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喜玲 馬明亮 呂 超
每天早上7 時30 分,在天潤工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樓內,經過董事長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都會看到他們的“當家人”——73 歲的邢運波已經坐在辦公室里看報表,開始了一天的繁忙工作。20 歲就進入威海市文登曲軸廠(天潤工業前身)的邢運波,50 多年來始終砥礪奮進、身先士卒,帶領數千名曲軸人一道奮戰生產一線,將一家生產小農具、職工人均利稅不足3000 元的普通企業,發展成國內最大、全球第二的曲軸生產企業,成為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排頭兵”、文登工業的“領頭羊”,書寫并見證了天潤從小變大、由弱變強的輝煌成就。
1990 年,42 歲的邢運波走馬上任曲軸廠廠長。“那個時候困難。當時工資一發,根本沒有精力搞別的。”有著多年工作實踐經驗的邢運波知道,企業興衰關鍵在人,他針對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進行大膽改革,建立了以崗位技能為主題的分配制度,大大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1996年,天潤曲軸一躍成為國家大型企業,躋身中國機械500 強。
“這一座高山翻越之后,下一座高山應該如何攀登呢?”科學技術的發展,市場競爭的殘酷,讓邢運波清醒地認識到,“長盛不衰的企業大都十分注重創新,即使處于市場主導地位時也不止步,而是主動推進各方面變革和創新,以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他從發達國家引進了先進的設備,組建了一支研發團隊,開展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建立了自己的技術創新體系。經過近20 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在2010 年成功掌握了高強度韌性球墨鑄鐵的三大關鍵技術,讓企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2020 年,公司圍繞效率提升、質量改善、成本降低等方面,完成了技術創新項目90 余項、持續改進項目4000 多項,共申請國家專利30 余項。通過技術創新,公司解決了鑄鐵性能和加工過程制約性技術難題,年節約鋼材2 萬多噸,降低原煤消耗3.3 萬噸,減少廢氣、廢渣排放10 余萬噸,較好地解決了行業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共性難題,被認定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為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邢運波親自拍板新建科研技術中心,開展一系列校企產學研深度合作,重點為智能科技項目提供技術支持,成功研發出連桿用低硅高韌性球鐵材料,應用后成本可降低30%左右,重量可減輕7—8%。目前,天潤公司與相關高校合作研發的智能物流、在線檢測等12 種智能裝備產品,已成功列入省科技廳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1 年底即可應用到生產線上。
隨著曲軸、連桿、鑄造、鍛造等方面的業務拓展,邢運波在天潤工業繼續開展智能制造的研究與成果轉化,高進程推進“工作島”“自動化”“智能化”三個層面的生產線建設。2016年,投資1 億元的CA08 虎鯊生產線投產,天潤曲軸在智能化路上邁出試探性的第一步;2017 年,天潤曲軸組建智能化推進辦公室,繼續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2020 年,企業生產線自動化率已達到60%,人均效率170 多萬元,成為國內發動機零部件加工的標桿企業。隨著國六排放標準的確定,中國各大主機廠加大投入研發新款發動機,對整個曲軸、連桿行業都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邢運波又帶領技術團隊日夜奮戰,最終攻克了道道難關,滿足了國六排放標準的要求,實現國六發動機曲軸大部分定點天潤工業。
就是靠著這份對創新的執著,在邢運波的帶領下,天潤相繼建起了國家級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高端創新平臺,企業研發申報各類專利達200 多項,先后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等榮譽。
2008 年,在與世界最大的曲軸制造商蒂森克虜伯的“合資”終止之后,邢運波果斷做出上市決定。上市前評委曾問:“怎樣參與全球競爭?優勢又是什么?”邢運波回答:“沒有優勢。但我們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打贏點,擴到面,然后再鞏固這個面,一點點占領市場。”
但是如何打開國際市場,讓天潤產品成功走出國門,又成為邢運波遇到的一個難題。
“產品質量是保障企業聲譽的基礎,沒有質量,就沒有市場,就沒有信任,就沒有企業的未來。”邢運波認為,只有提高產品質量,才能在高手如林的國際市場內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成為國際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執牛耳者。邢運波積極汲取國內外先進質量管理經驗,建立了規范的企業戰略規劃管理體系,創造性地推出了具有天潤特色的TRPS 管理系統。
美國康明斯是全球頂尖的汽車發動機制造廠。邢運波得知該企業在襄樊和東風合資設廠后,便立刻主動與康明斯取得聯系,提出要為對方配套曲軸,結果換來的卻是接二連三的拒絕。經過多方打聽,邢運波終于知道了自己被拒絕的原因,原來是對方擔心天潤生產的曲軸質量不過關。
知道了原因的邢運波不僅沒有沮喪,反而是更加信心滿滿。不久之后,他便親自帶著樣品抵達襄樊。當試用過天潤曲軸的產品后,康明斯相關負責人驚訝不已:這和我們本土供應商產品的質量一樣!
