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日尼沙·沙吾提
新疆克州阿圖什市獸醫站,新疆阿圖什 845350
羊蟎病就是由羊螨蟲在羊體皮膚表面寄生引起的傳染性、慢性、接觸性寄生蟲病,主要是通過癢螨和疥螨兩種寄生蟲引發,所以又叫疥癬病或生癩。感染患病的羊只一般會出現脫毛、奇癢、日趨消瘦和皮膚增厚這些癥狀。因為此病是發生在皮膚表面的慢性傳染病,在養殖中不會造成羊群出現大規模急性死亡,所以一般養殖戶對此病重視程度不夠。但是感染上羊螨蟲病的成年羊生殖能力一般會受到影響,對發展養殖羊來說可以造成一定損失。
羊螨蟲病大多以地方區域性或散發性流行為主,感染區域相對廣泛,羊螨病在各地都曾普遍出現,具有較高的感染率。因為螨蟲傳染時對宿主的選擇性較低,所以一般多數動物都是螨蟲宿主,造成螨蟲難以徹底凈化消除。羊螨病發病具有季節性特點,秋冬季節發病率較高,夏季較低,主要是因為夏季時氣溫較高,羊群在野外放牧時,陽光直射羊體表面,造成羊只表面皮膚溫度較高,不利于螨蟲大量快速繁殖,因此夏季羊螨病發病率較低。秋冬季節由于氣溫較低,羊只皮膚溫度比較適宜螨蟲快速繁殖發育,所以在秋冬季節羊螨病發病率較高。
羊感染螨蟲病后主要表現為皮膚劇烈瘙癢,出現羊毛脫落,皮膚產生大量皮屑及皮膚組織明顯增厚,嚴重影響到羊毛的質量和羊只身體健康生長。感染羊只在發病初期時臨床癥狀先出現在羊體的少毛區域,特別是病羊的四肢內側、嘴部先出現比較輕微的紅腫,生長產生小結節后形成丘疹,隨后破裂產生創面。進而病變部位不斷向羊只臀部背部發展蔓延,最終感染至身體兩側。病羊出現上述臨床癥狀后,皮膚表面由于瘙癢難耐,病羊表現出用患病身體部位不斷摩擦各種尖銳凸起物,通過摩擦使患病部位羊毛不斷大量脫落,皮膚裸露產生嚴重出血現象,最后在皮膚表面產生堅硬的結痂,進一步發展形成比較大的結痂創面,破裂后可以流出淡黃色膿液。
養殖中對羊螨病進行確診的方法多種多樣,一般主要是先通過肉眼觀察病羊身體表面現象是否符合羊螨病的臨床癥狀,然后再通過準確的實驗室診斷進行確診。進行實驗室診斷時,首先可以采集病羊身體表面健康部位和病變部位交界處帶有微量血液的皮膚組織,然后將其放置在平皿當中,將平皿加熱到30 ~40 ℃,最好在下面放上黑色紙張,可以便于觀察清楚移動的蟲體。另外,也可以采集病羊身體表面的皮屑,通過加入石蠟油或甘油制成混合液后放置在載玻片上觀察,看是否存在活蟲。最后,將病羊皮屑放進5%~10%苛性鉀溶液內進行軟化溶解后對沉淀物進行仔細觀察,看是否有螨蟲存在。
選用3 g 冰片、6 g 兒茶、5 g 狼毒、8 g 花椒、5 g 苦參、4 g 明礬,將以上中藥用水煎熬后,過濾掉藥渣,對病羊患處使用藥液清洗,特別是皮膚表面產生結節的病羊,需要使用藥液對患處反復多次進行清洗。在飼料中添加等量藥液對病羊飼喂,可以有效促進病羊身體恢復。
可以使用藥物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對病羊進行皮下注射治療,藥物劑量嚴格控制在0.02 mL/kg的范圍內,對一些病情嚴重的病羊,在間隔一周后需要再注射一次。口服藥物治療時可選擇使用阿維菌素與阿苯達唑,劑量標準為0.1 片/kg,還可以口服阿苯達唑和伊維菌素,劑量為0.03 片/kg。
對病羊治療的同時,為了提高療效可以使用外用藥物在患處涂抹,涂抹前將病羊患處表面處理干凈后,使用雙加脒溶液涂抹在患處,盡量避免涂抹到健康皮膚上。一般情況下,病羊患處皮膚在48 h 內可以自動脫落。
養殖戶在引進種羊、小羊時要認真搞好檢疫相關工作,為了保障引入羊只健康,引進后需要通過20 ~30 d 隔離飼養,觀察羊只有無發癢、脫毛現象,對可疑羊只及時進行隔離治療。每年可在春秋兩季對羊群進行驅蟲預防,通過注射伊維菌素或在飲水中按照說明加入適量的溴氰菊酯乳油劑對羊群進行必要的預防性驅蟲。
在日常養殖過程中,養殖戶需要控制好圈舍的養殖密度,一般按照每只羊0.8 ~1 m2比較適宜,搞好圈舍日常保溫、通風工作,使用氫氧化鈉4%溶液對圈舍、道路等進行消毒,使用營養均衡的優質飼草、飼料進行飼養,保障羊群整體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