巖體重心到傾覆點的垂直距離,m。
根據以上公式計算結果見表2。

表2 危巖體穩定性計算結果
環江縣明倫鎮中心小學山體危巖體位于后山陡崖、陡坡上,巖性為巖性硬脆的灰巖,受當地氣候溫暖潮濕,雨量較充沛,植被根系發達,根劈作用強,溶蝕風化、剝蝕等作用影響,加上構造作用加劇影響。陡崖、陡坡凸出的巖體,裂隙發育,且被切割成塊體,裂隙受上述影響,不斷發展,變寬、變深,直至貫穿,后緣脫離,前緣被擠碎變形,最終失穩,發生巖體崩塌。根據以上公式計算結果,WY1、WY2 在天然狀態下處于基本穩定狀態,在暴雨狀態下處于欠穩定狀態。如危巖體長期處在振動、風化、強降雨、地表水沖刷掏蝕及植物根劈等不利因素作用下極可能發生崩塌,且崩塌具突然性和不可預測性,對其采用合理可行的治理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
在危巖體的野外調查的基礎上,綜合地質因素、危巖體特點及施工條件具體情況,以及安全、可行、經濟及治理效果方面等因素進行分析,提出危巖的綜合治理方案為:對WY1、WY2危巖體采用靜態爆破清除,同時在坡腳斜坡上布設被動防護網。
靜態爆破工程:主要施工工序為:設置安全欄護措施→搭設施工平臺→布設錨桿鋼絲繩網臨時防護→危巖體鉆孔→安裝爆破藥物(靜態爆破劑)→爆破→清理小塊危巖體→爆破工序→爆破完成→場地破碎巖塊集中運出→驗收→拆施工平臺、清理場地、退場。
被動防護網設計:被動防護網布設在坡腳相對較為平緩的斜坡上,被動防護網類型采用F-RIX-200型柔性網,根據危巖崩塌特征,預測危巖經崩塌、平拋及解體后沿主崩方向兩側25°~40°扇形區堆積,確定設置總長度780m,防護網網高為4.0m。防護網型號為R16/3/300,柱距為10.0m,上拉錨桿以鋼柱為中心每2m一根,側拉錨桿布置在兩端。
(1)綜合野外調查及穩定性分析表明,WY1、WY2危巖體在天然狀態下均處于基本穩定狀態,在暴雨狀態下均處于欠穩定狀態,失穩方式均為傾倒式,需采取防治措施。
(2)根據現場調查和理論計算分析,WY1、WY2危巖體治理措施采用靜態爆破清除,同時在坡腳空地上布設被動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