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邱其瓊
攀枝花市是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古樹名木資源豐富。根據四川省古樹名木普查認定,全市現有古樹名木331株,最高樹齡1100年,主要品種有黃葛樹、木棉樹、椴樹、鐵杉、紅椿、清香木等。眾多的古樹名木,是鄉愁的載體,保留著基因,記錄著歷史,與我市星羅棋布的古村落、民族村落、鄉村景致交相輝映,不僅傳承著攀枝花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也彰顯著深厚的生態底蘊和濃濃的綠色情結。
近年來,攀枝花市不斷強化各項管護措施,組織開展資源調查,完善政策保障機制,切實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有力促進了生態增量、旅游增長和文化增色。
一是通過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將古樹名木保護管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林業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組織開展資源普查,研究解決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及時向社會公布古樹名木保護名錄,并將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納入區縣林業主管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是為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我市對登記在冊的331株古樹進行了掛牌保護,做到一樹一牌,設置二維碼“身份證”掛牌保護,推進古樹名木“數字化”管理,建立古樹名木數據庫,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清楚知道該古樹名木的科、屬、種名字以及生物學特性等相關信息。
三是建立了古樹名木信息檔案。對全市331株古樹名木登記建檔,一樹一檔建立了古樹名木信息檔案,對古樹名木依其樹種、樹齡、胸徑、冠幅、生長勢、生長環境等做詳盡記錄,對有關古樹名木的歷史典故、傳說、故事、神話等做記錄整理和宣傳,既給保護古樹名木提供依據,又加深人們對古樹名木的認識,從而達到積極保護古樹名木的目的。
四是落實了古樹名木監管職責。切實履行古樹名木保護的監督管理責任,開展古樹名木巡查檢查,督促指導古樹名木的具體管護者開展保護工作。通過大力宣傳古樹名木保護方面的政策法規,增強群眾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使人們認識古樹名木的價值,養成愛護古樹名木的習慣,減少或避免人為破壞。嚴格執行《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五是開展了古樹復壯技術研究。組織林業技術人員深入研究老古樹名木的保護、復壯技術,針對各種不同狀況,制定相應的復壯技術方案。研究制定古樹名木資源普查、鑒定評估、養護管理、搶救復壯等技術規范,建立健全完善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技術規范體系,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提供科學咨詢和技術支持。
六是落實古樹日常管理責任。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和古樹名木權屬情況,落實古樹名木管護責任單位或責任人。根據古樹名木生長勢、立地條件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制訂科學的日常養護方案,督促指導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認真實施相關養護措施,積極創造條件改善古樹名木生長環境,有針對性地采取保護措施,極大提高了有關單位和廣大群眾的古樹保護意識。
攀枝花的古樹名木融村落文化、生態文化、民族文化、風水文化于一體,體現了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度融合。通過明確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職責,把加強古樹名木管理作為村規民約的重要內容。圍繞全域康養旅游積極推進“旅游+林業”,把林業生態建設與打造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傳統村落保護等有機結合,為建成“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添景添彩。在古樹名木保護與管理中,注重加大我市特色生態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大力倡導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綠色生態理念,推動形成人人關注生態、全民參與護林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