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傳寶
(大唐陽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陽城 048102)
氣泡霧化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基于該理論的點火油槍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1]。經過多年的發展,氣泡霧化油槍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在電站鍋爐中逐漸得到應用。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政策要求的日趨嚴苛,傳統的機械霧化式油槍由于存在霧化效果差,顆粒尺寸大,燃燒不充分,火焰溫度低,耗油量大等缺點,正逐步被氣泡霧化技術的油槍取代。
某燃煤電站配置兩臺由東方鍋爐集團公司引進,美國福斯特·惠勒公司技術設計制造的DG2060/17.6-II3型鍋爐,該鍋爐為亞臨界壓力,中間一次再熱自然循環鍋爐,雙拱形單爐膛,“W”型火焰燃燒方式,固態排渣,全鋼結構,全懸吊結構,平衡通風,露天布置。
脫硝系統采用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技術,催化劑按照2+2(2層運行,2層備用)布置;脫硫系統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技術。
點火油槍采用美國Forney公司的產品,每臺機組36套Q87油燃燒器作為點火裝置,Q87點火器采用機械霧化油槍,燃油進口壓力為2.7 MPa,單只出力為1 150 kg/h,調節比為1.5∶1。
W型火焰鍋爐設計煤種為難燃燒的低揮發分無煙煤,機組啟動時需要投運大量油槍以點燃煤粉,平均每次啟動消耗燃油約60 t。近年來,由于環保部門對燃煤鍋爐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日趨嚴格,要求機組在點火啟動階段也必須實現粉塵和二氧化硫(SO2)的達標排放。因此,機組點火后必須投運脫硫和除塵系統。采用傳統的機械霧化油槍點火時,由于霧化效果不理想,燃油燃盡程度低,導致煙氣中含有一定量的未燃盡油滴。油滴經過電除塵時會附著在電除塵極板上,造成電除塵效率降低甚至失效;進入脫硫吸收塔,會污染石灰石漿液,造成漿液起泡,導致脫硫效率大幅下降。因此,進行油槍改造對于當前燃煤鍋爐來說勢在必行。
改造方案編制的原則:首先,選用技術成熟、運行可靠的氣泡霧化油槍;其次,充分利用現有設備和系統,以盡量小的設備系統改動,實現燃油系統的可靠、高效運行,徹底解決鍋爐在啟動階段油耗高、影響電除塵、脫硫系統等環保設備安全運行的難題。
在油槍選型方面,本文選用了某公司生產的SQ型氣體爆炸霧化油槍,即氣泡霧化油槍。該油槍與傳統機械霧化或氣動霧化油槍的區別在于:它利用氣泡作為霧化動力,氣泡由壓縮空氣、蒸汽及其他氣體在油槍的氣泡發生器中產生,并形成帶壓“油包氣”的氣泡流;當氣泡克服了包裹在氣泡周圍燃油油膜的表面張力后,通過爆炸破裂將油膜撕碎,并形成非常細小的液霧,且這種通過克服燃油表面張力來達到霧化目的[2]霧化燃油所需的能量遠小于常規噴嘴,其結構圖如圖1所示,技術參數如表1所示。

圖1 SQ氣泡霧化油槍結構圖

表1 SQ型氣泡霧化油槍技術規范
系統流程圖見圖2(先介紹一下氣泡霧化搶的工藝流程,再寫相關的設備改造),燃油點火系統設備改造的具體內容如下:
(1)保留原有的環形燃油管道,但將燃油供應壓力由原來的3.0 MPa降至1.5 MPa;
(2)點火裝置不變,利用原設計的HESI高能點火器點火;
(3)油槍推進裝置不變,利用原來的壓縮空氣推動氣缸,帶動油槍進退;
(4)將油槍槍管和噴頭更換為SQ型氣泡霧化油槍專用槍桿和噴頭;
(5)原有的蒸汽吹掃系統改為壓縮空氣系統,提供油槍所需的霧化空氣和吹掃空氣;
(6)原有的燃油和吹掃蒸汽快關閥不變,分別控制改造后系統的燃油和壓縮空氣,但在壓縮空氣快關閥后增加一個三通,分別作為油槍霧化氣源和管路吹掃氣源,同時在供油快關閥后增加一個調節閥,用于調節油槍燃油的流量,以控制油槍的出力。

