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笑川
2021年3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青海對國家生態安全、民族永續發展負有重大責任,必須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五年前,2016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代表團指出:一定要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當年8月在青海考察時,站在三江源,習近平以一個“重大責任”提出要求:必須擔負起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責任。
三江源國家公園包括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3個園區,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長江源園區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曲麻萊縣,黃河源園區位于果洛州瑪多縣境內,瀾滄江源園區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
三江源國家公園不免讓人聯想到美國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大峽谷國家公園、羚羊谷等地,這些國家公園不僅僅有地理上的奇觀,同時也是世界級戶外運動的勝地:攀巖、越野跑、騎行、徒步旅行……
中國西部地區一直是戶外探險愛好者們關注的勝地。那么地處我國西部的三江源國家公園落成后,根據當地的自然資源,最適合開展哪些戶外運動呢?
為什么是三江源
“國家公園”的概念源自美國,名詞譯自英文“National Park”,美國藝術家喬治·卡特林憂慮于美國西部大開發對印第安文明、野生動植物和荒野的影響。
他寫道:“它們可以被保護起來,只要政府通過一些保護政策設立一個大公園——一個國家公園,其中有人也有野獸,所有的一切都處于原生狀態,體現著自然之美。”
國家公園的含義因此被全世界許多國家所認同,盡管各自的確切含義不盡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護地的一種形式。
江河是大地的血脈,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哺育了璀璨的華夏文明;瀾滄江是重要的國際河流,一江通六國,是東南亞的母親河。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亞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重要啟動區。
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重要的生態功能使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為我國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公園擁有著壯美的自然景觀,庇護著種類繁多的珍稀野生動物,有成為世界級戶外運動勝地的可能性。
三江源國家公園怎么玩
徒步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當地文化以藏文化為主,神山圣湖崇拜、徒步轉山本身就是文化特色之一。阿尼瑪卿、年保玉則等神山就坐落在這片土地上。
這些神山的轉山路線,一直是熱門徒步路線,每年都有大批朝圣者和徒步者前往。行走在雪山圣域之間,享受著自然的風景和獨特的文化,無疑是徒步者們的莫大享受。
除轉山環線外,三江源地區地理條件獨特,景觀豐富壯美,也誕生了許多特色徒步線路,如雜多縣昂賽鄉的昂賽大峽谷徒步,該地擁有青藏高原最完整的白堊紀丹霞地貌之一,是唐古拉山脈與橫斷山脈過渡地帶鮮有的地質景觀。
江嘉多德、尕朵覺悟等山區景色壯美,但鮮有人問津。王沛,曾是清華大學山野協會2018年瀾滄江源科考隊隊長,他說:“江嘉多德給我一種非常大氣的感覺,湖泊也比較多,我覺得它有點像放大版年保玉則,但比年保玉則還要漂亮。”
漂流
三江源作為大河大江的發源地,水系豐富,非常適合開展漂流運動。20世紀80年代,中國人首漂長江、黃河的壯舉在中國探險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而今在三江源的漂流活動更是日漸興盛。
專門從事生態旅游研究的段煉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大河漂流研究》一文中提到,瀾滄江園區扎曲昂賽大峽谷漂流里程120千米,激流險灘20個,最高激流灘3級,非常適合5~10月進行漂流活動。
國際漂流聯合會主席喬·威利斯·瓊斯在考察中指出,玉樹的通天河賽道在水量、流速、落差、技術性和挑戰性上都表現得非常出色,開創了世界最高海拔漂流的先例。而長江一級支流巴塘河下游河段有著適合漂流運動的天然落差,且賽道等級可達國際4+級,是中國乃至世界少有的高等級優秀賽道。
