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明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黑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甘肅天水 741020
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迅猛,諸多圍繞野生動物資源的產業勢頭大增,滋生出一系列忽視資源保護及毀滅性開發的社會問題,肆意捕殺、土地擴張、毀壞動物生長環境等不法行為嚴重影響了野生動物的生存和發展,致使很多野生動物瀕臨滅絕。我們與野生動物共處一個大的生態循環,若野生動物面臨滅頂之災,人類的發展也難以為繼。保護野生動物,探索持續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有效途徑,是全人類的義務和責任。
要分析保護及持續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價值,我們先需對新時期下的野生動物資源進行全面的理解。在天然自由的狀態下,或者來源于天然自由狀態僅經過短期馴養的各種動物,都可以歸類為野生動物資源[1]。野生動物資源本身就是構成生態系統的關鍵部分,若缺少野生動物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整個生態平衡都會被打破。新時期,野生動物資源還有著不可替代的新價值。
首先,是基因研究的重要依據。保持野生動物物種的多樣性,就是在為基因研究保留一個巨大的樣本庫,有些野生動物仍保留遠古時期的體貌特征,有些野生動物則代表著該物種基因進化的歷程,對自然科學和生物學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其次,是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野生動物的很多習性、形態,能夠為藝術創作提供豐富的靈感來源。近年來,很多精彩絕倫的攝影作品,其拍攝對象就是自然狀態下的野生動物。攝影師為了能夠捕捉野生動物最自然的樣子,往往需要“潛伏”野外若干年,這是他們對極致藝術的追求,也是他們對野生動物的熱愛。同時,在不違背保護主義的前提下,野生動物的標本與活體展示,能夠加深人們對野生動物的了解,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第三,是科學管理的重要指標。我們對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也存在很多負價值,有些是因野生動物的本性造成的,如咬傷人類、破壞田園和莊稼,有些是因人類強行改變其生活環境造成的,如白鯨咬死馴獸師、長期被取膽汁的狗熊陷入瘋狂等[2]。新時期我們要有新的管理指標,更加有效保護和科學管理野生動物,更好地發揮野生動物的價值。
需特別提到的是,野生動物的保護與利用之間的關系,也是我們需要重點把控的內容。保護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保護的動力,優良的保護能夠更好地維護生態平衡,而持續的利用則能最大限度保證生物的多樣性,也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二者缺一不可。
多年前,一部《可可西里》讓人扼腕嘆息,面對無法無天的偷獵者,藏羚羊保護者們無力回天,甚至被不法分子所殺害,這反映出對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的疏失,對從事野生動物保護人員的不利。政府部門需加大對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的投入力度,完善人才建設,引進專業人才、青年干部,特別是提高人員福利待遇、就業環境,保障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等。
這里的管理主要包含如下幾個層面:第一,盡最大可能保障野生動物的正常繁衍,為野生動物建立起專門的自然保護區;第二,對瀕危物種加強人工干預,以繁育、馴養、引導等多種方式,幫助瀕危物種正常繁衍;第三,激勵企業自主參與到野生動物的管理當中,特別是那些與野生動物息息相關的產業,倡導“保護與優先使用”,以市場干預的方式推動野生動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針對野生動物資源進行的產業結構優化,應當涵蓋如下方面。
第一,科學繁殖,構建繁殖馴養體系,用以補充野生動物資源的不足,須知這里的繁殖馴養不同于完全的人工飼養,馴養環境往往要求更高,也更注意保護野生動物原有的特性。第二,政府合理調配,發揮政府的杠桿作用,以宏觀手段布局當地的野生動物產業,調配野生動物社會經濟效益。第三,改革野生動物相關產業,這里主要是要取締原有的不合理的野生動物加工產業,如活熊取膽等方式,將對虐殺、偷獵等行為扼殺在產業鏈的上游。一方面要通過更嚴格的禮法加以取締,另一方面要逐步改善產業生產方式,在有效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獲取社會經濟效益的前提下,為野生動物提供更人道的保護[3]。
除了上述提到的《可可西里》這種大熒幕作品外,喚起人們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還有各種觸目驚心的影像實錄、攝影圖片、短視頻等。曾經引起不小轟動的《海豚灣》,就是通過類似于紀錄片,甚至是偷拍的形式,將日本捕殺海豚的殘忍畫面呈現在世人面前,迅速引起人們對海豚的關注。當然,我們并不是倡導這種稍顯極端的報道方式,但在新媒體盛行的當下,每個人都可以是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者。轉發一個公眾號,點贊一個短視頻,參與一個話題討論,都是在為擴大野生動物的保護宣傳出力。
野生動物是國家重要的自然資源,對調節生態平衡,豐富生態系統有著積極的作用。加強對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持續利用,需要政府、產業、社會多方的共同努力,在更加具備實效的保護和管理機制下,野生動物資源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護與利用,也才能最大化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