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省開始在全省范圍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2019、2020年,省委、省政府連續兩年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全省重點實施的20項民心工程,2018-2020年,全省三年共改造完成老舊小區6311個,惠及居民141萬戶。2021年,河北省繼續把老舊小區改造納入20項民生工程大力推進。今年,全省計劃改造老舊小區3057個,涉及居民52萬戶,是近年來改造任務量最多的一年。
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河北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聽取被改造小區居民的意見建議,持續完善居民參與老舊小區改造機制,老舊小區居住功能和環境得到顯著改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得到居民的好評和認可。2020年10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了河北省老舊小區改造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為貫徹落實好實施意見,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相較以往也有了新的變化:
擴展了改造的內容。在過去改造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凈化美化小區環境、加裝電梯等改造內容基礎上,又增加了養老、托育、助餐、便民市場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內容,開展完整居住社區創建活動,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打造5-15分鐘生活圈,使改造后的社區居民生活更方便、更宜居。
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過去的老舊小區改造主要由各級政府出資,居民和社會力量出資較少。今年河北省在繼續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的同時,積極推動建立政府、居民、社會合理共擔改造資金的機制,落實了居民出資責任,明確對于居民出資和拆除違建積極的小區優先改造,老舊小區居民可通過直接出資、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讓渡小區公共收益等方式出資參與改造。同時,還將積極指導各地探索吸引社會力量以市場化方式參與老舊小區的改造模式,比如,鼓勵支持企業對老舊小區的各類設施進行改造和運營;再比如,鼓勵支持各地采用大片區統籌平衡、跨片區組合平衡資金等模式,引進合作企業,利用社會資本進行改造,這有利于形成推動老舊小區持續滾動改造的長效機制。
完善長效管理機制。老舊小區改造前,應協商確定物業管理模式、管理規約,為后續管理可持續提供保障。鼓勵對物業管理區域實行網格化管理,通過將老舊小區同新建小區打包、老舊小區“拆墻并院”等方式,引入物業服務企業,降低服務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專業化物業管理覆蓋率,使老舊小區在改造硬件設施的同時,小區物業服務水平同步得到提升。
強化示范引領。開展老舊小區優秀改造方案評選活動,推動設計師、建筑師進社區,發揮專業人員作用,引入新的設計理念,幫助、指導老舊小區實施科學合理改造;開展老舊小區改造示范小區評選活動,充分發揮示范小區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推動提升全省老舊小區改造效果。
趙春旺表示,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任務量大、涉及面廣,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下一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進一步強化組織協調,實施定期調度督導和通報排名制度,嚴格考核標準,壓實市縣主體責任,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改造目標任務,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更多居民享受民生政策帶來的紅利,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刊編輯 林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