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昶智 花雨婷 顧雨琪 唐雨婧 馬崇慧
摘要:法國梧桐作為冠大蔭濃的落葉樹種,在園林造景中有著廣泛的運用。而在南京園林中,因為流傳的美麗故事,其承載著特殊的城市記憶。本文旨在通過對南京市法國梧桐的調查和研究,總結法國梧桐在園林運用中的美學意義,并且探討其對南京市生態環境的影響,為指導法國梧桐在城市園林中的運用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法國梧桐;南京;美學;生態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3-0-02
0 引言
南京的歷史的積淀與許多方面聯系在一起,參天的法國梧桐樹下,蘊含著許多美麗的故事,能夠使人們直觀地感受到南京的歷史變遷和歲月沉浮的痕跡。在南京作為行道樹、庭蔭樹遍植了無數的梧桐樹,展現出了南京獨特的魅力。
1 法國梧桐在園林應用中的美學價值
1.1 南京法國梧桐的文化內涵
在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之時,南京城已經經歷多次戰爭的破壞。整個城市經過戰爭的侵襲,變得破敗、荒涼,無法顯示出曾經的繁華與城市本應具有的旺盛生命力。人們無比惋惜曾經名揚四海的國際化都市走上如此衰敗的道路,想要重振南京的輝煌歷史。改善南京的整體城市風貌,規劃和修繕道路成為當時首要的目標,因為只有交通得到規劃和梳理,貿易和經濟才能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從而提高城市發展水平[1]。作為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先生對法國梧桐格外喜愛,希望讓南京重新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讓梧桐種滿南京城。在先生去世后,民國政府和市民為了完成他的愿望,努力建設南京城。在建設路網時,作為行道樹選擇的樹種就是法國梧桐,也是此時,大規模的法國梧桐樹在南京落地生根、逐漸成長。栽植的法國梧桐樹得到了長期精心的栽植和養護,經過歲月的流逝逐漸成為參天的古樹,成為南京最主要的行道樹。流傳最廣的還有蔣介石和宋美齡的愛情故事,法國梧桐作為南京城的獨特象征,只有南京人懂得蔣氏浪漫,不僅是城市的獨特裝飾,更是城市的歷史印記。
但近年來,由于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了拓寬車行道,一株株粗壯的法國梧桐樹被砍倒,獨特的城市記憶的流傳受到了威脅,令人不免感到遺憾和惋惜。
1.2 南京法國梧桐的美感特質
1.2.1 形態與意象的融合
法國梧桐樹皮乳白光滑,有片狀剝落,作為行道樹時給街道增添了年代感;法國梧桐樹形優美,樹干筆直,身姿偉岸,高達15~20米,分枝高,遠看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法國梧桐樹整齊排成兩列,蔥郁莊重,修長的枝條向中心圍攏,呈拱形,有頂天立地之感。因此,法國梧桐在古詩中有象征高潔美好品格之意,有“梧桐百鳥不敢棲,止避鳳凰也”“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的美稱。而枝下光影斑駁的深邃空間,一眼望不到盡頭,只余前方光亮指引,當人漫步于梧桐樹下,可以暫時忘卻世間繁雜的一切,不用再腳步匆匆,只需慢下來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即可,令人安心愜意。法國梧桐葉呈掌狀,細長的葉柄在尾部連上展開的3~5裂葉片,裂缺如花,仔細看更有對稱美。人們根據法國梧桐葉的形態和動態,賦予其新的兩種意象:傳說中梧是雄樹,桐是雌樹,夏日里梧桐樹葉郁郁蔥蔥,梧桐枝繁葉茂,在文人的筆下,就成了忠貞愛情的象征;而當秋季落葉之時,梧桐葉從天而降,隨風搖擺,在空中飛舞旋轉,一曲舞罷,方才緩緩著地,如此落落大方,似乎想要舞盡這一生的凄美,想要舞出這秋季的蒼涼,舞出了“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惆悵意象;法國梧桐的葉片主脈沿裂片伸展,清晰分明,周圍細小脈絡不明顯,透過陽光照射看,增添了朦朧意境;法國梧桐花小,圓錐花序頂生,淡黃綠色,盛開時顯得鮮艷而明亮,成為一抹亮色。
形態結構是審美的基礎,如果把枝、干看成植物的骨骼,是繪畫中的線條,那么植物的花、葉則可以稱為畫中的點和面。植物的形態實際上可以看作是點、線、面的優化組合[2]。法國梧桐美學價值頗高,法國梧桐樹的花就是點,每一片葉就是一面,而筆直的樹干和修長的枝條就是線,只有把點、線、面組合起來,整幅畫面才美不勝收,其莊重優雅的形象頗受人們喜愛。
1.2.2 色彩與情感的交織
