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新媒體不斷革新與發展,電子競技一躍成了一項新興產業,并且為電子經濟領域注入了新鮮血液。新媒體的發展給播音主持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隨著人們對電子競技的認知水平逐漸提高,電競類節目在新媒體上也逐漸得到了大家的重視和認可,如何培養電競類節目主持人成了當下關注和討論的話題。文章對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從主持人自身素質、即興表達能力和學科建設等方面,探索電競類節目主持人培養模式。
關鍵詞:新媒體視域;電競類節目;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23-0212-03
一、新媒體視域下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現狀
伴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電競類節目的需求急劇增長,走上了類型化產業化之路。在不同類型的電競節目中,電競類節目主持人不僅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還通過個性化語言,表達節目主旨和節目內涵,大眾對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1]。隨之而來對電競類節目主持的人才需求也越發凸顯,并且逐漸成為大眾關注和分析的對象。
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資源匱乏,培養模式僵化,培訓內容系統性不足的問題隨之暴露而來。與此同時,播音主持培養目標同質化嚴重,雖然出現了像康輝、董卿這樣的優秀主持人,但是他們專注于傳統媒體行業,而傳統媒體人才過于飽和,與當前新媒體的發展趨勢相違背[2]。
另外,盡管傳統媒體中有像游戲風云頻道《閑話板磚》和游戲競技頻道《小主駕到》這樣的電競類節目,但節目主持人的角色作用卻沒有很好地發揮和表現出來。而大部分院校并沒有對播音主持專業進行特殊需求的訓練,也沒有在原有的基礎上,實施合理化的細分。
鑒于此,如何優化與改進對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教育與培養,就成了當前形勢下大眾重點關注的內容。
二、新媒體視域下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表現
(一)鮮明的個性
電競類節目多在互聯網自媒體平臺上播出,在形式上與傳統的節目類型有很大的不同,并且有其獨特的特點,基本上可以分為專題欄目、賽事直轉播、第一人稱直播、嘉賓選手故事訪談等幾個類型。不管電競類節目以何種身份存在,都要求主持人與受眾之間保持較強的互動性[3],當下電競已經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且走上了產業化的發展道路。
當前,電競類節目極具個性和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受眾人群普遍年輕化,并且這類人群對電競行業各種動態了解程度普遍較高,且具有很強的主動思考能力。但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電競節目,都要有獨特的風格,才能吸引特定的觀看人群,并且適合當前的行業發展路徑。其次不管是外貌和氣質,還是技能和行為,這些都是電競主持人鮮明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當前的形勢看,電競類節目主持人說的每一句話都需要具備很強的話語個性,表達不一樣的風格[4]。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很多電競類節目主持人都是以精致的五官、性感的身材或穿著來吸引大眾注意力,但更需要關注的是精神層面的文化內涵,只有滿足此種文化訴求,才可以保持電競類節目的可持續發展。
(二)較高的素質
1.道德素養和修養
在當前的電競節目產業化發展過程中,要求電競類節目主持人調整自身的發展方式,提升業務技能,從而提高節目質量。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出現了不少道德素養不高的電競類節目主持人,有的是語言低俗,有的是行為粗魯,有的是“三觀”和原則立場存在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會影響主持人的發展,甚至還會影響受眾。因此,在培養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時候,應該增強其社會責任感,提升其政治敏銳度,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端正“三觀”[5]。
當下,電競類節目主持人過分追求出眾的身材外貌,但比身材外貌更為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與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氣質。受觀眾喜愛的主持人才是一名成功的主持人,單純依靠身材外貌只能獲得一時的歡迎,而自身的良好修養,能夠使其在主持節目時更易滿足觀眾的日常需求,更貼近觀眾的想法,從而獲得長久的關注。一個良好的電競類節目類主持人,應該關注電競與觀眾之間的交匯點,并且將其作為橋梁,表現出對觀眾喜好的掌握。
2.自然大方
