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元
質量興則黨校興,質量強則黨校強。《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明確規定,必須堅持質量立校的辦學原則。2012年7月,在全國黨校校長會議上,習近平同志首次提出堅持質量立校,要求把高標準辦學作為黨校各項工作的重要抓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又多次強調堅持質量立校,要求黨校高質量教育培訓干部、高水平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辦學質量是黨校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所在,要加快推進質量立校,強化改革創新,確保黨校辦學治校綜合水平不斷提升。
黨校堅持質量立校,是新時代黨校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彰顯黨校作用和提升黨校影響力的客觀需要。黨校走好質量立校之路,要在突出教學科研工作質量、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創新質量提升機制三個維度上下功夫。
教學科研工作質量是質量立校的核心。教學是黨校的中心工作。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入鉆研教學規律,深入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蘊含的內在邏輯,發掘一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現場教學點,選好用好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生動鮮活案例。積極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推行研究式教學,綜合運用講授式和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互動式教學方法,探索運用訪談教學、論壇教學,不斷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使學員學有所獲、學有所得。以科研為基礎,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研究,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分專題分領域進行理論攻關、教學研究。堅持“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實現教學、科研與決策咨詢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人才隊伍建設是質量立校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指出:“黨校不是一般學校,黨校教育培訓對象不是一般學生,這樣的不一般對黨校師資的要求也不一般,黨校師資隊伍建設力度也應該不一般。”換句話說,黨校需要造就一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在學科領域有影響的知名專家。按照“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原則,在政治上要有更高標準,在黨性鍛煉上要有更嚴要求,全面增強教學、科研、決策咨詢、管理服務能力,努力鍛造求真務實、敢于擔當的優良作風。建立符合黨校發展特點的教師管理體系,健全能上能下、動態調整的教研人員考核激勵機制,營造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人才制度環境。
質量提升機制是質量立校的支撐。辦學質量是辦學機構通過不斷優化自身條件以完善教育產品及服務各方面屬性,從而使特定群體的需要得到滿足的程度。近年來,黨校評估工作已有一定成效。全面推進辦學質量評估,要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健全評估工作制度機制,實行分級評估。建立以黨校自我評估為基礎,上級、同級、學員和社會多元評價結合,適應黨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評估機制。建立評估信息公告制度,評估政策、評估文件、評估方案、評估標準以及黨校自評報告、專家現場考察報告、評估結論等均在適當范圍公開,廣泛接受黨委政府、學員和社會各界的監督。通過科學規范的質量評估,促進和保障辦學治校水平的提高。
忠實踐行質量立校的辦學原則,深化教學科研改革,加強科學管理,發揮黨校的獨特辦學優勢,是提高黨校辦學質量的基本要求。
一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黨校姓黨是黨校最鮮明的特色、最根本的原則、最獨特的優勢,是黨校工作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和質量立校的基本前提、方向保證。黨校工作作為黨的建設中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作,必須適應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要求,堅持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服務。這既是黨校工作的基本經驗,也是黨校工作所要遵循的基本規律。黨校工作的高質量發展,必須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覺,充分發揮好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校工作的作用,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校工作要主動圍繞中心工作制訂教學規劃、確定教學任務、設置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促使廣大學員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謀劃發展的正確思路、促進發展的政策措施、領導發展的實際能力。
二是提高教學科研質量。在優化教學布局方面,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心,以掌握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為重點夯實學員的理論基礎,以把握時代特征和國際經濟政治形勢為重點拓展學員的世界眼光,以強化大局意識和應對復雜局面為重點培養學員的戰略思維,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觀念和改進作風為重點加強學員的黨性修養。要加大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的力度,加大關于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的課程比重。探索改進研討式、互動式、案例式、情景式等教學形式,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法,強化教學組織,根據教學內容、培訓需求、培訓對象的不同,不斷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圍繞學員最想學的知識、最想知道的情況、最想解決的問題,完善課程設計,形成內容豐富、特色鮮明、質量較高的課程體系,使學員經過黨校培訓后能夠達到學有所獲、解渴管用,切實增強實效性。通過黨校培訓,努力提高領導干部的“四個本領”,即把理論轉化為實踐的本領、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本領、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的本領和善于開創新局面的本領。
三是提高人才隊伍建設質量。圍繞建設一流人才隊伍的目標,實施人才興校戰略和“名師工程”,建立專兼職師資庫,著力完善黨校人才隊伍學習進修、掛職鍛煉等培養機制,營造有利于黨校人才隊伍積極探索、創新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同時,不斷完善黨校人才隊伍建設的管理體制、人才激勵機制及績效分配辦法等,激發人才隊伍的活力和提升工作質量的內在動力。建立健全具有黨校特色的師資準入和退出機制、師資考核評價體系、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辦法。
四是優化質量評估評價體系和保障機制。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針對評估評價體系不夠完善、程序不夠規范、質量評估運用和作用發揮不夠等問題,需要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科學設定質量提升目標,從理念、制度和操作等層面優化黨校工作質量評估評價體系和保障機制,提高黨校工作評估評價的科學化、精準化水平,促進黨校辦學治校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