法國梧桐為秋色葉樹種,即在春夏季還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轉眼到了秋季,葉子變成黃色或黃褐色。正如詩句中“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只要法國梧桐葉變黃,秋季也就到來了。而在冬季,梧桐又成了另一番美妙景象,枝干粗壯曲折,枝頭葉片零星,蕭條中透著頑強。法國梧桐作為色葉植物,在不同季節能呈現顏色不同的葉片,具有因季節變化而產生的姿態及色彩的多樣性[3]。這里值得指出的是,初秋的葉片類胡蘿卜素占比變大,顯現出金黃色,葉脈周邊綠色依舊明顯,不是單一的色調,仔細觀察,其實可以發現里面包含了綠色到黃褐色的多種中間色調。如果在秋季看見枝葉繁茂的梧桐,抬頭仰視,層層疊疊的葉片遮遮掩掩,幾乎難以找出完全相同色調的兩張葉片,滿眼望去,只覺得這是大自然的調色盤,如此美的色彩,是在秋日里能遇見陽光般燦爛的暖色,令人感到溫馨幸福。而等到秋深之時,葉片中葉綠素幾乎被完全消耗,秋葉掉落,地面上鋪上滿滿一層的金色,在色彩的視覺呈現上極美,更增添了法國梧桐的浪漫氛圍。法國梧桐可以通過孤植來點綴環境,營造視覺中心,參天的高大枝干產生視覺的吸引和沖擊。列植或群植的色彩積聚,營造出黃色云海之感。
法國梧桐在色彩上與南京傳統建筑的聯系也非常緊密[4]。例如,奢侈秀美的宮殿式建筑——美齡宮,上面覆著綠色琉璃瓦,從空中俯視,這顆寶石掛墜與長滿了法國梧桐的金色環形路結合,形成一串綠寶石“項鏈”。這也與法國梧桐象征著忠貞愛情的說法不謀而合。
1.3 南京法國梧桐的空間意境
1.3.1 垂直空間上的層次
南京的法國梧桐擁有獨特的空間意境,在垂直空間上的層次感表現為壯闊的林蔭景觀、不同時間季節的空間景觀、光影變幻以及與周邊建筑環境形成的不同自然景觀。
法國梧桐生長高度可達30~40米,枝干高大寬闊,枝葉茂密繁盛,具有良好的遮陰效果。在南京作為行道樹種植的法國梧桐,經園林綠化部門修剪成杯狀型,可較快地形成濃蔭蔽日的道路景觀。例如,陵園路兩側成排的法國梧桐,高大壯闊,夏季時節樹影婆娑,在道路上投下成片的樹蔭,能夠隔絕酷暑帶來涼爽。其高大的枝葉與周邊建筑之間的空隙又如同水彩的留白處理,拉伸了垂直空間的高度,樹影斑駁,更豐富了垂直空間的層次感。
作為落葉樹,每至秋季,法國梧桐葉落紛飛,層層疊疊,構造了一個特別的垂直空間世界,為城市的自然環境更添魅力。冬季葉落后形成較為開闊的垂直空間,抬頭觀望,遒勁的枝干與天空相映成趣,給人一種復雜的錯落美。
法國梧桐具有物候期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季節的變換,枝、葉等的形態也有很大的改變,隨之而動的,是法國梧桐帶給南京城的色彩、光影變幻,形成不同季節的不同垂直空間光影韻律美。南京的法桐更多的是以林蔭街道的形式出現于城市空間中,配以陽光、微風,站在法國梧桐樹下抬頭欣賞,其光影變幻常常能給人帶來特別的空間意境感受。
法國梧桐所帶來的自然景觀感受離不開周圍的建筑,建筑環境的風格、尺度搭配法國梧桐帶給城市的空間意境是不同的。例如,南京秦淮區商業街附近的法國梧桐,周邊都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建筑的垂直尺度高于法國梧桐,在此垂直空間中,建筑作為主導,法國梧桐作為點綴。相反,頤和路歷史街區,老建筑普遍不高,法國梧桐高于周邊建筑,在此垂直空間中,法桐作為主導,與小樓相映成趣,自然環境氛圍濃厚,又擁有歷史韻味,體現出南京本土特色的審美[5]。
1.3.2 進深空間上的層次
法國梧桐作為行道樹種植時,在進深空間上形成線性植物景觀空間,向遠而望,棵棵排列,縱深而去,消失于視平線的一點,于視覺感受上增加了進深空間的層次感,有著陣列式的美感。南京法國梧桐生長排列規整,又有著悠長的歷史,漫步于這樣的大道上,不僅感到空間被延長,連時光都被拉長了,尺度更加深遠。如上文提到的南京陵園路,沿路兩邊植滿法國梧桐,陣列式的整齊壯觀之感撲面而來,作為中山陵的必經之路,也烘托出陵園莊嚴整肅的氛圍。
法國梧桐作為景觀植物種植于庭院、園林中時,可與低矮的灌木、小喬木等相互掩映襯托,延伸視線,營造出“庭院深深”的進深層次感[6]、幽密感,“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并與建筑屋頂柔和相接,形成前景、中景、背景的遮擋關系,擴大視覺容量,拉伸空間感,豐富院落景觀氛圍。
2 法國梧桐在園林應用中的生態影響
喬木是城市園林的主體,不論是在生態功能上,或是藝術處理上,都能起到主導作用,一般應占到70%以上。在園林植物中,生態效益最大的是喬木樹種, 因為植物生態效益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葉面積指數[7]。作為高大喬木的法國梧桐,枝葉繁茂,葉面積較大。法國梧桐曾經在南京大面積種植,即使現今城市規劃進行了調整,減少了法國梧桐的數量,但其在改善城市環境,提供生態財富和精神財富等方面都發揮了重大作用。了解法國梧桐在園林應用中的生態影響,能夠幫助我們在合適的場景更好地配置法國梧桐,盡可能規避或解決其帶來的消極影響,并有效發揮其特殊的功效。
