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白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瑪縣畜牧總站,黑龍江大興 165100
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對牛肉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肉牛的飼養已成為增加養殖戶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因為牛消化道疾病對肉牛品質的負面影響較大,而且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發病癥狀也是多種多樣。這種情況的發生已經大大影響了養殖戶的經濟收益,所以一定要將牛消化系統疾病的防治重視起來。
牛前胃松弛是反芻動物胃前收縮力和興奮性下降的疾病,主要發生在幼牛和年齡較大的老齡牛身上。長期大量食用淤泥質飼料也是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事實上,牛在出現前胃弛緩最明顯的癥狀就是食欲不振、精神狀態極差、糞便干結、腹瀉便秘等現象,隨著病情的發展與惡化接下來患牛會出現疲乏無力、磨牙現象增多、肌肉萎縮以及無法站立等癥狀[1]。如果不能正確診斷這種現象,可以將其懸浮在瘤胃液中進行溫浴。牛前胃弛緩治療,可以使用15%的酒精一次灌服100 mL,增強前胃運動機能,促進蠕動消化,患病牛伴隨便秘時,可以在魚石脂中添加石蠟油,每頭牛使用250 mL,一次灌服。密切觀察牛群的采食、反芻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該及時將患病牛單獨隔離,并及時查明發病原因,然后采取針對性治療。
瘤胃內食物的積累主要是由于飼養員在牛飼料混合搭配過程中的不當行為,導致飼養的搭配比例不當,從而造成患牛在飼養過程中瘤胃積食出現消化不良。通常情況下,患牛的疾病癥狀會通過搖晃弓背部、大便干燥和鼻子干燥等表現出來。當你用手觸摸瘤胃時,會感覺到已經被填滿了,按下后能清楚地感覺到硬物的存在。在醫生聽診的時候如果發現患牛的腸蠕動沒有以前的次數多、無腸鳴音,進而出現呼吸困難、脾氣易怒等現象,醫生就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進行防治:需要在保證患牛飲水量達到充足的水平下[2],讓患牛斷食3 d 左右,然后使用5 L 的溫水、30 g 魚石脂以及400 g 硫酸鎂,混合過后讓患牛服下,還要使用500 mL 水、100 mL酒精、30 mL 稀鹽酸以及60 mL 苦味酊,混合后再讓患牛服下,每日服用1 次,服用連續7 d(即為一個療程)后即可治愈患牛的瘤胃積食病癥。
牛瘤胃臌氣是由食用發酵食品引起的,如苜蓿、豆類或變質食品,其次是瘤胃中的許多氣體。這種疾病通常由臨床表現證實。患上了這種病癥后,患牛會出現以下癥狀:食欲不振、后肢踢傷、情緒不穩定、腹部擴張以及反芻動物停止等。用手摸患牛的左腹部能感覺到明顯的回彈[3],還能聽到腹鳴音,以上是瘤胃臌氣的癥狀。針對這一病癥可以采用130 mL 酒精、25 g 魚石脂、50 mL 松節油進行混合后,讓患牛一次性服下,每日一次,出現明顯效果后就可以停止服用。若患牛的臌氣比較嚴重的話則還是需要進行外科手術來將胃臌氣排出來。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逐漸發展,為了提高畜牧養殖的經濟效益和促進我國養殖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養殖戶需要獲得更多的防治方面的專業知識。本文采取了合理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降低牛消化道疾病的風險,使牛的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