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吳希堯
1.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體檢中心,山東濟南 250022;2.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健康管理科,山東濟南 250022
女性群體中,乳腺疾病的發病率整體較高,從臨床的角度來看,女性高發的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囊腫、乳腺增生癥改變、乳腺癌等,其中,以乳腺癌疾病的危害最大。 從衛健委最近發布的數據情況來看,最近幾年我國女性乳腺類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出了逐年上升的趨勢,與此同時,我國女性的乳腺類疾病發病年齡呈現出了逐年下降的趨勢,因此,做好針對女性乳腺類疾病的普查工作,不僅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同時對于患者康復率的提升也有著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超聲乳腺檢查的方式具有靈敏度高、精準度高的特點,能夠在早期發現女性的乳腺類疾病問題, 提升惡性乳腺疾病的診斷效率,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在此基礎上,有效提升乳腺類疾病患者的生存率。 文章就針對超聲在婦女乳腺體檢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具體分析,隨機選擇該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接診的疑似乳腺疾病患者400 例為臨床觀察對象, 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隨機選擇該院接診的疑似乳腺疾病患者400 例為臨床研究資料,將患者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200 例患者,已婚女性102 例,未婚女性98 例,患者年齡24~63歲,平均年齡為(47.5±2.8)歲。 觀察組 200 例患者,已婚女性 105 例,未婚女性 95 例,患者年齡 25~65 歲,平均年齡為(46.8±2.6)歲。 該次臨床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必準后并由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進行。
該次研究中,排除有乳腺疾病史,乳腺手術,癌癥患者。 納入標準:無語言障礙,未做過乳腺檢查或做過乳腺檢查無異常人員。 所有患者在后期均需要同時接受病理檢查,以病理檢查結果為該次研究的參考標準。
在此基礎上, 對照組患者采用鉬靶的方式進行檢查,檢查的過程中,患者首先需要調整好自己的體位,接受檢查過程中,以仰臥位為最佳,影像檢查人員對患者的乳腺部位進行掃描,在此基礎上,綜合醫師的初步診斷結果,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確定,給出最終的診斷結果。
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方式進行乳腺檢查, 檢查過程中,患者需要先將自己的體位調整至仰臥位,在此基礎上,充分暴露自己的乳房位置,醫生在對患者進行檢查的過程中以患者的乳頭為中心點, 按照逆時針順序或是順時針順序進行縱切檢查, 要保證檢查工作開展的多方位性以及多切面性,在此基礎上,檢查過程中還需要保證連續,避免中斷,最大限度地保證所顯示圖像的清晰度,與此同時,還需要認真觀察以及分析患者乳腺各個層次組織的聲像特征, 觀察患者的雙側腋窩位置,是否存在淋巴結腫大的問題[1]。 除此之外,醫生還需要認真了解患者的過往疾病史以及生理情況, 重點關注女性日常的月經周期情況,除此之外,還需要了解女性家族內是否存在乳腺類疾病史, 針對存在乳腺類家族病史的患者要重點關注, 對于疑似存在乳腺類疾病的患者要通過病理檢查的方式予以確診。
分析該次參與研究兩組患者的疾病檢出率[2]。 分析該次參與研究兩組患者的疾病檢出階段。 分析該次參與研究兩組確診患者的后期康復情況。
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t 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及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該次研究中,對照組共200 例患者,其中,病理檢查結果顯示共166 例患者存在乳腺類疾病問題, 而觀察組共200 例患者,136 例患者被確診存在乳腺類疾病問題, 通過將病理檢查結果與兩組患者的乳腺類疾病檢出率進行對比, 能夠輔助判斷兩種檢查方式對臨床診斷的參考價值。 該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接受檢查后總乳腺疾病檢出率高于對照組患者, 說明相比于常規鉬靶的檢查方式, 在婦女乳腺體檢中應用超聲檢查方式具有更好的效果。 見表1。

表1 分析兩組患者的乳腺疾病檢出率對比[n(%)]
從該次研究觀察組的檢查結果來看, 病理檢查中53 例患者被確定為乳腺疾病早期,60 例患者被確定為乳腺疾病中期,53 例患者被確定為乳腺疾病晚期,而從影像檢查結果來看, 早期檢出準確率為94.34%, 既有50 例患者被診斷出早期乳腺疾病。 而超聲檢查結果在中期乳腺疾病以及晚期乳腺疾病的檢查中, 檢查結果準確率均為100%。 從該次研究對照組的檢查結果來看, 對照組共有42 例患者被確診為早期乳腺疾病,40例患者被確診為中期乳腺疾病,54 例患者被確診為晚期乳腺疾病,在影像檢查中,30 例患者早期檢出,32 例患者中期檢出,53 例患者晚期檢出。 從統計結果來看,鉬靶檢查方式的中期檢出率及晚期檢出率相對較高,早期檢出率相對較低。 見表2。

表2 兩組確診患者的疾病檢出階段對比[n(%)]
