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個體搬運工韓某進入某新建成的小區單元內搬運材料。電梯門在一層打開后,為了方便搬運,韓某將一塊長約60厘米、寬約40厘米、厚度為1.8厘米的板狀物倚靠在一側電梯門運行的軌道上,阻止電梯門關閉。根據單元樓及電梯內的錄像顯示,此后韓某多次往返向電梯內搬運物品,約30秒后電梯顯示器開始顯示“上行”標識,又經過約60秒后,電梯開始強制關門,電梯門將木板推行至軌道中央后,該板狀物被兩扇門垂直夾住,電梯門夾著該板狀物開始上行,隨后發生嚴重的碰撞,造成電梯損壞,電梯最終停于二層。
事后,維修公司向物業公司出具《某小區電梯(右側)損壞原因認定及維修報價說明》,載明事故發生系韓某造成,維修費合計為2.2萬元。因就賠償問題協商未果,物業公司將韓某訴至法院,索賠電梯維修費2.2萬元。
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韓某將板材放置在電梯門當中,離開電梯后電梯強制關門上行,造成電梯損壞,物業公司為此支付維修費用2.2萬元,故物業公司索賠的訴訟請求有事實及法律依據,一審法院予以支持。
韓某不服一審判決,向北京一中院提出上訴。
對此,北京一中院審理后認為,根據法律規定,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院審理后認為,韓某的行為構成侵權,理應擔責。據此,北京一中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摘自《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