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鳴洲
紹興市柯橋區畜牧獸醫所,浙江紹興 312030
2019年年末,浙江省政府下發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浙政辦發[2019]52號),對各市生豬產業發展進行了任務分解,按照文件要求,紹興市政府下達了各區(縣、市)生豬生產保供目標任務-到2021年,全區生豬出欄量需達到14萬頭,豬肉自給率達到43%?,F就我區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2013年以來,根據省委、省政府“畜牧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決策和紹興市“重構紹興產業、重建紹興水城”的總體部署,我區按照“農牧結合、因地制宜、循環利用、控量減污”的原則,對存欄500頭以下的生豬規模場全部實施了清養關停,對保留的10家豬場進行了生態化治理;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又先后對2家萬頭豬場和1家千頭豬場實施了清養關停,現保留規模豬場7家,其中萬頭豬場2家、千頭豬場5家。
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區現有生豬存欄4.8萬頭,其中7家規模豬場存欄4.5萬頭,散戶存欄0.3萬頭,生豬出欄9萬頭。按照現有存欄,我區豬肉自給率為25%左右。
為圓滿完成省、市政府下達給我區的生豬生產任務,到2021年底,我區應計劃擴建萬頭豬場1家,新建萬頭豬場1家、千頭豬場1~2家,力爭生豬存欄達到8.8萬頭、出欄達到14萬頭。
2013年,紹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了《紹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紹縣政辦發 [2013 ]98號),規定自發文之日起,我區不得新建擴建養殖場。為完成市政府下達的生豬生產目標任務,應立即暫停執行此規定,并根據省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要求,重新調整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允許養殖業主在禁養區外新建擴建符合環評要求、達到省級美麗生態牧場標準的規模養殖場。
浙江科強生態養殖有限公司是我區的萬頭豬場之一,現有土地12.07 hm2、欄舍面積46 000 m2,生豬存欄2.2萬頭。該萬頭豬場計劃進行擴建,將新征用養殖用地約7.66 hm2,改擴建欄舍45 500 m2(育肥舍為30 000 m2、保育舍4 000 m2、母豬舍為9 000 m2和污水處理設施2 500 m2),購置保溫降溫系統、自動喂料系統、自動清糞系統、污水治理系統、除臭系統、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等國內外現代化養殖設施,興建道路、綠化等輔助建筑設施。將豬場建成綠色、環保、智慧型的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打造全國領先的現代化生豬生態養殖示范點,生豬存欄增加到約5萬頭、年出欄增加到約8萬頭。
該工程將分二期實施,一期至2020年底完成,生豬存欄增加到約3萬頭;二期至2021年底完成,生豬存欄增加到約8萬頭。
根據我區畜禽養殖禁養區、“環境保護紅線區”、基本農田保護區之外的、適宜規模豬場建設的土地現狀,初步規劃了新建規模豬場的選址,漓渚鎮與平水鎮的非畜禽禁養區為規模豬場的一類可建區,濱海工業區、湖塘街道型塘區塊、安昌街道部分村、齊賢街道部分村為新建規模豬場的二類可建區??稍谝活惪山▍^新建1家存欄1萬頭以上的規模豬場,在一類可建區和二類可建區新建1~2家存欄1千頭以上的規模豬場。新建豬場必須配套建成污水治理系統、除臭系統、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等現代化養殖設施,確保污水零外排。
各級各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立和秉持生態生產、綜合調控的理念,充分認識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重要性、緊迫性,提高站位,落實措施,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市場供應。據統計,受“豬周期”和非洲豬瘟疫情的疊加影響,今年我區各規模豬場存欄普遍減少,按照目前生豬存欄4.8萬頭和我區常住人口97.9萬、年人均豬肉消費31 kg計算,豬肉自給率約為25%,與胡春華副總理省級豬肉自給率要達到70%的要求和紹興市政府下達的2021年底豬肉自給率達到43%的生豬生產保供給任務差距明顯。預計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區豬肉供應將進一步趨緊,豬肉價格也將進一步上漲,物價指數也將隨之上漲,生豬生產和豬肉市場供應形勢嚴峻。
區農業農村局要按高水平、高質量、規模化、生態化的要求謀劃、布局畜牧業,制定生豬產業發展規劃,確立生豬生產目標。各級各部門要深化“三服務”,引導、幫助規模豬場增強生產信心,以環境承載力、已核定的限養量為紅線及時增養補欄、增加養殖量;引導、幫助規模豬場提升養殖水平,優先將生豬銷往我區,提高我區豬肉供應量。相關部門對規模豬場改建、新建養殖欄舍,在環評、用地、土建等方面給予優先審批,助推其恢復生產。
區發改、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建立健全本區豬肉供應監測預警工作方案,加大與全國生豬產銷權威數據信息的銜接,掌握我區豬肉生產、消費、供應動態信息和全國、全省、全市生豬調運、豬肉流通信息,為豬肉點對點調運收集第一手資料。要加快建立豬肉儲備制度,盡早與1~2個與我區距離較近的生豬主產縣(市、區)建立政府對政府的生豬供應關系,領養認購一定數量生豬作為我區的儲備豬,隨時供應我區。積極組織區內生豬返銷企業(戶)改調豬為調肉,定期不定期開展豬肉點對點、企業對企業的調運,特別要注重中秋、國慶、春節等重點時段豬肉的調運,增加市場豬肉供應量。區商務局要組織做好冷凍豬肉的儲備工作,完善冷鏈物流系統,提高保鮮能力,為應對生豬生產下降、流通受阻、供應不足、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等突發情況夯實基礎。
區農業農村局要依照《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關于開展生豬產業全鏈條嚴管“百場引領、千場提升”行動的通知》,組織各規模豬場、生豬定點屠宰企業認真做好出入管控、飼料衛生、基礎設施改建、封閉式飼養管理等工作,督促各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嚴格執行非洲豬瘟自檢制度,力爭到今年年底實現規模豬場改造提升全覆蓋,全面提升養殖生產、屠宰加工等生豬產業鏈的生物安全水平。
各鎮(街道)要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做好轄區內規模豬場、生豬定點屠宰場、生豬散養戶的非洲豬瘟隱患排查、分區防控、調運監管、禁用泔水、宣傳引導等工作,筑牢屏障、守住陣地,持續做好疫病防控工作,確保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區零發生。
區農業農村局和各鎮(街道)要加強非洲豬瘟防控技術、生態生產技術的引進,不斷完善養殖、運輸、屠宰等各環節疫病綜合防控技術。針對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生產模式,總結推廣適合本轄區實際的生豬生物安全防護、清洗消毒等實用技術。組織畜牧獸醫技術人員下鎮入村訪場,形式多樣地幫助養殖場戶解決生產和防疫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加大生豬良種推廣力度,切實提高能繁母豬繁殖率和仔豬成活率,提高豬場生產水平。加強實用技術培訓,特別加大規模豬場的疫病防控培訓力度,切實提高防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