圖2 氣泡霧化油槍工藝流程圖
檢查系統備用良好,啟動油槍投運程序,按照以下步序進行(以A組第一支油槍A1為例):
第1步:將A1油槍C擋板開啟至點火位(>60%);
第2步:A1油槍推進;
第3步:A1油槍打火槍推進;
第4步:開啟A1油槍吹掃電磁閥,等待時間10 s;
第5步:關閉A1油槍吹掃電磁閥;
第6步:開啟A1油槍供油電磁閥,打火變壓器打火,等待時間20 s;
第7步:打火桿退出;
第8步:結束。
確認鍋爐不需要油槍時,啟動油槍退出程序,自動執行以下步序:
第1步:關閉A1油閥;
第2步:A1油槍打火桿投入;
第3步:檢查A1油槍投入;
第4步:開啟A1油槍吹掃閥、打火桿打火;
第5步:退出A1油槍打火槍;
第6步:關閉A1油槍吹掃閥、退出A1油槍;
第7步:關閉A1油槍油閥;
第8步:A1油槍子組停運結束。
(1)投油槍前就地檢查壓縮空氣供氣母管壓力正常,壓力表顯示大于0.5 MPa。
(2)檢查油槍供油手動門、供氣手動門開啟,油槍軟管連接完好,無漏油現象。
(3)油槍投入后就地檢查供油針型調節閥后油壓0.4~0.5 MPa,否則進行調整。
(4)通過油槍看火孔檢查油槍著火正常,否則立即退出油槍。
(5)油槍退出后檢查退出到位,電磁閥動作位置正確。
(6)手動開啟壓縮空氣吹掃針型調節閥,吹掃2 min后關閉壓縮空氣吹掃針型調節閥。
(1)根據油槍投運數量及燃油消耗量,調整供油泵供油壓力,保持爐前供油母管壓力1.0~1.2 MPa。
(2)油槍投運后,根據油槍火焰及燃油流量,調整油槍供油調節閥,調節油槍出力適當,一般點火初期調整油槍出力在0.5~0.6 t/h,以盡快提高爐膛溫度。制粉系統啟動后,逐漸調整油槍出力至0.3~0.5 t/h,在滿足助燃要求的情況下,減小燃油消耗。
(3)油槍投運后,根據火焰情況,及時調整油槍供風擋板(C擋板)開度,保證燃燒充分,火焰穩定。
對于大型電站煤粉鍋爐,油槍的主要作用是冷態啟動時點燃煤粉。特別是對于設計煤種為無煙煤的W型火焰鍋爐來說,因無煙煤揮發分低,難以著火,點火油槍的燃燒效果直接影響到鍋爐冷態啟動時間和燃油消耗量。
對于點火油槍,點火效果好壞主要體現在火焰溫度和燃盡程度。火焰溫度越高,越利于煤粉的燃燒,可以提前點燃煤粉,加快升溫升壓速度,縮短啟動時間。在相同燃油消耗量工況下,燃盡程度的提高,有利于燃油釋放更多的熱量,提高火焰溫度,節省鍋爐點火階段的耗油量[3-5];同時減輕未燃盡油滴對下游煙道受熱面、電除塵和脫硫系統的不利影響。
氣泡霧化油槍較傳統的機械霧化油槍可以形成更小顆粒度的液滴。SQ氣泡油槍的霧化顆粒索太爾系數SMD≤25 μm,尺寸分布系數N>2,而傳統油槍的霧化顆粒索太爾系數SMD≤120 μm。根據液體燃料燃燒的直徑平方-直線定律:
τ=(δ02-δ2)/κ
(1)
當霧化顆粒燃盡時,即δ=0,則
τ=δ02/κ
(2)
式中:τ為燃燒時間,s;δ0為液體燃料霧化顆粒初始直徑,mm;δ為燃燒τ秒后,液體燃料霧化顆粒的直徑,mm;κ為燃燒速度常數,mm2/s。即液體燃料霧化顆粒的燃盡時間與其直徑的平方成正比[6-7]。
因此,霧化顆粒越小,燃料液滴的燃燒越快,單位時間釋放的熱量越多,溫度越高,點燃煤粉的能力越強。通過對比油槍改造后的火焰情況(見圖3)可以看出,改造后油槍火焰亮度增大,黑煙減少。

圖3 改造前后油槍火焰對比
從機組實際啟動中的效果來看,油槍改造后,從鍋爐點火至制粉系統啟動時間減少1~1.5 h,機組升溫升壓至沖轉時間縮短2 h。主要原因是油槍的點火效果好,磨煤機啟動時可以選擇更低的爐膛溫度、更低的一次風溫度,從而縮短了點火后的升溫時間。
另外,由于油槍燃盡性能好,電除塵極板上未出現積油,脫硫系統漿液中也未出現漂油花現象,明顯改善了漿液的啟泡現象,確保了環保設備的可靠運行。
油槍的改造使鍋爐的啟動耗油量大幅下降,平均單臺次機組冷態啟動耗油約20 t,較改造前減少40 t,按照兩臺機組每年啟動10臺次計算,可節省燃油400 t,節約燃油費240萬元。同時供油壓力由原來的3.0 MPa降至目前的1.5 MPa,燃油泵電流由原來的200 A降至目前的40 A,年節約廠用電720 MW·h,節約成本21.6萬元。此外,油槍改造后還避免了啟動時脫硫系統漿液受未燃盡燃油的影響,節省了大量漿液置換和石灰石消耗。
在當前節能降耗及環保排放政策日趨嚴格的背景下,鍋爐油槍采用更先進的油槍霧化技術可以大幅降低燃油消耗,并提高環保設施運行的可靠性,確保鍋爐煙氣連續、可靠、達標排放,避免了機組啟動中的環境污染和政府處罰。特別是針對設計煤種為低揮發分難燃燒的無煙煤鍋爐,油槍的改造更是勢在必行。