2.1 積極影響
第一,增加了土壤的腐殖質。法國梧桐的葉片相較于其他高大喬木,平均葉面積更大,并且葉片更薄,能夠較高效地形成富含有機物營養的凋落物層,優化土壤循環的結構。不僅如此,法國梧桐還可以適應城市街道透氣性差的土壤條件,以濕潤肥沃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生長最盛。
第二,法國梧桐作為行道樹種冠幅較大,寬度可達25米左右,樹冠層吸收噪音效果明顯。噪聲通過綠帶后的衰減量約為16分貝,而與同帶同樣位置和寬度的空地相比,其衰減量為10分貝,法國梧桐行道樹的凈衰減量為6分貝[8]。其對減少噪聲污染有很好的作用。高大的寬幅增加了樹冠徑流,可以有效攔截穿透雨,減少雨滴直接對城市土壤的滴濺。
第三,凈化空氣,提升城市衛生質量。法國梧桐對多種有毒氣體的抗性較強,對一些工業廢氣有一定的吸收作用。現代城市的尾氣污染、工業污染等越發嚴重,污染物種類越來越多,而南京主城區在道路兩旁種植法國梧桐,能有效地改善環境衛生質量,使空氣得到凈化。
第四,法國梧桐作為引進樹種,能夠很好地適應本地環境,對鄉土樹種的生態位不產生擠壓,增加了區域生物的多樣性,穩定了整個城市生態群落的結構。
2.2 消極影響——以南京行道樹為例
法國梧桐作為行道樹之王,因為外形優美、枝干高大,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南京地區被廣泛應用。長期以來,法國梧桐在展現自身優點的同時,也存在難以克服的生態問題。
第一,飛絮。在春秋季節交換的時候,南京城空氣中到處彌漫著飛絮,嚴重時如鵝毛大雪一般。飛絮較多,容易被人體吸入造成咳嗽,飛絮裹挾著空氣中的污染物進入人體,可能造成呼吸道以及肺部感染,如果進入眼球,也會造成眼部紅腫感染。飛絮形態蓬松輕盈,不僅難以清掃,清掃時,黏附著地面灰塵的飛絮也很有可能二次飄入空中,對于城市和人們的生活來說,也是一種污染物。
第二,花粉過敏。相較于飛絮,法國梧桐的花粉由于自身的微粒性,更容易傳播擴散,帶來皮膚過敏、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第三,易受病蟲害。法國梧桐較易受到刺蛾、天牛、蚧殼蟲等病蟲的嚴重危害,園林管理部門每年至少2~3次對刺蛾進行高空噴藥防治,這也造成了城市的農藥噴灑污染。據最近的資料報道,長江上游武漢地區發現了懸鈴木方翅網蝽外來病蟲的嚴重危害,這種入侵昆蟲已成為法國梧桐的新殺手[9]。
3 結語
如今,法國梧桐已經滲入南京城市生活的點點滴滴,成為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其自身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在南京這樣一個種植歷史悠久、管理養護水平較高的地方,探索法國梧桐在城市園林中的運用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同時,法國梧桐對于城市生態的調節和產生的問題,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 宋少華,楊旺生.城市記憶與文化認同——以南京“法國梧桐”為例[J].城市地理,2015(08):219-220.
[2] 董邯.觀賞植物的美學價值[J].美與時代(上),2008(01):52-55.
[3] 薛柳.淺析彩葉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策略[J].現代園藝,2020(04):81-82.
[4] 劉昕宇,傅紅.淺談銀杏在成都園林中的文化內涵與美學價值[J].現代園藝,2019(11):111-112.
[5] 張慧珠.地方感知下的城市植物景觀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7:26+28.
[6] 孫萌.蘇州園林小空間大氛圍設計手法探究及其在現代建筑中的應用[D].南京工業大學,2018:32-33.
[7] 羅崇志.合理選擇園林植物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J].門窗,2012(09):360+362.
[8] 李平.法國梧桐作為行道樹的優缺點[J].現代園藝,2013(09):112-113.
[9] 盧炳超.梧桐、法國梧桐、八角3個樹種作行道樹試種試驗[J].現代園藝,2016(24):6-7.
作者簡介:俞昶智(2000—),女,浙江金華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風景園林。
馬崇慧(1995—),女,江蘇徐州人,碩士,助教,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