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榕生 圖/鄭培鑾

“今天出現了三只中華白海豚,第一次看見三只一起,太高興了。”福建寧德市霞浦縣的攝影愛好者劉維順3月3日對記者說。
當天,在霞浦縣鹽田鄉南塘村海域,劉維順看到3只中華白海豚在海中結伴嬉戲,偶爾躍出海面。劉維順立刻拿出相機,按動快門。
“每天都在關注著白海豚有沒有來,有來就拿著相機跟它們‘玩’。”劉維順稱,今年春節后,白海豚來了好幾次,漲潮而進,落潮而出;平時它們出現時很少跳躍,但前天來了兩只,跳躍的次數最多,拍得很過癮。
中華白海豚屬鯨類海豚科,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因為海豚對海洋水質環境十分敏感,被環保學家視為衡量海洋生態環境的活 指標。

地處福建東部沿海地區的寧德市,此前海上養殖業粗放、無序,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2018年以來,寧德市全面開展海上養殖業綜合整治、轉型升級,以往海面上密布的養殖網箱、白色泡沫浮球等已不復存在,一眼望去,海面開闊,波光粼粼。




海洋生態環境的改變,也吸引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臉琵鷺,首次成群結對出現在霞浦縣松山街道福寧灣濕地。它們在灘涂上或低頭覓食、駐足守望,或悠然散步、相互嬉戲,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很興奮,相當地不容易。”霞浦縣當地的新聞工作者鄭培鑾稱,他對黑臉琵鷺、白臉琵鷺進行了跟蹤拍攝,經過十來天的蹲守,3月1日終于拍到了它們的照片。
當地愛鳥人士介紹,黑臉琵鷺、白臉琵鷺對棲息環境要求高,它們的同時出現,凸顯當地近年來開展海上綜合整治、優化生態環境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