2007 年,由于天潤在康明斯曲軸配套過程中的優異表現,被推薦為潛在國際戰略供應商,與蒂森克虜伯、馬勒等國際巨頭同臺競爭,并最終在競爭中戰勝蒂森克虜伯和馬勒,成為康明斯戰略供應商,進入到康明斯的連桿配套體系,開始生產脹斷連桿,并成功收購馬勒(中國營口)生產線,把世界最大的商用車連桿生產企業——德國馬勒,擠出了中國脹斷連桿市場。
憑借著康明斯這第一塊敲門磚,受益于過硬的品質、先進的設備、雄厚的技術和優秀的團隊,邢運波帶著他的“天”牌曲軸,接連敲開了戴姆勒、卡特彼勒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大門,天潤全系產品直接出口德國、英國、意大利、美國、韓國等國外著名公司,在國際市場全面開花。
眼下的文登智能制造產業園,德國戴姆勒、美國卡特彼勒、康明斯三大國際巨頭正進一步深化與天潤曲軸的合作,重型曲軸、船機連桿等多個高端制造項目加速推進,天潤工業的國際化戰略正在逐步實施。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沖擊,傳統內燃機曲軸、連桿行業面臨著較大挑戰,天潤發展遭遇瓶頸。在這種情況下,邢運波帶領所有天潤人不等不靠、主動求變,開啟了二次創業新征程,奮力再造新天潤。

邢運波(中)在生產車間與技術人員交談
2020 年4 月,“天潤曲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天潤工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其后不到1 個月的時間,天潤工業第二主業——空氣懸架項目便落地上馬。
定了就要干,干就要最好。在第二主業的論證開發過程中,邢運波專門做出批示,成立以總經理為組長、兩位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為副組長的第二主業項目考察小組,確定了20 多個備選項目,精心選擇了未來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級別的空氣懸架作為公司第二主業。
有了好項目,人才、團隊才是關鍵。在與車輛工程博士、從事空氣懸架研究20 年的張廣世團隊接觸過程中,考察小組一周多次前往青島,與張廣世博士進行面對面交流,最終順利確定了合作事宜。
篳路藍縷,玉汝于成。從2020年初確定合作意向,到5 月20 日正式成立合資公司,再到11 月18 日首批產品順利下線、成功交付客戶,天潤人再次刷新了產品交付紀錄。
如今,天潤工業生產的“天”牌曲軸已經成為中國汽車零部件的標桿產品,是國家發改委和機械工業聯合會指定的汽車零部件民族品牌,部分系列型號的產品以及鑄件產品,直接出口美國、英國、意大利、韓國、土耳其等國家,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80%。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天潤工業的每一次成績,都不是幸運使然,而是厚積薄發。天潤工業的發展歷程,更是體現了邢運波這名共產黨員和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當前,勇于創新、思路超前的他又將目光瞄準了公司的廣闊未來,要打造國內規模最大的空氣懸架生產基地,實現再造新天潤的宏偉目標,推動企業不斷朝著世界一流邁進。盡管已經70 多歲,但他胸中依然燃燒著激情,他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多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