與傳統節目主持方式不同,如今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主持風格更為豐富,從不茍言笑到幽默風趣,電競類節目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多元化表現形式。
電競類節目的表現形式是多種節目類型的結合體,要求主持人舉止大方,更注重表情管理。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著裝可以較為簡單隨意,表演也可以接地氣,這樣能使其本身形象更為親切,符合電競類節目需求和大眾的口味。
(三)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度
電競類節目主持人作為節目與受眾之間的橋梁,其傳遞的信息更要考慮現實的需要,必須用敏銳的目光捕捉和分析日常生活中與電競游戲行業相關的價值信息,并且結合行業領域實際情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需要的關鍵詞。同時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合理使用這些關鍵詞,進行正向健康的科學傳播。電競類節目主持人需要熟悉網絡流行文化,在全新的視野中,找到受眾喜聞樂見的關鍵內容,分享不一樣的思維路徑。另外,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新鮮信息獲取能力,結合國家政策法規,分析解讀多種游戲類型,才可以走在時代前沿,獲取更多的游戲信息,并且將這些信息傳遞給受眾。
(四)培養“說話”能力
1.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電競類節目主持人不僅需要會說話,還需要利用語言和肢體的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幫助受眾理解語言。由于電競類節目主持關注的是娛樂領域,很多內容需要主持人即興發揮,才能達到不一樣的節目效果。電競類節目能否實現有效播放,能否抓住觀眾所關心的內容,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這些都考驗著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力,考驗著主持人解讀相關電競事件的能力。
在信息多元化時代,觀眾與主持人一樣,每時每刻都在接收信息,特別是在媒體融合縱深發展的當下,主持人與觀眾的距離拉近,溝通交流增多,主持人對電競節目的解讀能力才更需要提升。只有主持人擁有較強的相關電競事件解讀能力,在主持電競類節目時才能精準把握事件根源,為觀眾細致解讀節目內容,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
2.語速與發聲
語音是語言的聲音,電競類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會注重控制語速與發聲的強弱。
筆者在統計后發現,一些電競節目主持人的整體語速在每分鐘250個字左右。一般而言,播音主持是每分鐘280字左右。電競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刻意將語速放緩,目的是讓觀眾能夠聽清楚主持人講的內容,能夠促進觀眾對電競節目的理解。在整個節目的語音輸出過中,電競節目主持人的聲音較為樸實流暢,能夠展現出最為自然的一面。
面對不同的階段與不同的表述要求,主持人的氣息也會隨之進行一定的調整。例如,在與嘉賓對話的過程中,氣息力度較為適中,聲音十分干凈,發音較為圓潤,語言貼近口語,并且刻意放緩語速,營造出與友人聊天的氛圍。
而在與觀眾對話的過程中,氣息力度就稍稍增強,更注重字正腔圓、聲情并茂,語速相較于與嘉賓聊天時也稍微加快,觀眾能夠很好地感受到電競節目主持人在播音過程中的氣息強弱變化。
三、新媒體視域下電競類節目主持人培養路徑
(一)培養目標
在當前形勢看,電競類節目主持人不僅需要掌握對應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對一些事件和內容的強大分析能力,且要形成自身獨有的風格。只有專業素養過關,才可以走向專業的道路。
從另外一個視角看,電競類節目主持人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當下關注電競行業的人群很多,但專業水平參差不齊,這就要求電競節目主持人具備很強的抗壓能力,去應對可能會發生的負面輿論狀況。
除此之外,電競類節目主持人還需要進行語言基礎訓練、表演基礎訓練,學習電競文化相關的基本知識,提高藝術的鑒賞力、審美力和實操力[6]。
(二)培養方式
1.理論培養
關于理論部分,要求學生了解社會的需求和電競行業的現狀,為以后的發展打好基礎。相關院校可通過邀請一線的電競從業人員來校分享就業心得,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和直觀地感受社會需求與行業現狀。
此外,電競類節目主持人必須對游戲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具有豐富的游戲知識儲備,必要的時候還應該學習相關的游戲文化,如知名游戲發展歷史、知名游戲廠商的發展歷史、知名電競比賽的演變歷史等。
2.實操能力培養
在培養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時候,不僅需要重點關注理論知識的教授,還需要設置實踐課內容。
首先,設置解放天性的相關課程,最大限度將自身優勢發揮出來。
其次,需要培養主持人在空白階段的控場能力,游戲并非每一個階段都存在精彩高潮點,在遇到平淡期的時候,主持人需要知道使用什么樣的語言、選擇什么樣的話題來控場,需要快速反應是播放音樂還是進行總結點評。
