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汽車數量與日俱增,為減少占地面積,一般需要修建大量的地下車庫。人防地下車庫屬于一項國防戰備工程,設計要在平戰結合的理念下,使地下車庫設計與城市建設有機結合,既要滿足平時的功能需求,也要兼顧戰時的人防設計要求,從而實現戰備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人防地下車庫;平戰結合;優化設計
1、引言
當前國際社會關系日益復雜,加強人民防空工程建設,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尤為重要,特別是大城市的人民防空建設防護標準、防護類別以及防護面積要求更高,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且不可再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成為當前城市建設的必然趨勢,人防地下車庫的開發應用也越來越多。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對規范圖集的理解和項目實踐經驗,針對地下車庫結合人防地下工程的細節設計問題展開簡要敘述。
2、人防地下車庫總體布局
2.1人防工程等級判定
人防工程項目由當地人防工程主管單位或部門參照所在城市以及相應行政區域的戰略地位及所在地區的詳細情況,確定要建設人防地下室的面積、防護類別和抗力級別。例如人防工程在戰爭時期的防護類別定位為二等人員掩蔽所,那么其抗力級別就一定要達到六級及以上才能滿足相應的標準,防護要求、進排風系統等也要達到相應標準。
2.2人防工程口部設計
人防工程一般由若干防護單元組成,常見防護單元的主要出入口為室外出入口,出地面段盡量在主體建筑倒塌范圍以外,這樣可不做防倒塌棚架,節省造價,各個出入口最好分散設置,可靠性強且方便通風。當相鄰防護單元均為人員掩蔽部時或其中一側為人員掩蔽部或另一側為物資庫時,可在防護密閉門外共設一個室外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一般通過汽車庫坡道或室外樓梯疏散。防空地下室設在地下二層及以下各層時,應采用樓梯間直通室外地面或設置樓梯間到地下一層坡道出入口附近,通過地下一層出地面坡道作為主要出入口。人員次出入口設計一般通過主樓內的室內樓梯疏散,次入口根據疏散要求可以有多個,設計為密閉通道通往樓梯間即可。
平時地下室車庫人數較少,消防疏散對安全出口數量和寬度要求較低,而人防工程普通人員掩蔽部戰時人數較多,故優先考慮人防疏散寬度要求,按各出入口凈寬度之和應滿足0.3m/100人要求設計,設計時應充分利用汽車坡道寬度進行設計,減少樓梯數量。
3、人防地下車庫主體設計
3.1防火分區與防護單元設計
為了提高人防地下室布局的合理性高效性,防火分區的劃分宜與人防防護單元相結合,常見地下車庫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為4000平米(設自動滅火系統),一般人員掩蔽部的防護單元面積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為2000平米,所以一個防火分區可由一個防護單元或若干防護單元組成,各防護單元的防護等級和類別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為防護單元和防護單元之間平時有洞口保持連通,戰時是可以通過人防門或者防護密閉封堵板隔開,上下層的防火分區宜重合嵌套設計,這樣設計可以使地下各專業布置更加合理和經濟,連通口處高抗力防護密閉門應設在低抗力防護單元一側。防火分區和防護單元的形狀盡量規整,和行車流線協調設計,嚴格控制防護單元交界處人防門的數量,降低造價,尤其是地上有較多棟建筑時候,地上地下應統籌考慮,為以后布置進排風系統創造有利條件。
人防發電站一般結合坡道設計以方便運輸和通風,平時可以和車庫區域組成一個防火分區。戰時因為電站是染毒區(控制室區域為清潔區),而且有自己的進排風排煙系統,所以要劃分為獨立的防護單元。
3.2柱網設計
柱網的布置關系到地下室停車庫的經濟性和合理性,柱網結構跨度尺寸不應過大,同時也要考慮車輛進出停車的暢通和車庫的空間感受,常見較經濟柱網為8.1X8.1m左右,這個尺寸可并排停放3輛小汽車,同時也能很好的滿足結構受力要求。
3.3平面布置
人防和平時各功能區塊布置時,應以方便車位和設備管線的布置為原則,車庫里供地上使用面積較大的空調機房、變電站、水泵房、平時使用的電梯廳等劃入非人防區,應通過人防門與人防區隔開。
平時進出較頻繁的人防門如果設計有固定門檻,建議平時安裝可移動的鋼板坡道,方便疏散通行。人防門平時是開啟狀態,應注意開啟后對停車、相鄰的門和設備管線布置是否影響,例如車道上的人防門附近有柱子突出時可以優化設計,局部加厚人防門墻體厚度,方便人防門靠墻放置,避免損失車位。各防火分區交界處為人防門的地方應設置甲級防火門或特級防火卷簾,人防門與防火門合裝處應注意門高為2.0m。
國標圖集中人員掩蔽部次出入口附近的洗消污水集水坑設置在進風豎井內,主要通過爬梯出入清潔,層高較高時不便出入,可考慮設在附近樓梯間內,方便出入清潔。
4、通風設計
根據我國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中的規定,在對防空地下室的通風管道以及風口進行設計時,應盡量使用平時的通風管道以及風口,同時為滿足戰時的使用需要,需要在接口處設置轉換閥門,對人防地下車庫通風系統中的通風管道、排煙管道以及風口等進行組合設計,使其滿足兩種使用狀態下的功能需求,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例如,人員掩蔽部帶進風功能的次出入口由進風井、擴散室、濾毒室、戰時進風機房等組成,一般情況下戰時的進風機房為平時的排煙機房,戰時可利用平時的排風(煙)管道進行送風,方便快速轉換,也可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將戰時進風機房和平時的進風機房合二為一。戰時主要出入口即為排風口,一般結合坡道或樓梯設計,戰時廁所應靠近排風口設計,以利管線布置。風井應設計為鋼筋混凝土,出地面段風口應滿足規范距離要求,同時考慮是否影響地面消防相關的場地和道路,建議結合景觀設計,減少影響。
結語:
人防車庫的設計是一項繁瑣的工程,在設計初期,應地上、地下統籌考慮,協調各專業的要求,地庫的設計還有很多細節要注意,這需要在以后的設計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需要我們宏觀上堅持貫徹平戰結合的思想,微觀上設計要細致周到,使地下車庫的設計更完善更協調,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參考文獻:
[1]張麗莉.人防地下車庫之細節設計[J].住宅與房地產,2017(18)
作者簡介:
鄧瑞雪(1982.01-),男,本科,工程師,漢,湖南長沙,從事工作:建筑專業施工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