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凱 ,余正陽 ,婁博
1.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介入科,山東聊城 252000;2.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山東聊城 252000;3.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康復科,山東聊城 252000
腦血管疾病為臨床多見的疾病之一, 腦血管疾病患者存在比較大的殘疾風險性,其病死危險性也較高,而且,腦血管疾病患者易出現復發現象等[1]。 腦血管疾病患者多存在昏迷情況,發生偏癱現象,具有口角及眼部歪斜情況等,嚴重影響腦血管疾病患者日常生活,并對腦血管疾病患者機體健康情況帶來危害[2]。 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存在一定復雜性, 易出現后遺癥現象[3]。 所以,為腦血管疾病患者選用有效且科學臨床治療方案非常關鍵和重要, 進而積極改善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情況[4]。 神經介入治療方法是腦血管疾病患者臨床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近些年,神經介入治療方法在腦血管疾病患者臨床治療中逐漸推推廣使用, 獲得良好治療功效[5]。 該文便利選擇2018 年5 月—2020 年1月該醫院診治的72 例腦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評估神經介入治療方案開展在腦血管疾病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的價值。 現報道如下。
便利選擇該院診治的72 例腦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運用擲骰子方式分為參照組、試驗組,每組36例。參照組年齡(51.22±3.45)歲;試驗組年齡(51.47±3.68)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患者經臨床診斷存在腦血管疾病;開顱手術治療方案、 神經介入治療方案都提交醫學倫理會之后被批準;患者或患者家屬均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患者存在視網膜病變;患者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夾層動脈瘤。
參照組采取開顱手術治療方案:采取頭架予以患者頭處固定,實施硬膜外麻醉干預,采取電鉆實施開顱操作,參考腦處CT 等檢測結果明確血腫狀況,除去血腫。
試驗組采取神經介入治療方案: 予以患者腹股溝位置消毒,明確穿刺部位,實施局麻干預,采取導引管于穿刺部位刺進至病變位置, 并采取微量泵導管泵注200 000 U 尿激酶加20 mL 生理鹽水,速率是一分鐘泵注1 mL,完成介入治療之后予以穿刺位置包扎。
記錄兩組治療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
顯效: 頸動脈變窄情況以及椎動脈變窄情況都恢復正常;有效:頸動脈變窄情況以及椎動脈變窄情況改善;無效:并沒有滿足以上對應指標內容[6]。
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4.44%, 明顯高于高于參照組治療,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
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78%, 低于參照組19.44%,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腦血管疾病在臨床診治中相對比較多見, 腦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沒有獲得盡快針對性治療干預易出現死亡情況, 部分經救治后存活的腦血管疾病患者也存在一定并發癥情況, 損害腦血管疾病患者機體健康情況和生命健康狀況, 導致腦血管疾病患者日常生存質量下降,增加腦血管疾病患者家庭負擔及生活壓力[7]。 腦血管疾病患者于老年人中較為多見, 引發腦血管疾病的因素比較多且復雜,動脈硬化情況、高血壓疾病、心臟疾病、腫瘤疾病等可能導致腦血管疾病的發生[8]。 腦血管疾病患者發病主要是由于其腦處血管出現改變,引發腦內血管血液供應情況降低, 干擾腦血管疾病患者腦處健康狀況[9]。 針對腦血管疾病患者予以積極治療干預存在重要意義, 進而提升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質量情況。
神經介入治療方法為腦血管疾病患者常用治療手段, 神經介入治療方法依據動脈插管及靜脈插管針對腦血管疾病患者顱內腦血管實施治療干預, 神經介入治療方法存在較少損害情況, 對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受損情況不大,具有比較高的安全度[10]。 針對腦血管疾病患者實施神經介入治療干預有助于其機體盡快康復,針對不存在嚴重肝腎功能方面障礙情況或是心功能方面障礙情況的腦血管疾病患者, 都能夠予以神經介入治療干預,改善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質量[11-12]。 該次結果表明, 試驗組治療有效率94.44%高于參照組77.78%, 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2.78%低于參照組19.44%。 劉祥玉等[13]涉及相關內容資料中,介入組并發癥狀況(2.10%)對比常規組并發癥狀況(21.00%)得以降低。 和該次對應研究數據資料具有部分相似的地方,顯示出該次數據指標結果具有一定可靠性[14-18]。 神經介入治療方案主要是采取導管等予以腦血管疾病患者神經系統血管病變位置實施治療干預, 并注入尿激酶等藥物,改善腦血管疾病患者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促進腦血管疾病患者纖溶酶原轉化成纖溶酶, 增加對應凝血因素,促使腦血管疾病患者血栓情況得以溶解,促進腦血管疾病患者獲得較好溶栓功效, 并改善腦血管疾病患者血管狹窄情況, 促使腦血管疾病患者受阻血管獲得擴大, 積極改善腦血管疾病患者病變血管對應低灌注情況, 提升腦血管疾病患者腦內組織對應血液供應情況。
綜上所述, 為腦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神經介入治療方案體現較佳治療干預功效, 有助于增加腦血管疾病患者治療干預有效性, 并減少腦血管疾病患者出現并發癥情況,具有較好治療干預安全性,顯示出進一步推廣使用的治療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