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紅英
(作者系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在習近平總書記7000多字的“七一”重要講話中,“堅持”一詞出現了31次,這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堅定信念和執著精神。堅持,意味著不動搖、始終如一。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做到堅持,是因為他們始終胸懷救國救民的崇高理想,背負開天辟地的歷史重托,高擎馬克思主義真理的火炬,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
從嘉興紅船到八一槍聲,從井岡山號角到長征壯歌,從抗日烽煙到建國大業,從改革春風到小康藍圖,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不彰顯著中國共產黨“堅持”之偉力。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鴉片戰爭后,中國山河破碎、戰亂頻仍,人民流離失所。當此危難之際,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從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啟航,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的歷史使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而這一切偉大成就的取得正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完善黨的領導,自覺貫徹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根本要求。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的那一天起,就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建黨的根本宗旨。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我們黨的全部奮斗就是要實現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之所以能一路攻堅克難、書寫輝煌,靠的就是黨和人民始終在一起。靠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奮斗,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
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伴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不斷推進,中華民族逐漸走向繁榮復興。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在實踐中不斷推動自身的豐富和發展,至今仍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仍是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思想體系和話語體系。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在新的征程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偉大實踐,也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一直追求和傳承的理念。”他還強調:“中國共產黨將繼續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這是中國共產黨的莊嚴承諾,明確宣示了中國共產黨“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的天下情懷,昭示著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主張。在新的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將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邁出更堅實有力的步伐。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這32個字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偉大建黨精神的提煉和概括。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追求,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思想火炬。堅持真理,堅持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堅守理想,堅守的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牢牢把馬克思主義真理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牢牢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中國共產黨奮斗的主題,詮釋了中國共產黨致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崇高使命擔當。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使命在肩、永不止步,帶領中國人民歷經千難萬險,始終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堅定前行。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標注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風范。從建黨開始,中國共產黨就在犧牲和奉獻中一路走來。“為有犧牲多壯志”,成千上萬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中拋頭顱、灑熱血,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中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品格,體現了偉大建黨精神黨性和人民性高度一致、高度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這一綿延厚重、內涵豐富的精神譜系,積淀著崇高神圣的初心使命,積蓄著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正是不斷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創造了偉大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在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繼承和發揚偉大建黨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偉大夢想精神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血脈,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基因,成為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屹立不倒、克服險阻而堅毅前行的精神支撐。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話表現的就是中國人民最初的夢想。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國人民又把夢想的目光投向了建設美好的社會。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從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飽含深情地講:“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不斷為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內涵,實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的現代化,使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精神得到了重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紅船精神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大慶精神再到改革開放時期的航天精神,無不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用奮斗實現夢想的精神狀態。
盡管我們具備過去難以想象的良好發展條件,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步伐,但是偉大夢想的實現不會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風順,還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斗來實現。新時代的共產黨人要承擔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使命,在前人奮斗的基礎上,志存高遠、埋頭苦干,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反復強調“堅持”,堅定了我們永葆初心的意志和決心,增強了我們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讓我們更有信心向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