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瑩瑩
【摘要】中華城領匯項目是一個復合型綜合體。如何以融合為概念控制氛圍?如何加強住宅、公園與商業的互動與聯系?如何提升商務辦公區的品質?基于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關于商業、居住、商務不同功能部分的設計策略。
【關鍵詞】住宅;概念設計;空間設計;種植設計
中華城領匯項目位于大連市甘井子區體育新城東側、嵐嶺路北側。規劃將建成集商務、商業、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居住社區。本項目位于體育新城核心區域,毗鄰體育中心、醫療中心、高鐵北站、東北最大客運樞紐。作為住宅、商業、商務的復合型綜合體,本項目在設計之初我們便提出了 “融”的概念。就是要將商業、居住、商務、公園相互融合打造具有中國精神的活力社區。辦公、及公園空間可以使人們努力工作、盡情享受生活,住宅將打造成溫暖的家,商業要具有特色,創造舒適時尚的購物體驗。讓人們在此享受一站式居住體驗。商業區要空間豐富,強調空間的通達性,打造吸引人的活躍的商業氛圍。注重與旁邊B區的呼應,塑造完整的城市界面。居住區要打造交流、共享的庭院空間。商務區要注重與B、D區的聯系,打造有文化氛圍的商務辦公區,并且注重與北側城市公園的聯系與互動。
因為我們要打造成一個具有中國精神的活力社區,所以景觀風格就定為了現代+現代中式。
南側商業街打造活力街區。因南側商業區地形高差較復雜,設計時著重考慮商業流線的貫通。南側商業街從西向東連接三層建筑錯臺,共有9.6米高差。交通流線的貫通對于商業街的設計十分重要。不同層的商業間既要有聯系又要削弱行走時的疲勞感。因此我們將臺階拉長,每走十級臺階設置一個3深的緩步臺,使人不知不覺間跨越高差,貫通上下層。為了豐富商業氛圍,設計在街邊設置了現代的休閑空間及橙色跳動的雕塑。既滿足了逛街休息的功能又烘托了熱烈的商業氛圍。
北側商務區打造藝術街區。商務區與北側市政公園有0.5-3米的高差。為了實現商業與北側公園的聯系與互動商務區北側分段設置了3處臺階,將商務區與公園連接起來。商務區3棟建筑之間的商業廣場上設置了橘紅色雕塑及小品,為商業街帶來時尚活躍的氣息,營造出一條氛圍濃厚的藝術街區。
住宅部分要成為溫馨的家,生活的綠洲。希望景觀營造的氛圍能讓居民們脫離生活工作學習中的煩心事,快樂放松的享受生活。住宅區一共有六棟高層住宅,根據最新的消防規范要求每棟住宅前必須有寬度10米,長度與建筑等長的消防操作場地,加上消防回車場,本來不大的居住區庭院被擠占的只剩下中心部分了,如何創造生活的綠洲實現我們的設計理念成了我們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消防操作場地必須為硬鋪裝。這些操作面加起來就會使整個場地看起來異常的開敞。于是我們利用中心可以利用的空間打造成中心庭院,在庭院邊緣用高綠植圍合,讓中心形成綠量充足變化豐富的中央庭院,實現生活的綠洲的理念。為了讓景觀空間顯得更大更豐富,我們采取了中國園林的設計手法,把空間圍合起來,小中見大、步移景異。從主入口大臺階上來先經過一條轉折的道路,道路對景為一面透空景墻,景墻后側是三塊雪浪石的置石。這種布局形式來源于中式入口照壁,入口處進行遮擋,進去之后空間打開豁然開朗,空間節奏變化使得回家的路線更加生動有趣。住宅區避開操作面后中心位置的花園中劃分了四個各有特色的小花園。從西向東分別是視覺花園、冥想花園、精神花園和體驗花園。這四個花園在空間處理上是有變化的。視覺花園承接了南北住宅入口的對景,這里可以觀花觀景,主路兩側設置了尺度怡人的小亭子,可以坐在亭子中休閑放松,此處空間由大收窄。繼續向前就是精神花園,空間由小變大。中間為中心草坪,兩側為散步路。最外圍由高綠墻和喬木遮擋起到圍合作用。再向前就來到冥想花園,由中心水池和大景觀亭組成。守在水邊坐在亭中可以放飛思緒放松心情。最后一個是體驗花園。體驗花園又將空間轉向中心,由三個圓形場地組合而來,這里可以看聞花香,聽鳥叫,是一個有很多小細節,感受很豐富的小花園。4-6米的空間尺度親切宜人,平面布局又靈動變化。是很舒適的室外休閑空間。中心花園的設計從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入手,創造出了豐富的感官體驗空間。
為了削弱消防操作面的影響我們將其利用起來變成健身活動區,健身器械可以擺放在消防操作面和回車場范圍之外。西南角處安排成了兒童活動區。因為盡端處有回車場,消防通道即使不在此通過也能滿足消防要求,因此我們將此段消防路取消,僅留健身跑道在此通過。兒童活動場地布置有起伏的山丘、海盜船游戲區及中心看護區。在本項目中種植設計也總結出了很多經驗:
1.景觀設計要有主次節點之分,一般而言重點區域要著重打造,次要區域簡化處理。除了主要軸線處的種植要著重打造外,小區入口、住宅單元入口都是重點區域。住宅入口是居民每天回家的必經之路,入口兩側的種植就是屬于關鍵點,一定要飽滿并且有儀式感。底層灌木要飽滿,上層喬木要形態優美,最好是特定季節還可以開花的品種。
2.小規格樹苗要成片成林種。特別是小規格的銀杏、水杉這種豎線條的樹種,成片種就會非常簡潔干凈有形式感。小規格的樹苗造價低,這種手法既節約了造價又很容易做出好的效果。
3.草坪、草花質感細膩,種植以后可以達到不露土的效果,在種植與鋪裝相交處,采用草坪或草花比采用灌木收邊效果更加細膩,更顯品質感。
4.建筑物地面出風井等構筑物周邊應采用高綠籬或常綠樹對出地面的構筑物進行遮擋,削弱這些不利因素對景觀的影響。
5.配合現代風格的種植底層綠籬要干凈簡潔,樹球要成組搭配,放在對景處或視覺中心需要點綴的位置。
6.建筑邊緣需要有常綠喬木適當遮擋建筑,使建筑與鋪裝場地間有綠化緩沖。建筑與場地硬碰硬效果不好。
7.種植可以塑造空間,當場地過于開敞缺乏怡人的尺度感時可適當采用高綠籬結合喬木進行空間分割,界定出局部小空間,以創造怡人尺度。
8.底層種植并非全部鋪滿灌木才顯得飽滿,適當留出草坪空間,使種植搭配疏密結合才更顯大氣現代。特別是當空間比較小的時候鋪裝邊緣更要多留出草坪空間,這樣會顯得整個空間更寬敞。
9.住宅南側要考慮擋光,不能種太高的喬木。如果需要高大喬木作為骨架樹則一定要讓大喬木距南側窗戶保持足夠距離。
中華城領匯項目歷時兩年,經過甲方、設計、施工的不斷努力最終呈現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效果與造價找到了很好的平衡點。我也在此項目中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我也會將這些經驗繼續運用到今后的項目中,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景觀作品。
參考文獻:
[1]彭一剛.著《建筑空間組合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6
[2]【美】尼古拉斯.T.丹尼斯 凱爾.D.布朗著.劉玉潔.吉慶萍.俞孔堅.譯《景觀設計師便攜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10
[3]劉敦楨.著《蘇州古典園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