但不管選擇何種方式,都需要最大限度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并且合理安排時間和節奏[6]。
另外,需要模式解說并且進行分析點評。相較于其他有提詞器或者手卡作為提示的節目,電競類節目主持人更多是“無稿播音”,即興解說某場賽事或者即興采訪播報電競相關的人物或事件。實踐課內容的科學設置,能夠更好地幫助電競類節目主持人適應不同主題類型的電競節目。在課程的考察上,需要向實操的方向實施考核,并且衡量綜合能力,使電競節目主持人向多元化發展。
3.提高電競節目制作能力
電競類節目主持人需要根據節目需求,不斷提高節目質量與節目水平。換言之,這就需要電競類節目主持人在原有節目的基礎之上提升個人及團隊的文化素養與文化素質,進一步增強節目的整體效果。
個性化是融媒體時代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一大特征,因此播音主持要在媒體領域謀求發展,必然要在主持人風格與電競類節目相統一的條件之下,具備一定的個性化特質。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電競類節目主持人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深刻認識當下面臨的挑戰,調整好心態,積極應對,打破傳統工作思維,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在此基礎上對電競類節目內容進行創新,為受眾提供優質的電競類節目。
(三)相關教學的建立
1.教材制定與實施
培養電競類節目主持人才的當務之急就是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主要改革方面包括教材的制定、學科化發展、師資力量建設。
例如,全國電競節目主持人專業制定規范統一的教材,組織專家編寫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相關的高等專業教材。同時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人才培養計劃應該有統一的訓練體系,并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發展和完善相關教學大綱,這是建立電競類節目主持學科化、體系化的第一步,也是電競類節目主持教育體系化的第一步[7]。
2.教師專業培訓
教師是教學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電競類節目主持人而言,學生訓練成效的好壞與教師的教學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師資力量建設尤為重要。如今多數教師都是傳統媒體行業或者其他專業實操能力較強且行業經驗較為豐富,但電競類節目相關的理論知識欠缺,教學方式也較為落后。
因此,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并且可定期進行再教育與再培養,學習當下熱門的電競基礎內容,將自身的主持經歷與理論知識結合,實現教學方法的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
四、結語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與進步,當前的網絡環境呈現出較強的包容性,出現了不少新興的領域。因此,各大院校必須優化電競類節目主持人培養方案,豐富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培養模式,合理規劃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培訓內容,同時加強對主持人的職業道德培養,打造專業、高端的電競主持隊伍。
高校應及時發現行業需求,培養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綜合能力、隨機應變能力,要引導其積累文化藝術知識和專業知識,構建健康的審美情趣,端正職業態度。
在教學實踐中,也要不斷完善,使電競類節目主持人培養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1] 趙思.探究電視訪談類節目主持人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策略[J].記者觀察,2020(11):145.
[2] 李佳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電子競技運動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24):132-134.
[3] 周倩.新媒體環境下電子競技對大學生的影響分析:以新疆財經大學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9(5):209.
[4] 鄭麗云.新媒介環境下網絡辯論類脫口秀節目主持人的角色新定位:以網絡辯論類脫口秀《奇葩說》為例[J].視聽,2019(8):143-144.
[5] 柴林.新媒體時代下電視臺播音員主持人應有的素質與培養[J].傳播力研究,2019(15):142.
[6] 徐波.高校電競解說課授課路徑初探[J].西部廣播電視,2020,41(S1):90-94.
[7] 唐韻芝,王心妍.探析新媒體視野下青年亞文化中的電競文化:以《英雄聯盟》(LOL)為例[J].傳媒論壇,2019,2(12):147-148.
作者簡介 鐘健斌,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