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洪友
吉林省公主嶺市市區動物檢疫所,吉林公主嶺 136100
當前我國市場上雞肉產品越發多樣化,這也促使了肉雞養殖行業的快速發展,為了確保養殖質量與食品安全,對于發生疾病的肉雞只能做撲殺與焚燒處理,這會導致養殖場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損失,那么做好肉雞疾病防治工作就顯得非常必要。本文就主要對現代肉雞的疾病防治工作予以探討。
肉雞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有多種,如: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禽流感、新城疫、曲霉菌病、傳染性鼻炎、大腸桿菌病、雞白痢等。呼吸道疾病是肉雞養殖過程中最為常見的疾病,且疾病復雜,很容易出現疾病的混合感染,雞舍中環境、氣溫變化等都有可能會誘發疾病,尤其是冬春等氣候寒冷的季節為雞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在發生呼吸道疾病之后,會影響到肉雞的生長速度,甚至是死亡。導致雞發生呼吸道疾病可能與溫度變化、疾病防控不到位、飼養管理不規范、環境污染等多種因素有關。
要想有效的防治雞呼吸道疾病,要確保雞舍布局的合理性,控制好雞舍的光照、溫濕度等條件,飼喂過程中應確保飲水與飼料干凈衛生,尤其是要注意避免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做好雞舍內外消毒工作的同時,應對肉雞的疫苗接種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為了提升肉雞的抵抗力,應在免疫接種前后的3 ~5 d 停服磺胺類、抗病毒、抗菌類藥物,在日糧當中也應該添加維生素C、維生素E、口服補液鹽等抗應激藥物;此外,在冬春等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為了進一步提升肉雞的免疫能力,可以在飼料當中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E、強力魚肝油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添加頭孢噻呋鈉、氟苯尼考、強力霉素等預防性藥物。
雞腿部疾病主要表現為骨骼變形、腿無力、關節囊腫、跛行甚至是癱瘓,會對雞的運動與采食產生嚴重影響,進而影響到雞的生長速度。為了防止雞發生腿部疾病,在飼養前期應控制好雞仔的骨架,促使其骨骼發育,避免出現脂肪堆積問題,為確保骨骼良好發育,日糧中維生素B2、維生素D、鈣、錳的含量要足夠,對于0 ~3 周齡的仔雞每千克日糧當中的維生素D、維生素A 含量應保證在250 ~400 IU,為確保維生素攝入量,可以定期少量投喂南瓜、胡蘿卜等新鮮飼料。
胸囊腫主要指的是肉雞胸部皮下發生的局部炎癥,在仔雞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雖然這不會對雞的生長速度造成影響,也不傳染,但是會對肉仔雞價格及屠體品質造成影響,導致整體經濟效益下降。該病主要是胸骨外皮層長時間受到壓迫、摩擦等刺激所導致的皮質硬化,從而形成囊狀組織,肉仔雞早期快速生長,體重較大,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俯臥狀態,俯臥時胸部支撐了絕大部分的體重,這樣就會導致胸部長時間受壓,再加上胸部羽毛生長比較晚,胸部會與硬質網面或者是地面接觸,就容易導致胸囊腫的出現。
防治胸囊腫應強化墊料管理,避免墊料發生潮濕板結,應確保墊料有一定的厚度、松軟度,防止雞體直接與地面接觸。此外還應盡量減少雞俯臥時間,促使雞有一定的活動量。
腹水癥與肉雞的遺傳、營養、飼養管理、生活環境等有一定關系,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但是并不傳染,腹水癥從2 周齡開始,到4 周齡最為嚴重,直到死亡。
防治腹水癥首先應改善雞舍通風條件,尤其是在早春季節,育雛密度大,要注意做好雞舍的通風換氣;應適當增加飼料中磷、維生素E 含量,硒含量不低于0.3 mg/kg;此外,還需控制好消毒劑的用量,避免消毒劑用量過大。
總的來說,肉雞飼養過程中一些常見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在實際養殖過程中,應注意做好各類常見病預防控制工作,減少疾病發生率,從而提升企業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