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七

忙里偷閑,看了一部紀錄片,名字叫——《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紀錄片講述了兩個老人的真實愛情故事,爺爺95歲,奶奶89歲,他們一起走過了76年的漫長歲月。
影片全程看起來都很平淡,看完以后,我突然懂了什么叫相濡以沫。
01
奶奶14歲的時候遇見了爺爺,還是很害羞的年紀,她扭扭捏捏,躲躲藏藏。而爺爺那時候是一名雇工,9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從小到大吃了很多苦頭,只能拼命地干活養活自己。
兩人的家境不一樣,但奶奶不嫌棄爺爺。爺爺人好,見了人總是很熱情,笑嘻嘻的。大雪紛飛的時候,爺爺迎娶了奶奶,入贅到她們家。
奶奶每次回憶起兩人的年少時期,都是滿臉笑容,她說:“結了婚以后他就再沒惹過我生氣了,因為怕傷害我,只想緊緊地把我抱住。想想真的挺感激的,他喜歡摸我的耳朵,所以現在已經成了習慣。”
他們從來沒有爭吵過,奶奶想要什么,爺爺就盡力滿足她,一寵就是70多年。
有一次奶奶在看電視,看到了好吃的柿餅,就指著屏幕說:“我想吃這個!”她剛說完話,轉過頭一看,發現爺爺不見了,原來他已經出去買柿餅了。
女兒在飯桌上提起這件事的時候,眼里都是羨慕:“現在哪個男人還會這樣做,對吧?”
爺爺奶奶一共生了12個孩子,“弄丟”了6個,有個3歲的孩子在戰亂中走丟了,還有的孩子得了蕁麻疹去世了。
孩子們長大以后,爺爺奶奶便決定兩個人一起住。他們搬到一個小村莊,門口有個小院子,在這里他們每天的生活都很慢。
02
秋天到了,院子里地上都是金黃的落葉,他們一起慢悠悠地掃落葉。
掃成一堆后,爺爺突然蹲下捧起落葉,調皮地朝奶奶的頭上撒去。奶奶也回撒過去,老兩口充滿童心地嬉鬧了起來,就像從前一樣。
冬天下雪時,院子里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積雪。奶奶用雙手拾起一些,對爺爺說:“聽說吃初雪對聽力有好處,你吃一點,耳朵就更好使了。”
爺爺低下頭吃了一口,說味道還不錯,你也嘗嘗。
老了以后,倆人的聽力都不比以前了,說話要湊到耳邊說,才能聽清,但他們每次都很耐心。奶奶有時候想聽爺爺唱歌了,爺爺便笑著唱了起來,得到奶奶的夸獎后還手舞足蹈。
在外面玩累了,他們手牽手慢慢地走回家,一起煮飯、做菜。奶奶知道爺爺喜歡吃小菜,每次都會準備幾碟。她還會小心翼翼地夾菜喂給爺爺,問他好吃嗎。爺爺點點頭說:“好吃。”
奶奶笑著說:“這輩子你就沒說過不好吃的話,每次你都是不好吃的話就吃一點,好吃的話就吃很多。”
后來,他們在路邊順手撿到一只小狗,爺爺很喜歡,取名叫“恭順”。后來又有了狗狗“小不點”。閑暇的時候就坐在院子里逗逗小狗,曬曬太陽。
在這里,沒人打擾他們,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兩個人年紀也越來越大了。
03
倆人一起去山上砍柴,走了一會兒,背著柴的爺爺便累得要停下來休息。
奶奶打趣地說:“以前你身體特別強壯,能背很多東西,現在有什么感受?”爺爺說:“我都95歲了,身體當然不如以前了。”
奶奶問:“那你要活到100歲嗎?”爺爺說:“要的。”
奶奶說:“那到時候誰給你做飯呢?”爺爺說:“你啊。”
晚上睡覺時,爺爺總會等奶奶睡著以后,才開始躺下。但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睡到半夜,爺爺總是會咳嗽氣喘。
奶奶被吵醒了,起來幫他拍背,擦身子,握著他的手心疼地說:“你的胳膊細了好多。”
他們很少提起離別的話題,但彼此心里都清楚,倆人在一起的日子越來越珍貴了。
他們手牽手一起去集市玩,做了他們一直想做的事——買了6套孩子的衣服。奶奶想著如果誰先走一步,就把這些衣服帶給“丟失的”孩子們穿。
但讓人始料未及的是,狗狗“小不點”比他們更早離去。一起去埋的時候,奶奶哭了許久。
狗狗走了以后,爺爺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瘦弱了,有一天,他還是倒下了。
04
子女們趕來要送他去醫院,奶奶說:“之前去大醫院看過了,說是老了,吃什么藥都沒用,就這么平安地度過吧。”
奶奶說完就止不住地抹眼淚。
時間啊太殘忍了,為什么不能走得慢一點,讓爺爺老得再慢一點呢。骨瘦如柴的爺爺躺在床上,經常氣喘,起個身也變得艱難,嘴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醫生說最多只剩三個月了,奶奶躺在床上陪著他度過最后的時光。
大雪紛飛的時候,爺爺還是走了。
奶奶在他的墓碑前點了一個火堆,燒了很多衣服。一邊燒一邊說:“這是你夏天的背心,要好好穿啊,要分清楚這些衣服,自己一個人也要好好照顧自己。你要忍住想我,我也要忍住想你,我要回家去了。”
燒完衣服后,奶奶顫顫巍巍地一個人在雪地里走,走著走著突然停了下來,坐在地上大哭起來。
古話說:“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究竟什么才是愛情?我想這對爺爺奶奶已經給了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