在世界范圍,基于水和水環境的活動,被公認是對環境沖擊最小的活動,大河漂流運動非常適合三江源豐富的水系資源,以及保護和利用并舉的建設理念。
登山
三江源地區山峰資源豐富。玉珠峰、阿尼瑪卿山、格拉丹東峰、青新峰(布喀達坂峰)等幾座極高山為青海省首批登山探險基地。
1992年,青海省公布14座對外開放攀登的山峰,沿用至今。這些山峰為阿尼瑪卿、格拉丹東、雅拉達則、青新峰、年保玉則、錯日尕則、玉珠峰、玉虛峰、馬蘭山、湖北冰峰、五雪峰、大雪峰、唐古拉山、龍亞拉峰。這14座山峰均位于三江源地區,分布于唐古拉山脈和昆侖山脈。
同時,三江源地區未登峰資源眾多,14座開放山峰僅6座有攀登記錄。而青海省最高峰青新峰僅有一次日本登山隊伍的攀登記錄,尚無國人登頂。尤其是瀾滄江源地區存在大量未登峰,少有國人對這一片區域進行攀登探索,等待著人們未來的發掘和挑戰。
越野跑
隨著馬拉松和越野跑運動的興起,如玉龍雪山挑戰賽、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等高海拔越野跑賽事也逐漸興盛。高原越野跑不僅是一種獨特的體驗,更能有效鍛煉跑者心肺能力。
三江源地區地處高原,多高原草地,踏感柔軟舒適,同時景觀壯美非常適合越野跑運動開展。選手可以一邊奔跑,一邊欣賞雪山、草甸、濕地、山地、湖泊等多類地貌風光。
目前,三江源地區已經有同德宗日杯高原越野跑挑戰賽、阿尼瑪卿高原半程馬拉松賽等諸多賽事。
越野自駕
高原自駕一直是許多自駕一族向往的旅行之一。2016年,玉樹旅游局向海內外游客發布了7條自駕線路,分別是康巴風情穿越之旅、尋跡唐蕃古道穿越之旅、探秘可可西里穿越之旅、朝覲藏區四大神山穿越之旅、黃河源尋根溯源之旅、長江源尋根溯源之旅、瀾滄江尋根溯源之旅。
在基礎建設方面,《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提出:園區內外統籌兼顧,把縣城和重點城鎮作為公園的支撐服務區, 集中布局公共服務和訪客接待、交通運輸、自駕營地、醫療救護等設施,更是把自駕旅行作為三江源未來對外接待的重點之一。
騎行
“天路騎行”,騎行青藏線一直是騎行愛好者的殿堂級路線,而三江源國家公園就在青藏線之間。除了青藏線,三江源國家公園還有多條路線可供選擇。
騎行在三江源國家公園之間,兩側是雪山、草原,云卷云舒,野生動物在天空下奔跑跳躍。這里一定可以給你帶來難忘的騎行體驗。
而對于山地車愛好者而言,這里同樣值得期待。“凡是能徒步的路線基本都可以玩山地車。”資深山地車手尤添麟表示,有一種自行車玩法叫Gravel, 是一種介于公路車和山地車之間的騎行方式,很適合草原騎行。
觀鳥
三江源地區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愛好者的天堂,位于亞洲留鳥遷移的中、西兩條次要通道上,是中國重要的鳥類棲息與繁衍地之一。
園區共有鳥類16目45科196種,占全國鳥類的1/5,其中包括黑頸鶴、金雕、胡兀鷲等8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灰鶴、高山兀鷲、獵隼、白馬雞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6 種。
三江源最著名的觀鳥勝地為隆寶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里是三江源核心區內最大的鳥類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萬公頃。這里棲息著眾多高山珍禽,尤其以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頸鶴最為著名,被世界鳥類專家譽為“黑頸鶴之鄉”。除黑頸鶴之外,還有斑頭雁、棕頭鷗、普通燕鷗、赤麻鴨、秋沙鴨、雪雞等眾多高原珍貴禽鳥。
攝影
三江源是自然攝影的勝地。冰川、雪山、丹霞,不同的地質地貌在這里萃聚;大河、湖泊,或壯闊或秀美的水系在這里奔涌;藏羚、雪豹、金雕,各種珍稀野生動物在這里跳躍;銀河、風雨、霞光,這里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
三江源不僅有著豐富的自然攝影資源,也有著豐富的人文攝影資源。藏袍、氈房、經幡、馬背上的康巴漢子、河邊的嘉洛姑娘、圣山圣湖崇拜、人與自然和諧相生……獨特的文化造就了獨特的人文景觀。
冰川行走
冰川行走體驗是國外比較流行的一種新興運動,比雪山攀登更安全輕松,比普通的旅行觀光更刺激。行走在冰川之上,感受著古老的冰川在陽光下閃爍,是一種特殊而美妙的體驗。
三江源地區擁有亞大陸型冰川和極大陸型冰川兩大中國冰川類型,是中國組合型巨大冰川的組成部分。三江源國家公園范圍內擁有冰川833平方公里,儲冰量達2000億立方米。
目前,受全球變暖影響,三江源地區冰川退化嚴重,黃河源現冰川儲量很少。但玉珠峰、阿尼瑪卿雪山、瀾滄江源等地有大面積冰川分布,尤其是玉珠峰、格拉丹東、阿尼瑪卿等地可以結合登山、徒步等一起開展冰川探險活動。
作為中國第一批、也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參考美國國家公園的開發與建設,我們會發現,戶外探險的真諦不僅僅在突破人類自身的極限,更要恪守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