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X”證書制度的提出,推動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校內實訓基地等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發展,是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本文將根據“1+X”證書制度實施的現狀對中職學生技能培養方式進行探析。
關鍵詞:1+X證書制度;中職學生;技能培養方式
“1+X”證書制度可以分解為學歷證書加若干個職業技能證書,“1”是指學歷證書,是被教育主體在國家規定的學習期間通過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而獲得的文憑。學歷證書的獲得主要通過課堂學習這一途徑來實現對主修專業書本知識的消化吸收。“X”是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用來反映學習者的不同職業技術能力水平。目前職業技能評價標準有行業能力標準和技能等級標準,學習內容相對廣泛,既包括行業技能能力的理論知識,又包括技能操作等相關知識。實現途徑可以是校企合作、校外實訓也可以是學徒制等新興人才培養方式。需要補充的是,對職業技能證書獲取途徑的多樣性還在不斷探討中,未來發展的各種可能性都將使得職業技能型人才的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
“1+X”證書制度提出的大背景是基于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職業教育面臨的困境,為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創新能力,緩解就業矛盾,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從而要求在學生既具備專業知識,同時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多樣化的技能。“1+X”證書制度的提出,推動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校內實訓基地等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發展,是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本文將根據“1+X”證書制度實施的現狀對中職學生技能培養方式進行探析。
一、“1+X”證書制度夯實了職校學生“一專多能”的可行性
由“1+X”證書的概念可知,職業院校的學生在畢業時會同時獲得一份學歷證書和多份職業能力證書。學生在擇校時同時也選擇了自身感興趣的專業方向,接受職業教育時,為了獲得學歷證書和技能證書,將時間和努力耕耘在其感興趣的領域并發揮其特長,不斷助長其社會生存能力。且“X”證書是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統稱,即可以是一個證書,也可以是多個證書;即可以是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能力水平證書,也可以是與其所學專業不相關的多重證書。“X”所代表的若干職業證書是持證人職業能力水平的通行證,與學位證書一樣能夠表現持證者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利于持證人在其他領域發揮作用,促進就業。
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模式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發展至今,離不開國家有關政策的大力支持,其中“1+X”證書試點工作的提出為職業院校實現產教融合提供了有效地政策指導。中職院校實現產教融合離不開政府、企業和學校的默契合作,在“1+X”證書試點工作的推動下,政府、企業和學校三方的配合才能更加密切融合。首先,政府和企業從人才需求角度出發制定技能型等級證書,學校在人才需求標準的制約下,更正人才培養方案。這意味著人才培養從理論和實踐上達到一致,學生畢業后憑借企業認可的技能標準即可進入企業工作,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其次,“1+X”證書制度所提倡的多技能等級證書面向現代農業、服務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多項技能人才緊缺領域,前瞻性人才需求信息管理有利于緊缺領域的人力資源儲備。學生通過不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學習,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反而可以通過企業實踐來豐富專業認知。此外,在“1+X”證書制度推行過程中,政府積極引導企業和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的全方位對接;企業工作人員和職校教師在實操工作上的深度交流;學校根據企業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鼓勵學生積極考取各類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利于更多更多復合型高技能人才的輸出。
三、“校內實訓基地”培養模式
實訓基地是進行實踐教學的前提,是校內實訓專業實現規模經濟的最佳途徑之一。國家積極推動“1+X”證書試點工作的推廣,促成大批校內實訓基地的建成,具體建設方案可以是院校自建、校企合作、企業出資等多種方式。建設校內實訓基地的意義在于學生可以隨時將課堂理論知識與校內實訓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操作。比如,大部分中職學校自費建設了菜鳥驛站、直播實訓室、校園超市等學生實訓基地,除供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對口專業使用外,也是校內非對口專業學生的體驗基地、興趣基地。這些實訓基地只需較少資金投入、較小空間占用便可以帶來超大規模“經濟效應”,省去了學校與校外企業溝通的經濟成本,也避免了在校外企業實訓過程中對正作業工作的困擾,消除了學生實操電子商務的流程的主要顧慮。
此外,還有涉及高技術類型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這些基地建設主要考慮到購入實訓的及其成本高低以及實訓與企業之間存在的差異等問題。但毋庸置疑,在“1+X”政策推動下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是提高中職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四、“以賽促學”培養模式
中職院校的相對優勢在于它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這一優勢在各類型中職競賽中表現的尤為明顯。隨著近年來教育部門對各種職業技能大賽加大投入,企業參與比賽的權重逐日增加:從比賽的軟件、流程、目的到評審,職業技能大賽與實踐結合的越發緊密。在“1+X”證書制度實施之前,學生礙于學校無法提供真實模擬設備而停留在理論階段,而職業技能大賽的具體操作環境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不僅賽后學生可以獲得各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同時這些比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充分調動了企業、學校、老師、學生的積極性,不斷為社會輸送了一批批優秀的實踐人才。通過職業技能大賽打通校企合作的橋梁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職業院校應當轉變教學模式,加大對技能大賽的投資力度,對學生投身技能大賽的精神支持;此外,在職業技能大賽中進行職業技能教育可以很好地利用學生的求勝心理來提高學生的專注力,甚至通過晉級比賽進入到更深層次的技能學習,真正實現“以賽促學”。
河南省大中專院校就業創業課題“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院校1+X證書制度的實施路徑探索”(編號:JYB2020338)
河南省民族中等專業學校張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