觀察組患者在確診后經過治療, 總治療有效率為82.53%,而對照組僅為65.44%。 眾所周知,早期乳腺疾病患者若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方式進行治療, 其治愈率遠高于晚期乳腺疾病患者。 觀察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 說明在婦女乳腺檢查過程中,超聲檢查方式能夠真正幫助患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在此基礎上,為患者后期的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該組數據中,兩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確診患者的后期康復情況對比[n(%)]
從女性乳腺類疾病的發病原因來看, 肌體內部代謝紊亂、雌激素分泌異常都是十分常見的原因,而女性日常的生活習慣、用藥情況、情緒特點、生活環境特點、飲食特點又是影響機體代謝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對于女性乳腺疾病患者來說, 月經周期的變化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 常見的女性乳腺類疾病主要包含以下幾類。
①乳腺增生癥的改變, 此類疾病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多發生于30~40 歲之間的育齡婦女群體中,此類疾病的發生與女性的月經周期變化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除此之外,女性黃體素分泌不足、卵巢功能紊亂、雌激素分泌量過剩也會導致女性出現乳腺類疾病。 與此同時, 部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偏愛高糖、 高脂肪類食物,加之生活壓力比較大,所生活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 也是導致女性發生雌激素代謝紊亂問題的重要原因。 從臨床的角度來講,乳腺增生癥的改變常見以下幾方面的癥狀,在月經前的3 d 左右,乳腺一側的乳腺或雙側的乳腺會出現疼痛或是腫脹的問題, 隨著月經周期的臨近,這一癥狀也會日益加重,而在月經周期過后,相關癥狀也會逐漸消失[3]。 從超聲圖像的角度來講,存在乳腺增生癥改變問題的女性,乳腺邊緣相對于健康女性來說更加完整、光滑,但是,雙側乳腺腺體相對于健康女性來說比較肥大。 而從超聲檢查結果來看,內部不同區域的回聲存在較大的差異, 顯示結果相對紊亂,部分女性的檢查結果中能夠見到粗大光點。
②乳腺囊腫, 此類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女性的乳腺管堵塞, 在這一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情況下患者的乳腺管會逐漸擴大, 進而導致出現乳腺囊腫的問題。 從超聲圖像的角度來看,患者的囊腫形態普遍具有明顯的邊界,形狀具有較高的規則性,以橢圓形或圓形為主。 囊腫的后臂位置具有較強的回聲,但是囊腫的內部位置少見回聲。
③乳腺纖維腺瘤, 青年女性是此類疾病的高發群體,臨床上以單發為主,其主要發病原因在于女性肌體內過量分泌雌激素[4]。 從超聲圖像特點來講,乳腺纖維腺瘤外部形態相對規則,周邊位置可見清晰包膜,邊界光滑。 從內部的回聲情況來看,可看到分布均勻的弱光點,后部的回聲強于前部。 多數情況下,乳腺纖維腺瘤以橢圓形或圓形為主,體積較小,在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情況下會逐漸轉化為囊性病變。
④乳腺癌,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惡性病變,各個年齡段的女性均有概率發病。 此類疾病的早期臨床癥狀多不明顯,但是病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惡化,多數女性的乳腺癌均是由其他類型的乳腺疾病逐漸惡化轉化而來,因此發病機理相對復雜。 乳腺癌多為無痛性腫塊,在進行超聲檢查的過程中,腫塊的后部位置以及內部均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無聲衰竭, 相對于傳統的X 線檢查方式, 超聲技術在早期乳腺癌的診斷方面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
①在乳腺檢查中,從超聲技術的應用優勢來看,主要包括診斷操作簡單,診斷準確率高,檢查過程中不良反應小,適用人群廣泛等[5-8]。 與此同時,患者可在治療的不同階段反復進行檢查,不會對機體造成較大損傷。
②在乳腺檢查中超聲技術的應用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對于1 cm 以下的腫瘤顯示概率相對較低,易發生漏診的問題。 與此同時,在患者乳腺位置過于豐滿的情況下,掃描的全面性容易受到影響,因此,最大限度地保證診斷的準確性,需要醫師具備豐富的診斷經驗,與此同時,還需要注意操作技巧,進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診斷過程中出現誤診以及漏診問題的概率。
李艷娟等學者[6]在《乳腺超聲檢查在育齡婦女體檢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研究中,320 例檢查人員采用超聲檢查乳腺增生癥320 例、乳腺囊腫50 例、乳腺纖維腺瘤27 例、乳腺導管擴張癥8 例、乳腺癌2 例,檢查誤診共12 例。 該文研究中,在對婦女進行乳腺體檢的過程中,從該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的疾病檢出率整體高于對照組患者,其中觀察組檢出乳腺癌5 例、乳腺纖維腺瘤22 例、乳腺囊腫105 例、乳腺增生癥改變34例,總乳腺疾病檢出率166 例。
綜上所述,在對婦女乳腺問題進行檢查的過程中,超聲檢查可作為首選方式, 超聲檢查相比于鉬靶檢查方式來說具備諸多優勢,一方面其具有更高的基礎,另一方面這種檢查方式在早期診斷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操作簡單放射性低,使用人群相對廣泛,即使是哺乳期以及妊娠期婦女也可安心檢查。 因此,在對女性乳腺疾病進行篩查的過程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非常值得在臨床上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